1/3染疫康復者有腦霧 專家籲做「這檢測」及早治療
精神科楊聰財醫師。(林周義攝)
臺灣感染新冠肺炎者超過1000萬人,根據統計,其中有3分之1的康復者會有腦霧現象,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思考能力下降、疲勞等症狀,這些症狀恐會持續數個月的時間,對生活、工作、家庭產生負面影響,甚至有人因此差點失業。專家建議民衆,可透過「專注力測驗」及早檢測,若出現異常,就緒接受藥物治療,同時調整生活作息來改善。
40多歲的公務員王先生,去年新冠確診後,身體逐漸康復,但最近卻明顯感覺思考出現障礙、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偶而「斷片」,遺漏重要的工作,與同事溝通雞同鴨講,最後被主管約談及告誡,差點工作不保。
王先生就醫後,接受「專注力測驗」CPT(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發現短期注意力值出現異常(指數大於70),顯示他在短時間的專注力出現嚴重障礙,而衝動值與警覺值(長期注意力)準確度都高於正常人均值,需要進一步接受藥物治療,經過調整生活作息及搭配藥物治療後,症狀大幅減輕,也找回工作自信。
精神科楊聰財醫師表示,腦霧是一種常見的長新冠後遺症,與失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等,皆屬於神經系統認知障礙。腦霧若短期沒有改善,除生活品質大幅下降,還可能演變成焦慮症,必須用科學方式佐證才能真正對症下藥。
楊聰財說,「專注力測驗CPT」是一種透過電腦軟體技術測試,用於評估患者的注意力、反應時間、反應正確率等指標,並且可以檢測出腦霧的存在,該測試已經被廣泛應用於診斷和監測腦部疾病,包括精神疾病、認知障礙及腦損傷等,CPT可以在診所或醫院等地方進行,測試時間通常在15分鐘到30分鐘之間。該測試僅有特定情況有健保給付,例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一般情況需自費,價格約1800元。
CPT測驗出現異常的患者,若檢測結果爲「不穩定」等級者(指數30-69),可以建議先調整生活作息,並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適當的運動,減少壓力和焦慮來源,有助提高注意力和認知能力。若比較嚴重的異常(指數大於70)患者,就會建議進行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透過認知行爲治療及心理諮商,幫助患者控制和管理自己的行爲模式,必要時可以搭配藥物和營養補充品,增加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從而提高患者的注意力和認知能力。
楊聰財提醒,不管是否曾經感染過新冠病毒,平常都應該多留意自己是否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狀,因爲腦霧也可能是失智前兆。如果您、感到腦袋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無法專注等症狀持續數週,應及時就醫並接受相關檢查,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