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賈國龍再披戰袍!
餐飲市場又要變天了。
最近,餐飲頭部品牌集體公佈大動作。包括賈國龍重任西貝CEO,並同期推出了logo升級、產品上新、組織變革等系列措施;喜茶喊停加盟業務,稱要"拒絕內卷"等等。
這一現象不難理解。餐飲市場已嚴重供給過剩,"9.9元"價格戰愈打愈烈,隨之而來的是"利潤下滑"頻頻出現在上市公司的報表中,一些中小商家持續收縮,甚至關店離場。
經過近兩年轟轟烈烈的內卷後,越來越多餐飲人發現,市場的邏輯已經徹底變了,價格戰和內卷,終究不是能實現門店和企業長久經營的手段。
於是,一批頭部餐飲品牌陸續開始"反內卷""反價格戰",推出了系列變革措施,如海底撈通過"紅石榴計劃"持續探索新增長曲線,星巴克換帥並提出"迴歸初心戰略"。
儘管各大品牌的打法各不相同,但這一系列跡象意味着,餐飲行業已經步入了全新的週期,從根本上作出改變,才能更好地在廝殺激烈的市場上立足。
激盪40年,餐飲行業到了新的十字路口
1980年,以國內首家個體餐館悅賓飯館在北京開業爲起點,餐飲業開始了一段長達近40年的紅利期。
首波紅利分到了宴請餐飲身上,這也被業內認爲是餐飲行業的第一輪週期。
當時,外出就餐仍未成爲普遍性消費習慣,宴請是主要的消費場景,催生出了小南國、湘鄂情、俏江南等一批高端宴請品牌。
2010年左右,國內購物中心開始井噴式發展,餐飲連鎖化開始加速。
海底撈、呷哺呷哺、西貝、外婆家等品牌藉着入駐購物中心一步步擴張至全國。
2016年後,消費升級成爲潮流,喜茶、奈雪的茶等新茶飲品牌紅遍大江南北,太二酸菜魚等大單品店陸續成爲市場追捧的對象。
不能忽視的是,儘管餐飲市場在過去三十多年的時間都處在紅利期內,但市場上也曾出現過危機。
2008年,"國八條"的出臺爲整個高端餐飲賽道帶來了重創,陶陶居主理人尹江波曾對紅餐網形容, 當時對許多宴請品牌而言是"滅頂之災" ,比疫情三年的影響更爲嚴重。
到了新消費品牌井噴的年代,一些弱營銷、仍走傳統經營模式的餐飲店被年輕消費者拋棄,逐漸淡出了市場。
2020年,一場長達三年的黑天鵝事件,直接導致了一批餐飲門店資金鍊斷裂、倒閉退場,其中不乏知名餐飲品牌。
而當下,一場新的危機已經到來。
"當下餐飲市場的危機是供給過剩,需求不足。"賈國龍表示。這也是市場的主流觀點,有數據顯示,現存餐飲門店近900萬家,若按照14億人口減去約5億的農村人口,再減去一半在家吃飯的人的數字,一家餐飲店的日均客流只有近50人。
50人的日均客流量能盈利的門店,放在整個市場來看恐怕不是主流。
這直接導致了市場競爭白熱化、價格戰頻現、集體收入下滑、倒閉潮出現。賈國龍坦言:"許多餐飲品牌的生意下降了10%-30%,我做餐飲的36年來第一次遇到這樣的現象......此時此刻,活下來纔是關鍵。"
行業徹底變了,餐飲經營需要再一次"重做"
經過近兩年市場"亂戰"的洗禮後,越來越多餐飲經營者意識到,餐飲行業已經徹底變了。
價格戰、內卷終歸只是一時之策, 無法成爲企業持續發展經營手段。
在市場主流觀點看來,餐飲企業想要突圍、穿越週期,需要重構經營理念,迴歸餐飲的本質、迴歸一線。
事實上,已經有一批頭部品牌在推行變革措施,而變革的第一步,首先是人的變革、組織的變革。近段時間以來,周黑鴨創始人周富裕兼任起了董事長及行政總裁的職位,賈國龍也重披戰袍回任西貝CEO。
當一個行業、一家企業處在巨大變革期時,創始人的迴歸,往往能帶領企業找到新的方向,並確保其處在正確的航向上。
據晚點LatePost報道,在小鵬汽車遭遇低谷時,雷軍曾對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說,"小鵬最大的問題是,你只想當董事長,不想當CEO。"而後,何小鵬回到CEO的崗位併成功帶領小鵬汽車走出低谷。
周黑鴨董事會也指出,周黑鴨處於重要的戰略變革時期,由創始人兼任董事長及行政總裁的角色,可有力推進關鍵策略落實,確保在推進長期戰略方面的貫徹領導,並進一步優化運營效率,提升經營質量。
西貝組織改革的第一步,是賈國龍本人聚焦西貝、回到一線。
自2015年起,賈國龍就卸任了西貝CEO一職,轉爲通過持續試驗副牌來探索企業新的增長曲線。如今市場挑戰加劇,對企業的精細化運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賈國龍選擇收縮快餐業務,聚焦主品牌西貝的發展。
除了把控戰略,賈國龍還每天到門店一線抓產品、盯服務。這背後,是西貝賽場制的迴歸。和海底撈相似,西貝也有較強的內部競爭制度,通過團隊、員工的競爭和考覈進行相應的激勵,以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提升組織效率。
事實上,賈國龍一直很重視員工的發展,他曾公開指出"西貝只有一項真正的資源,那就是人!"
