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病理診斷行業分析報告

目錄

1.病理學行業圖譜

1.1病理學分類

1.2病理行業產業鏈

2.病理市場規模

2.1全球市場規模

2.2中國市場規模

3.病理行業發展現狀

3.1病理醫師現狀緊缺(醫生和技術人員)

3.2病理科自動化低、診斷時間長

3.3政策支持和收費標準

4.AI病理診斷技術情況

5.病理學賽道公司情況

5.1上市公司情況

5.2非上市公司情況

6.泰山匯資本小結

摘要

#泰山匯觀點:

一、從全球市場規模來看,預計到2024年,病理學市場規模將從2019年的303億美元達到444億美元,從2019年到2024年複合年增長率爲6.1%;從國內市場規模來看,病理行業的潛在市場超400億元,其中組織病理市場規模20-30億元、細胞病理學估計超300億、免疫組化病理潛在市場空間超40億、分子病理潛在檢驗空間超50億元;

二、從病理行業發展現狀分析,病理醫師的緊缺、病理科自動化低和診斷時間長、醫生多點執業暫時未能解決等均導致病理科發展緩慢;

三、AI開啓了病理診斷新視角,能夠在保證100%靈敏度的條件下,能夠減少病理醫生65-75%的無謂讀片工作,有效彌補人工診斷效率低、病理醫生不足、缺乏統一質控管理等問題。

四、國外病理企業如 Nucleai、 paige.AI等主要產品可以解決前列腺、乳腺和胃腸道等細分領域相關疾病;國內企業如迪英加、透徹影像、蘭丁醫學、視見醫療也在免疫組化病理、分子病理、細胞病理開始了一系列的產品佈局。

綜上所述,目前病理學賽道所處的階段,正是適合早期醫療投資佈局的時期,國內4家企業迪英加、蘭丁醫學、透徹影像、視見醫療也於今年完成融資,國外的Nucleai、paige.AI也完成千萬級以上的融資,在商業模式逐漸打磨成熟的助力下,以及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形成一體化的模式之下,該賽道也會越來越值得關注和青睞。

病理學行業圖譜

01

病理學分類

病理檢查是腫瘤診斷的金標準。通過研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形態結構、功能和代謝等方面的改變,揭示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從而闡明疾病本質的醫學科學。病理檢查在腫瘤領域有着極爲廣泛的應用,雖然腫瘤的診斷有多種形式,但是病理報告目前被公認爲是對腫瘤的“最後判決”,是腫瘤診斷的“金標準”。

病理學根據發展階段的不同主要分爲傳統病理技術(組織病理、細胞病理)、免疫組化病理和分子病理。傳統的組織病理建立在組織、細胞的水平上,可以通過病理醫師的顯微鏡診斷來判斷疾病的性質(炎症性病變還是腫瘤型病變、良性腫瘤還是惡性腫瘤等);免疫組化病理建立在蛋白質水平上,可以進一步判斷腫瘤的組織來源、原發部位、病理分型、殘留邊緣癌細胞等,除了診斷作用以外還具有指導預後的作用;分子病理建立在覈酸分子水平上,可以確定腫瘤的基因突變類型,用於後續靶向藥物的指導以實現精準醫療。

資料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02

病理行業產業鏈

資料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病理行業產業鏈包括上游原料市場、中游試劑設備市場和下游需求診斷市場。原料包括生物與化學原材料以及各種機械零配件,分子病理還會涉及到引物、探針等;中游包括病理診斷試劑和病理診斷儀器;下游需求主要來自於醫院、第三方獨立醫學實驗室、體檢中心、政府等。

病理市場規模

01

全球市場規模

2016-2027美國數字病理學市場規模

2019全球數字病理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據2020年世界病理學大會報告,預計到2024年,病理學市場規模將從2019年的303億美元達到444億美元,從2019年到2024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爲6.1%。據GrandViewResearch預測,2019年全球數字病理學市場規模爲7.676億美元,預計到2027複合年增長率爲11.8%。根據最終用途,醫院在2019年佔據了領先的市場份額。醫院採用數字掃描技術以加快診斷速度並提高患者依從性。就收入而言,2019年北美市場份額最大。

