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後,20層以上的高層將淪爲“貧民窟”,5大缺陷讓人難以接受
“高層的房子就是反人類的設計,未來高層住宅將淪爲貧民窟”。
這是大家買房時公認的一個事情。
網友@半島鐵盒:
我現在住的小區已經淪爲貧民窟了,差不多所有的樓棟電梯天天壞,天天修,換新搞了半年了也沒搞成。
物業對這種事根本不上心,業委會的大多數人也不想去湊熱鬧,但對動用物業維修基金來搞什麼消防改造倒是積極得很,花了一百多萬,換了幾根消防管子。
小區裡的設施基本上就是一天天的爛下去,沒人願意動,想賣房吧,現在市場又不好,賣不出。
網友@四季財:
高層住宅最致命的問題是,消防逃生設施幾乎等同於無,大火能迅速地從樓底燒到樓頂,以後高層就是一堆廢墟。
大家都認爲高層住宅未來將淪爲貧民窟,主要是因爲高層住宅有5大缺陷,我們來總結一下。
有火災隱患
高層住宅發生火災的係數大,從一些有關的數據統計表中顯示,近10年中,高層建築發生的火災事故共有3萬餘起,所造成的損失無法估量。
高層住宅發生火災的首要原因是電動自行車充電引起的。
①電動車上樓充電的隱患
在國內,電動自行車的保有量已經達到了3.5億輛,雖然電動自行車能爲出行帶來便利,但其潛在的安全隱患也不容小覷。
有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電動車火災就已超過2萬起,其中相當一部分發生在高層住宅中。
電動自行車電池的自燃問題目前無法徹底解決,很多業主抱有僥倖心理,他們認爲火災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於是電動車上樓充電,或是飛線充電現象屢禁不止,使得安全隱患大大增加。
一旦電池發生爆燃事故,火災迅速蔓延,由下而上,最遭殃的就是高樓層住戶了。
②發生火災救援困難
高層住宅結構複雜,居民的防火訓練基本沒有,每個樓層的消防水帶有些就是擺設。
當火災蔓延時,消防設備也只能有效撲救17樓以下的火災,20層以上的住戶,依賴外部救援的機會微乎其微。
所以,高層住宅的安全感很低,問題沒出以前,誰都不會去關心、治理、疏導這些隱患,出了問題再相互推責已於事無補了。
公攤大
高層的公攤大是因爲以下這幾點:
①電梯數量多,容量大
有電梯出入是很香,但電梯是要算公攤面積的,一般有兩部電梯的得房率在70%-75%左右,一部電梯的則可以做到80%。
而高層住宅住戶多,需要配備2部或更多電梯才能滿足居民的出行需求。
例如,24層內的小高層通常2部電梯就夠了,而24層以上的,則需要增加一部電梯,或者電梯的容量要更大。
電梯一加,每層的走廊和公共區域也會相應擴大,公攤面積自然就更大了。
②消防通道和承重牆體
爲了保證安全,應對發生火災等緊急情況,開發商在建造高層建築時,安全通道會設計得更寬一些,因此,公共區域的面積也就更大了。
還有,爲了能承受更大的壓力,高層住宅的承重牆會更厚一些,這些牆體的投影面積也計入了公攤,使得購房者的得房率更低。
配套設施老化後的問題
①電梯老化
有些剛交付的新房子電梯就三天兩頭出現問題,需要維修。
更別說用了上10年後,電梯出現的問題只會更多更復雜。
電梯的使用壽命一般是15-20年,使用個8年10年就會經常壞,甚至不能用,要換一部電梯得幾十萬,還需要很多人同意也不好辦,這將是以後高層住宅房必須要遇到的難題,絕不是杞人憂天。
②管線管道老化
除了電梯,住宅內部的管線管道也會老化。
二三十年後,老舊的管道可能會漏水、堵塞,嚴重影響居住體驗。
可要更換這些設施的話施工困難,成本又高,維修基金30多年後可能已經到了紅線不能使用,需要自費。
人員密度大,居住品質差
①容積率高
爲了能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高層住宅小區建築物的密度較高,加之樓層越高,住戶數越多,容積率就越大,居住品質比較差。
②樓間距窄
很多高層住宅,樓間距還非常窄,相鄰建築遮擋了光線,尤其是低樓層的住戶,採光和通風都會受到極大影響。
住戶們不僅享受不到高層應有的開闊視野,良好的採光與通風,反而感覺異常壓抑。
③公共設施不夠用
高容積率的小區,公共設施時常不夠用。
例如,停車位數量有限,停車難,運動場地、兒童遊樂區需要排很久的隊,居住體驗大打折扣。
長期來看,公共設施還會因過度使用而加速老化,維護費用增加,業主們的居住成本也會隨之上漲。
拆遷無望,沒有未來
高層住宅想等以後拆遷的話,更無可能,
50 年或70 年後怎麼拆得動?由於利潤空間有限,開發商都不願意投入巨資拆除重建。
所以,與其指望舊房拆遷的話,還不如考慮早日搬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