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貨幣政策:適度寬鬆,助力發展
【12 月 18 日消息:2025 年貨幣政策展望,適度寬鬆成主調】12 月 18 日消息,全國人大財政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南開大學校長陳雨露文章指出,預計 2025 年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會增加,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或延期或擴大支持範圍,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規模視情況可能擴大。2025 年應繼續降準降息,對居民房貸實施定向降息,引導降低存量房貸利率,保障流動性充裕。中央工作會議明確,明年貨幣政策取向定調爲“適度寬鬆”,這是自 2011 年實施“穩健”貨幣政策以來首次調整,釋放積極信號,推動中國持續回升向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是應對國內需求不足的重要舉措。2023 年以來,物價水平和投資增速低位運行,反映有效需求不足。2024 年第四季度以來增量政策出臺,CPI 溫和回升,PPI 降幅收窄。2025 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需做好穩增長等工作,鞏固良好態勢,促進居民收入增長和增長同步,爲實現穩定增長和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貨幣金融環境。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是改善社會預期、提振市場信心的迫切需要。2024 年 9 月降準降息,市場信心增強,A股 上漲,上證綜指成交放量,企業和消費者預期改善。此次貨幣政策調整,向社會釋放穩增長信號,激發經營主體積極性,推動實體穩定增長。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是防範外部不確定性風險和挑戰的有效路徑。2024 年全球疲軟,地緣政治緊張,外部環境不利影響加深,外貿出口動能減弱加劇我國下行壓力,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有助於推動國內發展,應對外部風險。要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黨中央根據形勢調整決策部署,將貨幣政策由“穩健”調整爲“適度寬鬆”,體現工作方法和作風,爲貨幣政策提供有力支撐,是我國金融發展的優勢,確保金融工作方向正確,推動政策落地見效。要加強貨幣政策超常規逆週期調節。我國長期實施穩健貨幣政策,未來面臨複雜形勢,傳統逆週期調控思路可能不足,需加強超常規逆週期調節,增強調控前瞻性,應對超預期風險。要堅持以我爲主,兼顧內外平衡,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2025 年地緣博弈加劇,外資外貿面臨新挑戰衝擊人民幣匯率穩定,貨幣政策需積極應對,同時堅持市場決定匯率,增強匯率彈性,維持雙向波動,引導企業和金融機構樹立“風險中性”理念,鞏固國內回升向好態勢,對衝外部風險,支持匯率平穩運行。要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探索拓展中央銀行宏觀審慎與金融穩定功能。我國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取得階段性成果,但重點領域仍有風險壓力,房地產領域風險凸顯,引發股市和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加大,中央工作會議強調穩住樓市股市,2025 年應積極化解房地產和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強化重點領域風險防控,創新政策工具,守住底線。要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投放流動性,保持總體充裕。近年來我國靈活調整貨幣政策,今年兩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釋放長期流動性,開展國債買賣操作,廣義貨幣餘額突破 300 萬億元,銀行體系貸款餘額超 200 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餘額突破 400 萬億元。2025 年應繼續降準降息,定向降息居民房貸,保障流動性充裕。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持續發力,加強總量和結構雙重調控,引導增量貨幣進入實體和重點領域。目前已有近 20 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信貸結構持續優化,助力轉型升級,促進新動能形成。2025 年預計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增加,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或延期或擴大範圍,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規模視情況擴大。要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調控和傳導機制,提升貨幣政策傳導效果。2024 年以來央行開展一系列工作,推動完善利率機制,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未來應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利率聯動調整機制,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要加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管理,提高政策整體效能,做好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等協調配合。我國高質量發展需要政策協同,財政政策強調精準,預計未來會推進,2023 年以來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配合有成效,未來應強化央行與財政部配合,加強流動性機制安排,引導銀行優化信貸結構,結合財政政策同向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