病理AI屬於AI+醫療領域的醫學影像診斷細分領域,根據中國數字醫療網統計,2016年我國AI+醫療行業規模爲96.61億元,同比增長122.09%;2017年達130億元,同比增長34.56%,2018年我國AI+醫療行業規模超200億,同比增長53.85%。

血液腫瘤國外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根據上圖所示,不完全統計表明2020年美國約有6200家醫院,歐洲約有22000家,中東約有6800家醫院,2018年日本有8400家醫院,大洋洲有1200家醫院,俄羅斯有5000家醫院。

尿脫落細胞國外市場規模

膀胱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全球每年新發病例約386,300例,死亡病例數約150,200例,在全世界佔惡性腫瘤發病的第7位。膀胱尿路上皮癌佔膀胱癌的90%以上,其中70%以上爲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腫瘤切除術後5年複發率高達30%-80%。多發性和複發率高是其主要臨牀特點。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及檢測復發尤其重要。

血液病腫瘤發病率(發病率/100000)

數據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根據上圖所示,多發性骨髓瘤在中國、日本、美國的發病率分別爲2.5/100000,4.4/100000,6.7/100000;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在中國、日本、美國的發病率3.4/100000,3.5/100000,4.2/100000;白血病在中國、日本、美國的發病率分別爲6.1/100000,7.8/100000,10.6/100000;淋巴瘤在中國、日本、美國的發病率分別爲25.9/100000,47.6/100000,59.4/100000。由此可見2008年-2015年的四種血液腫瘤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其中淋巴瘤發病率最高,平均高達44.3。

02

中國市場規模

中國病理行業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據西部證券預測,我國病理行業的潛在市場超400億元,其中組織病理市場規模20-30億元;細胞病理主要應用於宮頸癌篩查,加之外周血、尿細胞、胸腹水、腦脊液等,市場估計已超300億;免疫組化病理潛在市場空間超40億,分子病理潛在檢驗空間超50億元。

血液腫瘤國內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我國每年血液病患者數量保持20%左右增速,2019年我國血液病患者人數約80萬人,其中白血病新增病例約10萬人。我國每年骨髓檢查量300-500萬例,有血液科的醫院約946家,每天閱片量在10-30例的佔1/2以上,大型醫院每天閱片量可達80-100例。

血常規國內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血常規是指通過觀察血細胞的數量變化及形態分佈從而判斷血液狀況及疾病的檢查,隨着檢驗現代化、自動化的發展,現在的血常規檢驗是由機器檢測完成的。血常規檢查包括有紅細胞計數(RBC)、血紅蛋白(Hb)、白細胞(WBC)、白細胞分類計數及血小板(PLT)等,通常可分爲三大系統,即紅細胞系統、白細胞系統和血小板系統。大部分門診患者和所有的住院患者都需要進行血常規檢查,中國每年血常規的檢查量爲8-10億例,其中有5-30%要進行外周血細胞形態學檢查,血細胞形態學鏡檢是判斷血細胞形態病理變化的金標準。根據衛健委最新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9年末國內共有三級醫院2749家(其中三甲醫院1516家),二級醫院9687家。

病理行業發展現狀

01

病理醫師現狀緊缺(醫生和技術人員)

數據來源: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鑑,西部證券研發中心

我國註冊執業病理醫生嚴重缺乏。2018年末,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牀位數量爲84041萬張,原衛生部《病理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要求每100張牀位配置1-2名病理醫生,則實際需要的病理醫生爲8.4-16.8萬人,而截至2018年未,我國目前在冊的病理醫生(包括執業醫師和助理執業醫師)爲1.8萬人,則病理醫生的缺口至少爲6.6萬人。

數據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根據《2015國家病理科醫療質量報告》顯示,2014年美國病理執業醫師數爲28萬人,每名醫師服務人口數爲11萬人,而我國2014年病理執業醫師數爲1.025萬人(不包含助理),每名醫師服務人口數爲136萬人,我國病理醫師人均服務人數相比海外發達國家明顯較少,病理醫生嚴重缺乏。