截至2024年末,西貝門店數達近400家,員工數量達近2萬人,在此輪變革過程中,西貝在人才培養方面仍持續投入。2024年底,西貝還在呼和浩特市建設了一所內部訓練營,以輪訓西貝幹部。
據透露,爲了進一步提升組織效率和更加了解年輕消費者,賈國龍還對西貝總部進行了改組,成立了7大項目組織以分管西貝各業務板塊,且團隊均爲90後。
西貝進入新週期
賈國龍迴歸西貝的另一大關鍵性決策,是對品牌進行重構。
據悉,西貝於近期對品牌LOGO進行了升級,將"西貝莜麪村"煥新爲"西貝XIBEI"。這背後,是西貝品牌定位的升級。
有市場觀點認爲,西貝拋棄了"莜麪村"後,失去了鮮明的品類特色,會降低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辨識度。
但西貝方面透露,"去品類化"是賈國龍有意爲之。據介紹,西貝更名的目的在於,西貝品牌要邁向全球化,是其從西北菜第一品牌向國民品牌前進的第一步。賈國龍坦言,砍掉莜麪村,反而是西貝品牌掙脫了一個品類枷鎖。
這也說明,相比只對某項業務進行調整,西貝要進行一輪徹底的改革,以在新的餐飲週期中取得更好的發展。
改LOGO之外,西貝在"國民品牌"戰略方面有了進一步動作。近日,西貝在北京、上海的部分門店推出了烤鴨產品,單套價格爲158元。針對這一舉措,賈國龍對紅餐網表示,烤鴨是中華名菜,上烤鴨是西貝里程碑式的大事,打開了西貝品牌的想象空間,是品牌煥新的重要一步。
在行業看來,烤鴨的上新意味着西貝產品結構的重構,這意味着,接下來西貝或許會在拓寬客羣、門店模型、供應鏈等方面有更多的改革動作。
而事實上,西貝已同 步在打造新的品牌標籤,以拓寬消費場景。過去十 年,西貝成功塑造了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西北菜第一品牌"和"專業兒童餐"的認知,接下來,西貝將在兩大標籤的基礎上,打造"歡聚"的場景標籤。
近期,西貝取得了"中國兒童餐第一品牌""專業兒童餐累計賣出超4千萬份""服務家庭顧客超2億人次"三項重要認證。
這背後,是西貝從單純的拼產品,到拼消費場景的迭代。
回顧整個餐飲市場的發展史,消費者的需求已從"吃飽",到"吃特別的",發展到如今的"花錢買情緒價值"。在消費者看來,消費支出不僅僅是爲了食物入口的那一刻,而是希望得到從進店到進食到離店,都能獲得好的體驗,"花錢的目的是讓自己開心"。
西貝的歡聚場景正是順應這一消費趨勢的邏輯。如今,孩子是多數家庭的消費中心,讓孩子吃得好、吃得開心,能夠爲整個家庭帶來情緒價值。
在專業兒童餐的優勢基礎上,西貝進一步升級有機食材,並推出"親子食育課堂""寶貝生日會"等場景、情緒服務類產品,以持續強化場景消費的情緒價值。
可以看出,作爲一個穿越了數個市場週期的餐飲品牌,西貝的"重構"邏輯,並非盲目地追求改革,而是前瞻性地洞察消費趨勢的變化,通過變革,將品牌優勢進一步放大。
這與海底撈的"紅石榴計劃"有幾分相似之處。據瞭解,接下來,西貝計劃在產品上繼續進行創新和升級、打造更豐富的情緒價格消費場景,以持續強化"歡聚"的標籤和"西貝XIBEI"的國民品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