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公佈:九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

2024年,截止目前,國家文物局分在4月16日、6月14日、7月12日、9月13日召開四次“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會議發佈安徽省淮南市武王墩墓考古新發現,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考古最新成果,浙江紹興稽中遺址、江蘇鹽城鹽業考古、河南開封北宋東京城景龍門遺址、江蘇淮安城市考古和浙江衢州皇朝墩遺址、江蘇興化草堰港遺址、河南方城八里橋遺址等九項最新考古進展。

讓我們一起看看都是哪些?

01

安徽省淮南市武王墩墓考古新發現

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結構最複雜的楚墓

武王墩墓是迄今爲止經科學發掘的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結構最複雜的楚墓,也是目前國內首次見到的、結構清晰明確的九室楚墓,是楚國最高等級的喪葬禮制。

武王墩墓北依舜耕山,南爲開闊平地,距離楚國都城壽春城十餘公里,是楚國的高等級墓葬區,安徽省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墓室雖被盜擾嚴重,但目前已提取各類文物仍有3000多件(組),以及大量動植物遺存等。

武王墩一號墓發掘工作於2020年9月開始,相繼完成封土和填土發掘;2023年12月,提取槨室上鋪設的竹蓆。這期間,建設了一號墓現場保護大棚和文物庫房、文物保護實驗室等必要的配套設施。

至2024年3月27日,四層槨蓋板全部安全提取完成,共計443根,總重約153噸。此後,進入槨室發掘第二階段,即槨室內部的發掘清理。

武王墩墓出土的漆耳杯

墓主人是誰?爲何擁有如此高等級的墓葬?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武王墩考古項目負責人宮希成介紹:“近期已經組織召開了專家論證會,專家認爲,武王墩墓出土文物的形制、紋飾、組合等具有戰國晚期楚文化的典型特徵。結合墓葬規模、結構、出土文字材料與文獻史料等綜合分析,武王墩墓主身份可

能是《史記·楚世家》記載的楚考烈王。”

武王墩考古隊執行領隊方玲介紹:“正在展示的銅簠,口沿處有‘楚王酓前作鑄金簠以供歲嘗’十二字銘文,‘酓前’即楚考烈王‘熊元’,這是判明墓主人身份的有力佐證。”

銅簠及銘文

楚考烈王何許人也?

他是楚頃襄王之子熊元(前263年-前238年在位),曾是秦國的“人質”,後在春申君黃歇的幫助下逃歸楚國,繼承王位,成爲第39任楚王。他的成就,總結起來就是“滅魯、救趙 退秦 強楚”。成語“毛遂自薦”“無妄之災”,便和他有關。

02

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考古最新成果

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位於海南省三亞市東南約150公里海域。

深海勇士號載人潛器

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使用“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和“獅子魚”號無人水下遙控潛水器,聯合對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開展了三個階段的水下考古調查。

使用機械手進行文物提取

經考古調查確認,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遺址由核心區、環形區和條形區組成。核心區爲船體和大量堆疊有序、碼放整齊的船貨構成的堆積,長約37、寬約11米,最高處與最低處相差約3米。

環形區和條形區遺物數量少且分佈較爲零散。船體位於遺址核心區,上部結構不存,殘存部分大多被掩埋覆蓋,僅在部分位置暴露出隔艙板、底板等,可見10個以上分艙,發現2處疑似桅座結構。

出水文物進行脫鹽處理

南海西北陸坡二號沉船遺址由核心區和散落區組成。核心區南北長約21米、東西最寬約8米,以排列整齊、堆疊有序的原木堆積爲主,另有少量陶瓷器、鉛錫器等。散落區可見陶瓷器、螺殼和零星原木等。

三個階段考古調查,一號沉船遺址提取出水青花、青釉、白釉、青白釉、紅綠彩、琺華、單色釉、素三彩等瓷器,醬釉陶器,銅錢等文物890件(套);二號沉船遺址提取出水原木、瓷器、陶器、蠑螺殼、鹿角等遺物38件。除提取文物外,依靠柔性機械手,還採集了大量海底沉積物、底層海水、海洋生物等樣品。

一號沉船提取出水的琺華梅瓶

一號沉船遺址遺物包括並不限於陶器、瓷器、銅器、鐵器、竹木器等,預估數量超10萬件。從出水文物來看,一號沉船發現成批量的琺華器,包括梅瓶、蓋罐等器型,這在我國沉船考古中是首次發現。