數據來源:2019年全國病理質量報告

如上圖所示,其中委屬委管醫院每百張病牀病理醫師數僅爲1.15,三級公立醫院、二級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分別爲0.60、0.50及0.64。根據最新發布的《2019年全國病理質量報告》顯示,在不同級別的醫院中,全國平均每百張病牀病理醫師數量爲0.55,病理醫師數量奇缺的狀況沒有改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均未達到2009年《病理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的最低要求(每百張牀1-2名病理醫師)。

而全國平均每百張病牀病理技術人員數也僅爲0.46;至少需要增加2倍以上的病理技術人員才能達到《指南》的最低要求。病理技術人員奇缺,病理科工作量大,人員超負荷運轉,不僅病理科質控和診斷水平難以提高,同時也存在極大的醫療安全風險。病理醫師與技術人員的嚴重缺乏已成爲制約病理學發展的重要因素。

02

病理科自動化低、診斷時間長

自動化程度低

資料來源:中國首部公立醫院成本報告(2015年)

根據HIA發佈的《中國首部公立醫院成本報告(2015)》,我國公立醫院各科室成本構成中,病理科人員成本佔總成本比達到46%,顯著高於其他臨牀科室;檢驗、影像科室這一指標分別爲35%、27%。

資料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病理、檢驗、影像三個科室的設備配置方面,病理科設備配置數量、種類均明顯少於檢驗、影像科室。

病理、檢驗、影像三科室設備情況

資料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病理診斷可分爲取樣、製片、染色、診斷四個環節,取樣環節是否取到病變細胞、製片及染色後成片是否清晰都會直接影響最終的診斷結果,因此對製片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具有較高的要求,目前自動化水平較低;由於病理診斷是通過對細胞層面的醫學影像進行觀察診斷,爲防止漏診,一個組織樣本往往需製成多個切片,製片、染色、診斷、報告等各個環節耗時較長,相比與檢驗、影像科室,病理科診斷所需時間較長,需要更多的專業人力投入

診斷時間長

資料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由於病理檢驗的自動化水平較低,開展病理檢驗所需的時間較長。常規的病理檢驗所需時間至少在3天以上,如果有較爲疑難的病症,加做免疫組化或分子病理,所需的診斷時間達7-10天。相比之下,檢驗、影像科室的檢驗項目大部分在當天即可完成。

03

政策支持和收費標準

資料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醫師多點執業可暫時緩解病理行業固有矛盾。醫師多點執業是指符合條件的執業醫師經衛生行政部門註冊後,受聘在兩個以上醫療機構執業的行爲。2015年1月原國家衛計委推出《關於推進和規範醫師多點執業的若干意見》,允許醫師多點執業,均衡各地醫療資源,提升醫生收入。病理行業發展正是受限於醫生數量極度缺乏、資源分配不公平、醫生收入較低等問題,在多點執業政策體制下這些矛盾有望有所緩解,但按照目前國內病牀增長速度與病理醫生的培養速度,可能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纔會得到解決。

資料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醫保總體控費但反向支持病理服務提價的大背景下,北京市2018年發佈的《病理等政府定價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表》。

以北京爲例,活體組織病理診斷費用由40元漲到230元不等;根治術活體組織病理由100元漲至250元,超薄細胞檢測(TCT)由150元漲至200元。疑難病理讀片會診由60~80元,漲到200元一次。對病理價格有所規範,將部分項目納入醫保,也一定程度上成爲未來全國的風向標。

資料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由於病理診斷目前主要是手工操作主導,病理醫生數量短缺成爲限制病理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AI病理技術的出現有望解決這個問題。有深度學習支撐的人工智能能夠以迅速、標準化的方式處理醫學影像,分辨岀單個小區域內被標註爲“腫瘤”的像素,對可疑影像進行勾畫、渲染,並以結構化的語音提岀建議。

目前病理AI的研究主要有三個部分,包括開發模型、建立關聯性和預後預測,可以覆蓋從基層醫院到三甲醫院的不同應用場景。

目前全球病理診斷市場容量320億美金,年複合增長率6.1%。由此可見,在病理醫生緊缺與醫保政策的支持下,病理AI成爲臨牀診斷新的診斷程序,其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AI病理診斷技術情況

資料來源:來自谷歌

AI系統可大量減少病理醫生的工作量。在傳統病理讀片情況下,病變所佔面積常常小於1%,病理醫生需要將精力花在成百上千萬像素點的陰性範圍內。如果病理AI系統投入臨牀使用,在保證100%靈敏度的條件下,能夠減少病理醫生65-75%的無謂讀片工作,而臨牀醫生只要將注意力集中在可疑位點即可。

