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醫療產業十大人物,他們都是誰?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中國醫療產業的歷史長河中,有一羣人正以他們的智慧和勇氣,書寫着新的篇章。

他們不遺餘力地推動制度的完善,爲行業的健康發展鞠躬盡瘁;他們對科研的執着追求,成就了市值百億甚至千億的領軍企業;他們對資本運作的精湛技藝,使得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游刃有餘……

正是這些風雲人物,以他們的遠見卓識和不懈努力,展現了"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的壯闊景象,成爲中國醫療產業發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立足產業層面,他們的每一個決策、每一次突破,都可能影響着中國乃至全球醫療產業的未來走向,值得我們去關注和思考。

爲此,氨基觀察選出了"2024年中國醫療產業十大人物"。這些人中,誰是你心中的年度風雲人物?

/ 01/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畢井泉

過去一年,誰始終堅定爲中國創新藥行業奔走吶喊?畢井泉必然上榜。

畢井泉,在食藥監局任職雖然只有短短4年的時間,卻通過一系列改革,開啓中國醫藥創新時代。作爲操刀過"722事件"、"44號文"、"一致性評價"的改革者,他勢必對當前生物醫藥面臨的局面有着深刻的理解。

也正因此,從年初到年尾,畢井泉在持續吶喊,並且字字見血。例如,在1月份,畢井泉指出行業矛盾:

鼓勵創新是當前的主要矛盾。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需要增加有關產業和領域的投資,加快發展,提振市場信心,改善市場預期。

10月份,畢井泉又喊出了行業的心聲:防止把一致性評價變成"一次性評價"。

雖然畢井泉的時代已經落幕,但中國醫藥產業應該會永遠記住他的名字。

/ 02/ 百濟神州CEO,歐雷強

中國藥企有可能研發出10億美元分子嗎?在十年前,大部分人可能保持懷疑。

畢竟,在當時,中國是創新藥的荒漠,本土需求都無法解決,更不用說產出10億美元分子這樣的榮譽。

但經過這10年的發展,創新藥人才、能力、經驗,甚至新模式的發展,本土藥企如今在海外市場與美國廠商競爭,也是有機會的。

在歐雷強的帶領下,百濟神州創造了歷史。2月26日,百濟神州公佈2023年業績報告,公司全年總收入達25億美元,其中,BTK抑制劑澤布替尼全球銷售額達13億美元,首個國產10億美元分子由此誕生。

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百濟神州依然鬥志昂揚,澤布替尼還會高歌猛進,遠未觸及上限。

在"夙願"實現的那一刻,他們掀起的是一場產業革命,也是一場理想的昇華,依然會有更大的理想等待實現。

/ 03/ 康方生物CEO,夏瑜

藥王不會永遠是藥王。創新藥行業的精彩之處在於,守擂與攻擂永遠在進行,正如K藥一樣,如日中天,但圍剿者也在持續出現。

取代者還未出現,但中國藥企卻在2024年告訴全世界:答案可能在東方。

康方生物在2024 WCLC中披露了HARMONi-2研究成果,依沃西單抗對比帕博利珠單抗一線治療PD-L1陽性的NSCLC取得了11.14個月vs 5.82個月的PFS優勢(HR = 0.51),且安全性出衆。

依沃西單抗成爲全球首款在一線肺癌的III期臨牀中,頭對頭對比K藥取得PFS優效的國產分子。

夏瑜說,永遠不要給自己設限。或許正是這種人生態度,纔有了康方生物今日之成績。雖然依沃西單抗沒有OS數據,只有中國臨牀等爭議仍然存在,但不管結果如何,過程可能比結果更重要。

對於中國創新藥產業來說,釋放出的更積極的信息在於:我們要做成的事情,還沒有人擋得住。

/ 04/ 邁瑞醫療CEO,李西廷

前有疫情,中有集採,後有反腐,中國醫療器械產業這幾年持續低迷,甚至說陷入低谷,但也有微光。

在李西廷的帶領下,邁瑞醫療逆流而上。1月28日,邁瑞醫療發佈公告,擬收購電生理領域的頭部企業之一惠泰醫療的控制權。

就交易本身來說,可能並不令人意外。在高值耗材領域尚未取得實質性突破的邁瑞醫療,希望分一杯羹,屬於情理之中。畢竟,李西廷如果希望邁瑞醫療,真正成爲器械行業領導者,必須在高值耗材領域取得突破。

但對於整個產業來說,可能又是另一番景象。海外醫療器械巨頭是如何成長起來的?答案是通過併購,不斷收購、擴展版圖。

而在國內,合併的趨勢遲遲沒有出現。因此,邁瑞醫療的這一舉措,不僅打響了中國醫療器械併購的第一槍,也可能開啓了中國醫療器械產業的併購時代。

/ 05/ 百利天恆CEO,朱義

醫藥行業存在鄙視鏈,創新藥的看不起仿製藥,仿製藥的看不上中藥。但這鄙視鏈真的合理嗎?朱義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去年底橫空出世的百利天恆,以83億美元的交易總額,創下ADC全球第一大BD交易。人們驚訝,四川一家小型仿製藥企也能打造出全球獨一無二的管線?

今年,這個敘事還在加速推進。12月20日,百利天恆的聯席保薦人收到香港聯交所發出的信函,指出香港聯交所已審議公司發行上市的申請,標誌着百利天恆在實現"A+H"兩地上市目標的過程中取得了重要進展。

過去市場質疑規模較小的傳統藥企轉型,最大的論據就是:國外新藥研製動輒耗時十年,花費十億美金,一個仿製藥企,一年利潤只有幾千萬人民幣,憑什麼去做真正的創新藥?