琺華器是一種以陶或瓷土爲胎,施藍、綠、白,紫等各色中溫釉,採用瀝粉之法勾勒紋樣後二次燒成的器物。元代,琺華流行於晉南地區;明中期,景德鎮地區開始使用瓷胎仿製琺華。一號沉船的琺華器,部分顏色、紋樣帶有伊斯蘭文化因素,揭示明代中期中國同東南亞、印度洋地區乃至中東地區國家的商品貿易和文化交流情況。

二號沉船遺物堆積

“二號沉船堆積的原木爲柿科柿屬的烏木,該樹種自然分佈地區爲斯里蘭卡、印度南部等地區。”宋建忠說。二號沉船的烏木也是我國沉船考古的首次發現。根據我國古代相關文獻記載,木料、香料、沉香等均在進口的物品名錄中,綜合研判二號沉船發現的大量原木可能是我國海外貿易往來中進口的重要物品。

03

浙江省紹興市稽中遺址

兩漢郡縣考古的重要發現

稽中遺址位於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是一處戰國兩漢時期高等級建築遺址,2024年紹興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戰國時期遺存,包括1組大型建築基址和1眼水井;發現的漢代遺存主要爲建築基址、水井、馬坑,尤其首次發現包含墨書“會稽”“山陰”地名的漢代木刺實物,以及漢代墨書“如律令禮”文字陶片,成爲兩漢郡縣考古的重要發現。

△戰國與漢代建築基址

△六朝時期磚砌水井

△漢代墨書木刺

04

江蘇省鹽城市鹽業考古

“十四五”以來,江蘇省多家考古單位聯合,在基本建設考古相關工作中,取得系列鹽業考古新發現和研究成果。

其中位於江蘇鹽城市亭湖區的沙井頭遺址,現在初步推測其所在區域爲西漢鹽瀆縣城所在地;位於鹽城市東臺市的繆杭遺址,爲一處唐代製鹽聚落;位於鹽城市大豐區的後北團遺址,是一處自南宋延續至明清的製鹽聚落。

△繆杭遺址全景照

△繆杭遺址出土長條形儲滷池

△後北團遺址製鹽相關遺蹟

這些考古發現,進一步明晰了我國江淮東部鹽業生產歷史發展脈絡,對研究西漢以來中央政府對沿海地區鹽業的管理,以及不同時期製鹽工藝的技術傳承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05

河南省開封市北宋東京城景龍門遺址

北宋時期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都城城門遺址

△開封-遺址北宋主要遺存分佈圖

其中,景龍門遺址位於河南省開封市龍亭區,原是北宋東京城內城北牆中部城門。2023年至2024年的發掘顯示,城門整體結構爲一門三道式,由門道、隔牆及兩側墩臺構成,通闊約60米、進深約19.3米。

△景龍門周邊重要節點示意圖

相關考古負責人在會上介紹,景龍門遺址是目前考古發現北宋時期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都城城門遺址,對該城門遺址進行形制復原,宋徽宗的《瑞鶴圖》、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蕭照的《中興瑞應圖》等都有重要參考價值。

△宋徽宗《瑞鶴圖》(局部)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

06

江蘇省淮安市城市考古

爲配合當地城市建設,2021年以來,江蘇省淮安市文物保護和考古研究所對慶成門、新路、板閘鎮三處遺址進行了發掘,發現明清時期的城門門道、保存完整格局清晰的街巷類遺存,以及餐飲廚具爲大宗的各類器物,再現了明清時期大運河沿線的繁榮景象。

△淮安板閘鎮遺址發掘區航拍照

△淮安板閘鎮遺址內的一處飯店後廚

07

浙江省衢州市皇朝墩遺址

長江下游早期稻作農業社會的生動縮影

皇朝墩遺址位於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早中期聚落遺址,年代距今約9300至8000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21年至2024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遺址進行了系統考古調查發掘,取得重要成果。

皇朝墩遺址及周邊遺蹟分佈示意圖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館員張森介紹,皇朝墩遺址總面積約7萬平方米,主體包括2處臺地、1條環壕及1處水稻田,遺址周邊還發現古河道、古水塘,以及連接古水塘與聚落環壕之間的水溝等遺蹟。

其中1號臺地位於遺址北部,平面呈近圓形,面積約8900平方米。2號臺地位於遺址南部,平面呈不規則形,面積約25000平方米,已發現灰坑、柱洞、灰溝等遺蹟10餘處,出土陶器、石器等遺物百餘件。

環壕圍繞2處臺地,周長約900米;通過解剖發掘,確認了臺地及環壕營建於上山文化中期,存在多次修整跡象,至跨湖橋文化時期逐漸廢棄。

水稻田位於臺地東側,面積約15000平方米,局部區域發現壟坡和疑似木質遺物殘留的朽痕,出土夾碳陶片。結合光釋光測年結果,判斷水稻田的年代爲新石器時代上山文化至跨湖橋文化時期。