病理AI現階段主要功能在於排除陰性樣本,提示陽性區域,輔助病理醫生提升病理診斷效率或替代病理醫生進行某些疾病的診斷;影像科應用包括AI輔助快速成像與影像診斷兩個方面,一方面可以通過AI輔助成像可以有效縮短檢查時間,減少對人體的輻射傷害。

應用舉例:目前較爲典型的應用就是DNA倍體檢測(細胞病理)。人體正常細胞爲2倍體,分裂過程中的細胞處於2-4倍體狀態,而腫瘤細胞會出現顯著異常的DNA含量,出現4倍體以上的異常DNA倍體細胞,通過對異常DNA倍體細胞的檢測,就可以知道樣本是否存在突變的細胞,在腫瘤的早期診斷中有較好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診斷效率,提供標準化、數量化的檢驗指標。引入AI輔助甚至替代人工進行一些常規的病理診斷及癌症篩查,能夠有效彌補人工診斷效率低、病理醫生不足、缺乏統一質控管理等問題。

全球專利申請量

中國專利申請量

數據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上圖所示爲以“病理診斷”和“細胞病理”進行全球檢索得到的近10年的專利申請情況。從圖中可以看出,病理診斷領域近10年約有1055件專利申請(由於發明專利有18個月公開的滯後期,實用新型從申請到公開也需一段時間,因此2019年和2020年數據有所偏差),其中發明專利604件、實用新型專利179件。從圖2中可以看出,全中國病理診斷領域近10年約有525件專利申請(由於發明專利有18個月公開的滯後期,實用新型從申請到公開也需一段時間,因此2019年和2020年數據有所偏差)。

全球和中國專利申請量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這一趨勢在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上均有所體現,可見病理診斷專利無論在技術、生產上均受到企業的更加重視。

從專利申請人類型上來看,企業申請人在病理診斷中佔據主導地位,其次病理診斷是一個以企業爲主導的產業,目前市場化程度極高。

病理學賽道公司情況

01

上市公司情況

國外病理企業

PhiliPsHealthcare

官網:https://www.usa.philips.com/healthcare

1)簡介

飛利浦作爲多年來數字病理學的領導者,擁有專業的病理學專家和人工智能團隊,其高通量和性能已在全球範圍內進行了初步診斷。數字與計算病理學致力於臨牀、生命科學、分子、教育等領域。

2)產品

飛利浦病理學SDK:在飛利浦數字與計算病理學,創造了一個獨特的主張,使世界走向數字病理學,飛利浦智能病理學解決方案。每年有超過450萬張數字幻燈片以iSyntax格式創建,SDK向軟件開發人員和研究科學家開放iSyntax格式,使用SDK可以利用iSyntax圖像流水線的多年優化工作,爲客戶的軟件打開iSyntax功能和本機讀寫功能,讓他們能夠將他們的願景變成現實。

資料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3)融資情況

資料來源:https://www.crunchbase.com

4)收購情況

資料來源:https://www.crunchbase.com

國內病理企業

資料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病理領域可分爲上游中游、下游三部分。上游企業如九強生物、艾德生物、安必平、鴻琪科技、福怡股份等,主要提供病理檢測試劑及病理智能診斷標準化前處理設備等服務。中游企業如迪英加、視見科技、透徹影像等在細胞和組織病理具備成熟醫學影像分析軟件平臺,擁有相關核心算法與技術實力。下游企業由相關醫院以及金域醫學、迪安診斷、橫道病理等第三方檢測平臺等構成,通過提供海量臨牀病理數據與產業鏈上游企業密切合作,進一步推進病理診斷的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

九強生物(上中游企業)

所處領域:免疫組化病理

官網:http://www.bsbe.com.cn

1)簡介

北京九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領先的臨牀體外診斷產品與服務供應商之一。九強生物創立於2001年,是以體外診斷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爲主營業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與國際同步發展的體外診斷系列產品。2014年在創業板成功上市,作爲國內體外診斷產業領軍企業,目前擁有生化檢測系統、血凝檢測系統、血型檢測系統,多年的穩定發展與完善積累,形成了遍及全球的營銷和服務網絡。