客觀來說,這樣的質疑是合理且正常的。但也正是這種固化的思維方式,增加了創新藥領域的割裂感和顛覆感。

朱義的職業生涯也"不同尋常",本科學的無線電,後來是復旦大學生物物理碩士、川大企業金融博士。做過房地產,成立百利藥業走仿製藥路線後,帶着銷售隊伍在一線拼殺。

這樣的履歷在創新藥領域不夠亮眼,但早在2008年,朱義已開始涉足創新藥,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纔有了黑馬的誕生。

本質上,這也扭轉了市場的一個預期:即便是三流的藥企,也能擁有一流的藥物。

/ 06/ 恆瑞醫藥CEO,孫飄揚

中國創新藥企如何出海?BD、被收購,還是其他方式?老將孫飄揚帶領恆瑞醫藥,在2024年給出了新答案:NewCo。

由資本牽頭成立NewCo,藥企將管線剝離給NewCo,獲得授權費用及股權。這種模式定位介於借船出海和自主出海之間,其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不僅能拿到實實在在的首付款資金,還能通過股權鎖定後期收益,避免中間商賺差價。

同時,相比於直接授權給MNC,重視程度取決於MNC的管線佈局,NewCo會集中資源推進管線,加速研發進度。

出海從來不只是詩和遠方,無論是否存在爭議,一個事實是,行業領頭羊給市場帶來了新思路。在恆瑞之後,國內NewCo模式迎來了爆發,儘管後續發展如何還有待觀察。

但無論如何,對中國創新藥來說,這仍是一個重要時刻。

/ 07/ 不屈服的絕症患者,蔡磊

患上了絕症怎麼辦?沒有標準答案,但蔡磊在告訴市場:不要屈服,持續戰鬥。

作爲漸凍症患者,蔡磊是不幸的。漸凍症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會逐漸影響患者的運動神經元,導致肌肉逐漸衰弱,最終影響呼吸和吞嚥功能。

但他以不屈不撓的精神和積極的態度面對這一絕症而廣受關注。儘管面臨巨大的挑戰,蔡磊依然積極地與疾病作鬥爭,並致力於提高公衆對漸凍症的認識和關注,甚至全身心地推動漸凍症創新藥的研發,僅在2023年就推動了十餘條管線進入臨牀。

蔡磊的故事激勵了許多人,他展現了人類面對絕症時的堅強和勇氣,以及對生命的熱愛和尊重。他的經歷也提醒我們,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保持積極的態度和尋找希望是非常重要的。

在漸凍症創新藥的研發歷史上,蔡磊的名字也應該被記住。

/ 08/ 華潤醫藥CEO,白曉鬆

作爲國內四大央企之一,華潤系的業務佈局遍佈各行各業,尤其在醫藥領域更是重中之重。

華潤醫藥作爲其醫藥主體公司,已經成爲國內第一大非處方藥製造商、第二大醫藥製造商以及第三大醫藥分銷商,年總營收額超過2000億元。

但其在醫藥領域的合縱連橫遠未結束。2024年,在白曉鬆的帶領下,華潤系儼然成爲醫藥產業的併購王者:

以62.12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天士力28%的股份,進一步增強華潤醫藥子公司華潤三九在中藥創新領域的實力;

以18.2億元收購綠十字香港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權,展現了華潤醫藥在血製品領域的雄心;

過去一年,華潤醫藥無論是在內部整合還是外部併購方面的速度都在悄然加快。這位隱秘的併購大王,未來可能會成爲中國醫藥行業的攪局者之一。

/ 09/ 海爾生物總經理,劉佔傑

一出手就是重磅,海爾生物的跨界,玩的就是刺激。

12月22日晚間,海爾生物發佈公告,擬吸收合併血液製品龍頭企業上海萊士。消息發佈前,海爾生物市值約112億元,上海萊士市值約479億元,妥妥的"蛇吞象"。

若收購完成,這將成爲"併購六條"及"科創板八條"指引下行業加速併購整合的標誌性案例。

這一舉動不僅展現了劉佔傑的果斷和效率,也體現了其跨界併購的戰略眼光。

這不僅是海爾生物的一次勝利,更是中國醫療產業在資本市場上的一大勝利,標誌着中國醫療產業的併購大戲,註定會精彩至極。

/ 10/ 復宏漢霖CEO,朱儁

復宏漢霖的發展軌跡總是"出人意料"。

市場未曾預料,在生物類似藥這一許多人並不看好的領域,朱儁卻能夠讓復宏漢霖取得極高的成長性,併成爲國內爲數不多的率先實現盈利的創新藥企之一。

更令人意外的是,復宏漢霖打響了私有化的第一槍,預計私有化將在2025年2月7日完成並退市。

這是對資本寒冬的一種反擊。復宏漢霖上市後股價未達預期且交易量較小,自上市以來也未能通過股權融資籌集到任何資金,上市公司的優勢未能充分體現,反而因爲維持上市地位而帶來了額外成本。

這次私有化可能成爲復宏漢霖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同時也標誌着中國創新藥行業發展的一個關鍵時刻。

海外市場上私有化案例並不鮮見,而在國內,這樣的事件也正逐漸增多,反映出企業對資本市場環境變化的適應和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