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億還沒花完,汽車以舊換新政策明確延期,明年補貼力度更猛?
“補貼政策快到期了,抓緊薅羊毛!”這是最近不少購車羣裡熱議的話題。
老話說得好,“有便宜不佔,那是腦袋有包”,可政策的便宜真那麼好佔嗎?
今年國家爲推動新能源汽車和消費升級推出了一系列補貼政策,力度大得讓人直呼“真香”。
但眼看着補貼年底就要結束,大家夥兒一邊搶着買車,一邊琢磨:
這政策明年還能延續嗎?更大的補貼力度會不會真如傳聞所說,直接砸下來?
一、補貼政策的出臺
今年中國的汽車市場迎來一場“以舊換新”的狂歡。
4月份,商務部和財政部等七個部門聯合發佈了《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
簡單點說就是鼓勵大家把老車報廢,換新能源車或者排量較小的燃油車,政府還給補貼。
具體補貼標準是這樣的:
報廢“國三及以下標準”的老燃油車,換新能源車能拿1萬元補貼,如果換成2.0升以下排量的燃油車,也有7000塊。
不過這只是個開始。
7月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又加碼了補貼力度:
換新能源車,補貼直接翻倍到2萬元;換燃油車,補貼漲到1.5萬元,等於是又多了8000塊。
可以說這波補貼誠意滿滿,直接點燃了消費者的熱情。
中央給各地分配額度,地方用完了可以自己貼補,但中央的這部分錢到了年底沒用完,就會被收回。
政策還規定,想拿補貼的消費者必須在2024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申請。
眼下離補貼截止只剩一個多月了,各地消費者的熱情高漲。
根據商務部的數據,截至11月18日,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量已經突破400萬份。
雖然看着是個天文數字,但跟1500億元的總盤子比,還有不少空間。
那問題就來了:這錢今年用不完,明年還有嗎?
發改委也沒藏着掖着,11月19日明確表示,未來會繼續擴大“兩新”政策的支持力度,還可能加大範圍和補貼力度。
聽到這消息,消費者和車企都打起了精神,年底的購車熱潮更是一波接一波。
二、這波補貼的意義在哪?
爲什麼國家要花1500億搞這場大動作?
其實原因很簡單:拉動消費、淘汰舊車、推動新能源汽車普及。一舉三得,何樂不爲?
先說消費。大家都知道,今年經濟形勢不太樂觀,想讓老百姓多花錢,得給點動力。
這補貼一出,很多人原本沒計劃換車的也心動了。一輛車動輒十幾萬甚至幾十萬,補貼個一兩萬,確實能讓錢包舒服不少。
再看淘汰舊車。
老舊車輛,不僅耗油高,污染也大。尤其是“國三”排放標準的車,簡直就是馬路上的“黑煙怪”。
通過以舊換新,讓這些高污染車退役,換成新能源車或者更環保的燃油車,有利於環境保護。
最後是新能源車的推廣。
這幾年國家一直在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但不少消費者還是對電動車心存顧慮。
這次補貼力度大,等於給了他們一個試水的機會。
數據顯示,今年1到10月,新能源車零售量同比增長近四成,這裡面補貼的功勞不小。
三、補貼真的對消費者那麼友好嗎?
話說回來,這補貼看着很美好,但真拿到手,也不是人人都覺得值。
想申請補貼,你得先有一輛符合條件的舊車。
那些沒有車的消費者,或者車齡不夠“老”的人,這波羊毛是薅不上了。
補貼申請需要提供各種證明材料,比如購車發票、行駛證等,流程比較繁瑣。
車企們看準了消費者的心理,很多車型雖然有補貼,但優惠力度往往藏着掖着,真正到消費者手裡的實惠,可能沒想象中那麼大。
四、車企的“補貼大戰”讓人眼花繚亂
政策的東風一刮,車企們也沒閒着。年底沖銷量,各種促銷活動更是讓人挑花了眼。
比如凱迪拉克的XT6,直接降價10萬,還疊加置換補貼和國補,最高能省4.5萬。
沃爾沃XC60也來湊熱鬧,優惠10萬加3萬置換補貼,省下的錢夠普通家庭吃喝好幾個月了。
還有五菱汽車,全系車型都能疊加國補,最高優惠2萬,簡直是“平民車”的福音。
但這裡面也有些套路。
很多車企的優惠活動都有時間限制,稍不注意就錯過了。而且車企的補貼往往是“有限名額”,先到先得,晚一步可能就沒了。
消費者面對這些五花八門的促銷,既要算賬又要搶時間,真是又愛又恨。
五、明年補貼會更猛嗎?
雖然發改委已經透露出“明年政策會繼續”的信號,但具體細則還沒公佈。
會不會有更高的補貼標準?範圍會不會擴大到更多車型?這些問題還得等官方的進一步通知。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國家推動新能源車的決心是不會變的。
無論是從環保角度,還是從經濟拉動來看,補貼政策的延續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對於消費者雖然沒必要慌慌張張年底趕着買車,但也不能完全等着明年的新政策,畢竟“薅到手的羊毛纔是實在的”。
這波補貼既是國家給消費者的實惠,也是拉動經濟的“催化劑”。
車企和老百姓都在這場遊戲裡找平衡:車企拼命沖銷量,消費者掰着手指算省了多少錢。
但政策再好,也不能指望永遠有“白撿的便宜”。
有些地方的資金用完了,補貼就得靠地方政府兜底;有些車企的優惠,到底是給消費者讓利,還是換個方式漲價?這些問題值得深思。
這場補貼大戰的贏家是誰?是拿到“實惠”的消費者,還是銷量猛增的車企?還是說,壓根沒人是真正的贏家?
等到明年新政落地,市場會不會再掀起一波狂歡?這一切都還得看政策的最終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