2)產品

九強生物共有193個註冊證,上圖只展示了部分註冊證,公司已建立了化學法、酶法(含循環酶法)、普通免疫比濁法、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克隆酶供體酶免疫測定技術(CEDIA)、酶增強免疫測定技術(EMIT)等完整的生化研發平臺。

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3)併購情況

據2020年10月12日的最新公告九強生物(300406.SZ)完成收購邁新生物技術65.55%股權,標的公司65.55%股權的過戶手續及相關工商變更登記工作已辦理完成。邁新生物是我國免疫組化行業國產龍頭企業,此次交易的成功助推了九強從原有的生化試劑領域拓展到生化+病理雙領域,爲公司長久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邁新生物是國產免疫組化行業龍頭企業,成立於1993年,是中國腫瘤病理免疫組化診斷試劑領先者,目前擁有5多張免疫組化試劑註冊證。2016年,我國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自動免疫組化染色儀“Titan”(泰坦)在邁新應運而生,打破了我國市場被進口設備壟斷的局面,僅上市一年多就迅速佔領國內30%市場。泰坦作爲目前全球通量最大的全自動免疫組化染色系統,一次可同時檢測72張玻片,大大提高了腫瘤病理免疫組化的檢測效率,而國外絕大多數同類設備不超過40張。

4)財務和股東情況

數據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根據上圖所示,2015年-2019年年度營業總收入分別爲5.7億、6.7億、6.9億、7.7億、8.4億,2020年前三個季度營業收入已達到5.3億,同比增長率爲-7.8%。

數據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根據上圖所示,2019與2020年三季報的加權淨資產收益率爲3.92%,淨利潤同比增長率爲-58.18%,總資產週轉率0.17,銷售現金比率3.82%,資產負債率爲13.79%。

數據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根據最新公告公示,前十大股東和股權比例依次爲中國醫藥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4.81%(新進)、劉希11.38%、羅愛平10.34%、孫小林8.56%、孫小林8.56%、鄒左軍6.58%、ZHOU XIAOYAN5.26%、程輝4.67%、華蓋資本4.06%、工商銀行2.17%、莊獻民1.34%。

艾德生物(上中游企業)

所處領域:分子病理

官網:http://www.amoydx.com

1)簡介

廈門艾德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鄭立謀教授於2008年回國創辦,集腫瘤精準醫療診斷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爲一體,是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國僑辦“重點華僑華人創業團隊”、福建省“百人計劃”團隊、廈門市“雙百計劃”落戶企業,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等多項資質,是863計劃、衛生行業科研專項合作單位,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承擔單位。

2)產品

艾德生物國內伴隨診斷領域的龍頭企業,擁有行業內國際領先、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ADx-ARMS®(腫瘤組織標本)、Super-ARMS®(液體活檢)、ddCapture®技術,已獲得19個III類醫療器械註冊證,包括PCR檢測和可逆末端終止測序等檢測試劑盒,在EGFR、KRAS、BRAF、ALK、PIK3CA、ROS1、NRAS、HER2、RET、MET、BRCA1/2等基因檢測方面進行了佈局,ROS1產品相繼在日本、韓國獲批並進入醫保,EGFR產品在中國臺灣獲批並進入醫保。

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3)融資情況

資料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4)財務和股東情況

數據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根據上圖所示,2016年-2019年年度營業總收入分別爲2.5億、3.3億、4.4億、5.8億,2020年前三個季度營業收入已達到4.8億,同比增長率爲17.3%。

數據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根據上圖所示,2019與2020年三季報的財務比率如下:加權淨資產收益率爲3.92%,淨利潤同比增長率爲-58.18%,總資產週轉率0.17,銷售現金比率3.82%,資產負債率爲13.79%。

資料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根據最新公告公示,前十大股東和股權比例依次爲前瞻投資持股22.95%、屹祥投資9.24%、科英投資7.24%、香港中央結算公司5.63%、社保基金2.27%、潤鼎盛投資2.02%、交通銀行1.80%、林作華1.62%(新進)、博時基金1.35%、鑫蓮鑫投資1.25%。

