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壽險去年身家 下跌逾兆元

川普2.0震撼金融市場,債券部位未實現損失擴大,15壽險去年身家下跌逾兆元。圖/本報資料照片

15家公發壽險公司股債未實現與淨值變化

市場震盪壽險業受波及。15家國內公發壽險公司去年財報17日全出爐,原去年第三季受惠於股市上漲,壽險手上股債未實現評價損失回升至約3.6兆元,但去年第四季適逢美國總統大選,與美總統川普上任關稅大刀揮舞,市場預期通膨升溫,美債殖利率去年底重回4%之上,15家壽險手中股債未實現評價損失擴大至4.8兆元,導致身家跌逾兆元,主要是債券部位的未實現損失擴大,反而股票部位去年底未實現利益還有高達千億元。

壽險近年手中股債未實現全看美債臉色,至去年底15家壽險約有19.7兆元的債券部位放在攤銷後成本項下,去年第三季因美聯準會降息利多、美債價升,攤銷後成本下債券部位若以市價計算,未實現損失3.48兆元,但到去年底因市場預估川普上任後通膨升溫、美債價跌,以市價計算的未實現損失擴大至4.63兆元,但持有到期不會有大額損失。

去年壽險手中滿手債券幾乎「無利可圖」,加上接軌IFRS 17與ICS邁入最後一年準備期,利息收入是接軌後重要獲利來源,因此壽險業去年幾乎多是趁美債殖利率拉昇時加碼,幾乎未從債券實現獲利,反而多是趁股市上漲時大量實現資本利得,也導致去年底15家壽險手中股債未實現利益下降或損失擴大。

至去年底15家壽險其他綜合損益項下股票、基金等未實現損失爲2,245億元,較去年第三季的1,139億增加,主要受去年底美債ETF價跌影響,但相比2022年未實現損失超過7,600億元來說已回升許多,主要還是受惠於近兩年國內外股市皆大漲,股票部位未實現利益大增。

15家壽險持有上市櫃的國內外股市約2.2兆元,至去年底未實現利益還有1,361億元,相比2023年的414億元增加許多,若單看上市櫃的臺股部位,至去年底持有約1.95兆元,未實現利益高達1,405億元,也相比2023年底的814億元高,因股票未實現利益隨時可實現資本利得來挹注獲利表現,顯示壽險後續獲利有撐。

去年底15家壽險中有6家壽險其他綜合損益項下股票、基金等未實現轉呈正利益,其中以富邦人壽未實現利益48億元最多,其次是宏泰人壽約47億元。但去年底受美債價跌影響,15家壽險整體股債未實現損失皆較去年第三季擴大,其中資產排名前四大的壽險公司約各有6,600億~1兆元的未實現損失。15家壽險去年整體股債未實現損失爲4.85兆元,單季擴大1.26兆元、年擴大約1.2兆元。

15家壽險去年底綜合損益3,160億元,較2023年底6,186億元下降,去年底15家壽險稅後純益共賺2,896億元,淨值約2.47兆元,年回升逾3,2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