皇朝墩遺址早期稻田遺存及相關依據

皇朝墩遺址出土部分陶器

專家認爲,皇朝墩遺址是目前發現保存最完好的上山文化—跨湖橋文化遺址,揭示了上山文化至跨湖橋文化時期的稻作農業聚落,是長江下游早期稻作農業社會的生動縮影。

地方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我們將堅持“考古前置”不動搖,堅持文化考古遺產保護不動搖,堅持考古文化資金專項不動搖,堅決做好皇朝墩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

08

江蘇省興化市草堰港遺址

填補江淮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空白

草堰港遺址位於江蘇省興化市千垛鎮,是一處新石器時代中期遺址,年代距今約7200—6900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22年以來江蘇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京博物院等單位持續開展考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遺址及發掘區全景(上爲東)

“草堰港遺址總面積80000餘平方米,被近2米厚的自然淤積層所覆蓋,特殊的低海拔溼地飽水埋藏環境使得大量有機質遺物得以完好保留。”江蘇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館員甘恢元說,考古發現房址、灰坑、灰溝、水井等遺蹟200餘處。

其中,房址分爲木構建築與蘆葦建築兩大類;灰坑集中分佈於發掘區西部,部分用蘆葦蓆鋪底,一定數量的灰坑內填埋有木板或圓木。目前已出土陶、骨、石、木、玉、蚌等各類遺物2800餘件,陶器中釜占主導地位,其次爲罐、鉢;骨器數量衆多、打磨精美,其中鹿角靴形器已出土300多件;木器有鑽木取火器、紡輪、浮漂等,其中鑽木取火器爲目前國內所見最早。動植物遺存極爲豐富,炭化植物遺存以水稻爲主,動物骨骼遺存主要爲家養動物豬和野生動物鹿、獐等。

房址(F4,上爲北)

陶罐

“草堰港遺址爲江淮東部地區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文化面貌新穎、內涵豐富,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填補了江淮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空白。”專家表示。

09

河南省方城縣八里橋遺址

夏文化考古工作的重要突破

八里橋遺址位於河南省方城縣,是一處二里頭文化的大型環壕聚落遺址,年代爲公元前1700—1600年前後。在“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的支持下,2022年以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八里橋遺址開展系統的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收穫。

1號基址平面圖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武志江介紹,八里橋遺址現存面積約1350000平方米,勘探表明遺址北、西、南側分佈有壕溝,東部以潘河爲界,時代爲二里頭文化二期至四期。潘河東岸新發現有大面積同期文化遺存。遺址內探明有溝類遺存11條,將遺址南部劃分爲相對完整的5個區域,目前主要對大型夯土建築區和手工業遺存區進行了發掘。

綠松石

八里橋遺址總平面圖

“其中,大型夯土建築區面積約48000平方米,1號基址位於一處長方形夯土臺基中部,坐北朝南、四周有廊、前有庭院。”武志江說,主體建築南北進深12米、東西寬31米,面積372平方米;南側有2處門道,寬1.5米,門道處用碎石子鋪墊。周圍發現有祭祀坑,出土有陶器、玉器、綠松石器等遺物。

2號基址與1號基址東西並列,形制相似,目前僅揭露出西南角。手工業遺存區發現有牆垣和冶銅相關遺存。牆垣經多次修築,底部有人祭現象,南牆保存較好,目前探明長度約190米;中部發現有大面積灰黑土堆積,出土有銅煉渣與爐壁等冶銅遺存,爲尋找冶銅手工業作坊提供了線索。

專家認爲,八里橋遺址是豫南地區已發現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二里頭文化聚落,該聚落大型夯土建築等重要遺蹟的發現,爲探索夏文化地方城邑聚落形態、社會結構提供了新線索,是夏文化考古工作的重要突破。

國家文物局明確“考古中國”重點實施中國境內人類起源、文明起源、中華文明形成、統一多民族國家建立和發展、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等關鍵領域考古項目,重點支持人類起源、早期社會、文明與早期國家起源、夏商周三代青銅文明與早期王朝國家、水下考古、文明比較研究等11個重點研究方向。

文博工作者圍繞中國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深入推進多學科、跨區域聯合攻關,不斷取得豐碩成果。

來源:國家文物局(李瑞、趙軍慧)、央視新聞(總檯央視記者 田雲華 張立雷 周琨)

轉載自文博圈微信公衆號

新媒體編輯:宗敏

如需交流可聯繫我們

點個“在看”不失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