金域醫學(下游企業)

所處領域:組織病理+分子病理

官網:http://www.kingmed.com.cn

1)簡介

金域醫學是國內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規模大、檢驗實驗室數量多、覆蓋市場網絡廣、檢驗項目及技術平臺齊全的龍頭企業,主要從事第三方醫學檢驗及病理診斷業務,向各類醫療機構(包括醫院、婦幼保健院、衛生院等)提供醫學檢驗及病理診斷外包服務。作爲第三方醫檢行業的標杆企業,金域醫學始終將臨牀需求擺在首位,以疾病爲導向設立檢測/診斷中心,通過引進國際先進的醫學檢驗技術、服務理念、海內外高端學科人才和自主創新,構建起核心技術體系,爲超過 16,000家客戶提供公正、準確、及時、便捷的醫學檢驗及病理診斷服務,已成爲國內營業規模最大、檢驗實驗室數量最多、覆蓋市場網絡最廣、檢驗項目及技術平臺齊全的第三方醫學檢驗型行業的市場領導企業。

2)產品

從公司的檢驗項目看,覆蓋了從組織病理到分子病理數百個檢測項目,組織病理包括常規的病理檢查與診斷和快速冰凍切片,前文分析市場滲透率大約爲19%;細胞病理完整覆蓋了傳統的巴氏檢測和新型的TCT檢測,計算得市場滲透率大約爲8.8%;免疫組化應用較多爲組織化學染色法、免疫熒光技術等,推測市場滲透率爲10%左右。

分子病理從公司披露信息看,主要應用的技術建立在PCR技術平臺上,包括傳統的FISH、熒光定量PCR技術,可提供覆蓋17種癌種的400餘項臨牀檢測項目。同時公司也擁有高通量測序平臺,包括肺癌26個基因NGS檢測項目。此外,公司也與美國癌症基因組學領域的領導者PGDx建立戰略合作關係,重點將放在TMB和其他與腫瘤免疫治療藥物開發相關方面,未來有望進軍院外TMB和免疫治療診斷檢測市場。

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3)融資情況

資料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4)財務和股東情況

數據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根據上圖所示,2015年-2019年年度營業總收入分別爲23.9億、32.2億、37.9億、45.3億、52.7億,2020年前三個季度營業收入已達到58.3億,同比增長率爲48.6%。

數據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根據上圖所示,2019與2020年三季報的財務比率如下:加權淨資產收益率爲37.8%,淨利潤同比增長率爲236.59%,總資產週轉率1.09%,銷售現金比率16.18%,資產負債率爲46.56%。

資料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根據最新公告公示,前十大股東和股權比例依次爲樑耀銘15.47%、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8.94%、鑫鏝域投資7.84%、國創開元7.01%、聖鉑域5.30%、銳致投資4.09%、國開博裕2.56%、天津君睿祺1.56%、交通銀行1.38%。

迪安診斷(下游企業)

所處領域:組織病理+分子病理

官網:http://www.dazd.cn

1)簡介

迪安診斷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是以提供診斷服務外包爲核心業務的獨立第三方醫學診斷服務機構,憑藉具有迪安特色的“服務+產品”一體化商業模式成爲行業領先者,公司已在全國佈局20餘家連鎖化實驗室,並相繼通過ISO15189 與CAP國際質量認證認可體系,爲全國12000多家醫療機構提供以服務外包爲核心的醫學診斷服務整體解決方案。並於2011年7月率先上市,成爲中國醫學診斷外包服務行業第一股,實現中國獨立醫學實驗室上市“零的突破”。

2)產品

公司基於國內領先的檢驗技術平臺,以及中華病理學會及北美華人病理學會頂級專家資源,擁有100餘位國內外檢驗、病理、臨牀、研發專家隊伍。

通過優質的實驗室環境及硬件實施和完善的物流運送機制、良好的運營服務機制,以及精良的“數字切片”平臺,打造了一個由“基礎病理診斷中心——高級病理診斷中心——高級病理顧問團”組成的三級病理診斷和會診平臺,完善了病理各亞專科的建制和學科建設。

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3)融資情況

資料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4)財務和股東情況

數據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根據上圖所示,2015年-2019年年度營業總收入分別爲18.6億、38.2億、50億、69.7億、84.5億,2020年前三個季度營業收入已達到74.7億,同比增長率爲20.3%。

