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斷食惹議!研究指「會增加91%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專家建議先顧「1重點」
【撰文=李旻叡】
間歇性斷食是近年來非常流行的飲食法,特別是「168斷食」,許多人會爲了減肥或達到其他特定的健康效果而嘗試。然而,2024年3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學研究團隊在美國心臟協會於芝加哥舉行的「流行病學和預防│生活方式和代謝健康科學」會議發表了一個研究摘要,表示長期168斷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168斷食」使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高91%?間歇性斷食最新研究引爭議!
這篇涉及20000多名成年人的研究結果由上海交通大學發表,回顧2003年至2018年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檢查調查(NHANES),收集平均年齡爲48.5歲、男女比例約各一半的20,078名美國成年人資料,根據這些參與者完成的兩份24小時飲食回憶問卷,算出平均進食時間後將全部人分爲5個組別:小於8小時組、8至10小時組、10至12小時組、12至16小時組、大於16小時組,並與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庫(2003年至2019年12月期間美國死亡人數)進行比較,探討進食時間與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目前已公開的研究結果包含幾個重點:
1、與進食時間12至16小時相比,進食時間8小時以內者,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91%。
2、與進食時間12至16小時相比,進食時間小於8小時者,沒有降低全因性死亡或癌症死亡風險。
3、不論是一般族羣、心血管疾病患者或癌症患者,進食時間小於8小時,都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相關。
4、每天進食時間超過16小時的癌症患者,與較低的癌症死亡率相關。
雖然這份研究尚未正式刊登在期刊上,但根據目前公開的摘要,已經引起許多專家提出疑問,包含:爲何研究僅根據2天的24小時飲食回憶法將人們分爲長期不同的飲食模式?如何確定參與者沒有在其他時間進食?研究是否有考慮到受試者的生活型態是否與大衆不同,例如夜間駕駛或需要輪值大夜班的醫事人員、消防員?研究是否考慮到除了飲食模式,受試者本身就擁有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如抽菸、酒精、缺乏運動或貧窮等?
除此之外,研究本身具有一定的侷限性,例如飲食資訊是來自參與者的自我報告,可能會受到個人記憶影響,也難以準確評估是否爲日常的飲食模式,所以未來還需要更多研究驗證,但總結來說,這份研究結果不支持長期採用168飲食以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或延長壽命。
間歇性斷食爲何風靡全球?
間歇性斷食定義爲在特定的一段時間禁食,在特定的一段時間隨意攝取食物,以此作爲交替循環,常見的間歇性斷食方法包含168斷食、5:2斷食、隔日斷食等等。
這些飲食方法受到大衆歡迎有衆多原因,但最主因在於,間歇性斷食相比其他需要遵守各種原則的飲食或計算熱量的飲食,允許執行者對於食物的選擇更加自由,且受到時間的限制,可以更有效的限制熱量攝取,進而達到顯著的減重效果,許多研究也指出斷食不僅可以幫助減重,還有改善新陳代謝、穩定血糖、抗發炎、降低血脂等正面結果。
然而間歇性斷食作爲一個較新型的飲食方法,目前大多數研究證據來自動物實驗或是短期人體試驗,科學上對於間歇性飲食對於人類長期的健康影響尚無定論。
長期間歇性斷食對人體的影響尚無定論,哪些飲食已被證明有益於心臟健康?
儘管有其他研究證據顯示短期進行間歇性斷食是限制整體熱量的有效方法,進而可以降低心臟病危險因子,但目前在科學上對於長期168斷食對於心血管疾病的影響,仍無法給出確切解釋,因此許多專家仍建議大衆先將重點放在「食物的選擇」,而非「進食的時間」。
美國心臟協會基於科學證據,已經針對降低血壓和減少心臟病發作、中風等心血管疾病風險,提出一份統整的飲食建議,並且推薦DASH飲食(得舒飲食)、地中海飲食、海鮮素和蛋/奶素4種飲食方法。
DASH飲食、地中海飲食、海鮮素和蛋/奶素,4種飲食中的鹽、添加糖、酒精、熱帶油和加工食品的含量較低,且皆富含非澱粉類蔬菜、水果、全穀物和豆類,飲食選擇非常彈性,可以很高程度地符合美國心臟協會提出的10項飲食選擇。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爲什麼做了「168斷食法」卻沒瘦?營養師教你5個更有效的斷食秘訣!
●模仿原始人「間歇斷食」會發生什麼事?
●吃炸雞薯條好紓壓?高脂飲食損害血管復原能力 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參考資料
▶8-hour time-restricted eating linked to a 91% higher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eath
▶Popular Dietary Patterns: Alignment With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21 Dietary Guidance: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intermittent fasting for weight loss: progress and future dir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