數據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根據上圖所示,2019與2020年三季報的財務比率如下:加權淨資產收益率爲20.52%,淨利潤同比增長率爲109.52%,總資產週轉率0.64,銷售現金比率5.76%,資產負債率爲52.69%。

資料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根據最新公告公示,前十大股東和股權比例依次爲陳海斌29.33%、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9.95%、華融資產3.81%、高華匯豐2.09%、杭州迪安1.87%、徐敏1.64%、UBSAG1.40%、建設銀行1.29%、社保基金1.13%、農業銀行1.13%。

02

非上市公司情況

國外病理企業

Nucleai

所處領域:圖像病理診斷

官網:https://www.nucleaimd.com/

1)簡介

Nucleai希望利用計算機視覺和人工智能技術,幫助病理學家更準確、更快速地處理和分析癌細胞切片檢查。Nucleai研發出最新軟件,可以利用計算機視覺、算法和人工智能掃描活組織切片。該款軟件可以處理圖像,將其與之前數千次的掃描相對比,識別出問題細胞,並將這些細胞標記給負責監督該過程的病理學家。Nucleai軟件可以解決前列腺、乳腺和胃腸道等相關疾病。

2)產品

病理自動化:組織圖像的結構化和量化;基於下一代數字生物標誌物的治療預測。

3)融資情況

資料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4)團隊

AviVeidman,聯合創始人/CEO,在研發領導角色方面有20年的經驗,建立了一個部門,利用機器視覺和機器學習技術開發系統,以前任職於在軍事情報局LTC。

LotanChorev,聯合創始人 /VP / R&D,EE中-Technion的理學學士,在軟件開發,系統工程和算法方面有15年的經驗,曾任SpacePharma研發副總裁。

ElironAmir,聯合創始人/CTO,在EE中-Technion的理學碩士,11年的實踐和領導角色(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以前是CTO@BodyVisionMedical

paige.AI

所處領域:AI癌症診斷

官網:https://paige.ai/

1)簡介

Paige.AI 是美國一家初創的醫療健康技術公司,致力於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癌症的診斷和治療這一病理學領域,使癌症診斷能夠流程化,縮小醫生審查圖像的範圍,提高診斷效率和準確度,降低成本;

現階段主攻乳腺癌、前列腺癌以及其他常見癌症細分領域。其中短期目標是研發一系列的AI疾病診斷模塊,幫助病理學家提升工作的效果、質量、客觀性和效率。從而病理學家可以以更低的價格提供更好的服務質量。

而中長期目標是研發並引進新的治療形態,即建立在計算病理學基礎上,將計算病理學與電子病歷、基因學和其他數據進行整合。

2)產品

Paige模塊:快速診斷分層,癌症檢測,腫瘤分割,預測治療反應;總體生存Paige景觀

3)融資情況

資料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4)團隊

ThomasFuchs,創始人/首席科學官,加州理工學院的博士後,研究重點是計算機視覺和醫學成像。Memorial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計算病理學實驗室的主任,以及WeillCornell的機器學習教授。NASA位於帕薩迪納的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前研究技術人員。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機器學習博士學位。

LeoGrady,CEO,波士頓大學認知與神經系統專業博士,在創建高級醫學成像和計算機視覺軟件方面擁有10多年的經驗。加入HeartFlow之前,他曾在西門子公司研究部工作,致力於開發用於高級成像分析和醫學信息學的軟件。

國內病理企業(中游企業)

資料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迪英加

1)簡介

國內病理企業(中游企業)

迪英加科技提供基於人工智能的用於精準醫療的醫學影像大數據分析解決方案,通過腫瘤活檢切片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能推薦治療雲平臺支持,能實現通用計算機上僅5-10秒內處理和分析完成1GB以上的醫學圖像,準確率超過99%,性能指標大幅超過市場現有產品。

2)產品

診斷圖像處理軟件免疫組化數字病理圖像處理軟件病理切片掃描儀

3)融資情況

資料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4)團隊

資料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透徹影像

1)簡介

透徹影像(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專業的人工智能病理圖片診斷公司,致力於使用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爲病理圖片提供智能判別、診斷、預測,並提供最優化的解決方案。透徹影像爲中國及亞太地區病理學界實現行業數字化、信息化及智能化的長遠發展提供服務。

2)產品

Thorough Insights®覆蓋多種器官,自研的深度分割模型,與40餘名資深病理醫生緊密合作,目前已研發覆蓋多種器官的輔助診斷系統。

對於胃部、腸部、前列腺惡性腫瘤識別接近100%敏感度,85%以上特異性,已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北京海淀醫院、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

Thorough ESD™覆蓋病理診斷的全部項目,包括譜系圖、腫瘤分型、病變大小、浸潤深度、病理分期、脈管與神經侵犯、出芽等。已進入北京協和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南京鼓樓醫院、吉林大學第一醫院。

資料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3)融資情況

資料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蘭丁醫學

1)簡介

武漢蘭丁主要從事於人工智能癌細胞診斷研究、生產、銷售、臨牀篩查服務等業務。其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宮頸癌篩查診斷技術與互聯網結合,已爲中國千萬婦女提供高質量低成本的宮頸癌篩查服務。

2)產品

人工智能宮頸癌篩查系統用於婦科宮頸癌篩查,以及非婦科的其他脫落細胞的癌及癌前病變檢測;

1.自動化程度高,結果可靠,可重複性好;

2.操作簡便、速度快,操作者無需細胞學診斷經驗;

3.報告結果圖形化處理,便於解讀;

4.檢測出早於形態變化的細胞核DNA含量變化的情況。

人工智能骨髓細胞(白血病)診斷系統對血液細胞進行圖像的採集、統計和分析,並對血細胞類型進行自動分類,適用於血液病的檢查。

1.自動掃描;

2.自動提取細胞;

3.自動分類;

4.自動數據統計分析。

3)融資情況

資料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4)團隊

資料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視見醫療

1)簡介

視見醫療是一家醫療影像自動化技術服務商,依託計算機醫學影像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對醫學影像數據進行智能化識別分析,從而提供輔助診斷和治療方案,減輕醫生重複性工作,同時提高診斷的精準度和效率。

2)產品病理學:Cervical-Sight系統(宮頸癌、乳腺癌)、數字玻片影像掃描分析系統Slide Scan System掃描儀軟+硬;放射科:胸部DR輔助篩查系統DR-Sight、CT肺結節智能診斷系統Lung-Sight、DR骨齡智能識別系統BoneAge-Sight、CT肋骨骨折篩查系統Bone-Sight、肝癌人工智能篩查系統Liver-Sight;放療:宮頸癌靶區勾畫系統Cervix-Pilot。

3)融資情況

資料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4)團隊

資料來源:來自公開信息

蘭丁醫學及麥克奧迪通過全方位打造從硬件設備、全自動智能化診斷篩查系統到第三方病理診斷中心,實現了一站式病理診斷服務的全覆蓋。蘭丁高科依託其自主研發的病理診斷設備、病理AI系統、病理專家團隊、第三方實驗室網點,完成完整的商業閉環。麥迪醫療是麥克奧迪(300341.SZ)全資子公司,主營產品及業務包括病理切片數字化掃描與應用系統、數字病理遠程專家診斷、細胞DNA定量分析系統(用於癌症早期篩查)及相關診斷耗材的技術支持與醫療診斷服務。

泰山匯資本小結

綜上所述,目前病理學賽道中游企業所處的階段,正是適合早期醫療投資佈局的時期,國內4家企業迪英加、蘭丁醫學、透徹影像、視見醫療也於今年完成融資,國外的Nucleai、paige.AI也已完成千萬級以上的融資,在商業模式逐漸打磨成熟的助力下,以及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形成一體化的模式之下,該賽道也會越來越值得關注和青睞。

編輯|戚萬琪

排版|Mia

免責聲明:

本文所載信息來源於公開資料或訪談,思宇醫械觀察不保證其準確性與完整性。本文所載信息、材料或分析只提供給收件人作參考之用,不是或不應被出售、購買或認購證券及其他金融工具的要約或要約邀請。 收件人不應單純依靠此文而取代個人的獨立判斷。思宇醫械觀察及其僱員對因使用本文及其內容而引致的損失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