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獨家丨10家券商入圍“跨境理財通” 監管已向部分券商分配RCPMIS代碼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黃子瀟 深圳報道

證券公司參與跨境理財通2.0即將開閘。

8月19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業內獨家獲悉,跨境理財通2.0擴容後的首批入圍券商達10家,以註冊於大灣區的券商爲主,部分機構已完成了系統測試階段,基本具備展業條件。

同時,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瞭解到,近日監管機構已向部分擬參與券商分配了RCPMIS系統代碼,券商也將通過該系統報送業務數據,業內人士表示此舉意味着券商展業即將落地。此前接入該系統的機構主要爲商業銀行。

此前2月26日,修訂後的“跨境理財通2.0”細則正式實施,新增了證券公司參與試點,並擴大可投資產品範圍。3月1日,廣東證監局發佈證券公司參與跨境理財通的業務問答,進一步在辦理流程、線上開戶方面披露了細則。

監管已向券商分配RCPMIS代碼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8月中旬,監管機構已向部分擬參與跨境理財通的證券公司分配RCPMIS系統的機構代碼。而此前接入該系統的金融機構主要爲商業銀行。

據悉,RCPMIS系統爲2009年建立的人民幣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統,用於收集人民幣跨境收付及相關業務信息,依法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的金融機構通過接入該系統報送業務信息。在2020年,繼《人民銀行會同香港金管局、澳門金管局發佈“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公告》文件發佈後,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印發《人民幣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統(二代)接口報文規範V1.0》,而後與2021年6月再次將RCPMIS二代V1.0升級爲V1.1。

據悉,在RCPMIS二代V1.1中,新增了跨境理財通業務備案信息等4張報文。

回顧監管文件,跨境理財通1.0階段僅限商業銀行參與。該階段的實施細則顯示,內地代銷銀行和內地合作銀行應按規定及時、準確、完整地向人民幣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統(RCPMIS)報送“跨境理財通”業務的備案信息、賬戶信息、賬戶餘額信息、跨境收支信息、境內支付結算信息和持倉信息。

而在跨境理財通2.0的實施細則中,上述“代銷銀行”和“合作銀行”的表述已更新爲“銷售機構”和“合作機構”,且明確包括“銀行”和“證券公司”,這意味着券商也將接入RCPMIS系統。

據悉,多家券商已在系統搭建和採購上有了正式進展。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通過查閱多個招標平臺發現,今年7月,一則名爲“人行跨境理財通RCPMIS報送項目-採購結果”進行了公示。該項目招標公司爲中信證券,採購內容爲簽名服務器及軟件(信創版本)以及人行跨境理財通業務RCPMIS報送軟件及實施。

十家券商入圍首批跨境理財通試點

今年2月26日,修訂後的“跨境理財通2.0”細則正式實施,新增了證券公司參與試點,並擴大了可投資產品範圍。3月1日,廣東證監局、深圳證監局發佈證券公司參與跨境理財通的業務問答,進一步在辦理流程、監管原則、線上開戶等方面披露了細節。

首批試點的券商名單及其具體展業時點,多次引發市場關注和猜測。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消息人士獲取的一份資料顯示,首批10家券商入圍。記者據上述名單進行統計,在10家券商中,過半機構註冊於大灣區內地9市,部分券商爲典型的“雙總部”。

據中國證監會公佈的證券公司名錄,截至2024年7月,在148家證券公司中共29家註冊於大灣區,規模靠前的包括中信證券、廣發證券、招商證券等機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業內獲悉,目前有4家券商被業內認爲前期投入較大,已基本完成系統測試階段,基本具備展業條件;也有多家券商仍處於系統建設階段或系統建設準備階段;此外,也有多家券商未入圍首批試點名單,仍在籌備申請資格。

一家券商營業部市場總監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近期該公司的系統測試已經完成,目前已開始內部業務培訓。

另一位券商人士則表示,他所在的券商已完成架上產品的篩選,以南向通下的境外基金和理財產品爲主。“前期投入主要爲IT投入,產品選擇上不需要多花人力,都有儲備和投顧經驗,很快就要開始了。”該業內人士表示。

不過,多位業內人士也表示,所入選的多家券商在營業部的數量、大灣區上的覆蓋度有較大差異,在上述方面基礎較好的兩到三家券商或將佔據先機。

以存款爲主的格局或將改寫

此前,約98.4%的“南向通”資金流向了境外存款業務。

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官網披露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3月末,參與“跨境理財通”的個人投資者購買投資產品市值餘額爲164.41億元。其中,北向通項下,港澳個人投資者持有內地投資產品市值餘額爲2.01億元,包含理財產品1.22億元、基金產品0.79億元;南向通項下,內地個人投資者持有港澳投資產品市值餘額爲162.4億元,包含投資基金2.24億元、債券0.25億元、存款159.91億元。

此後,人民銀行在每月的業務情況通報中再未披露投資持倉產品情況。

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銀行的客戶羣體與券商存在較大差異,前者風險偏好較低,因此熱衷於購買境外高利率存款;但券商客戶中有許多股民,在境外權益產品的配置上的需求更大。不過他也直言,目前理財代銷業務的壓力較大,新業務的引入能否改變基本盤仍需要觀察。

此前,在代銷機構僅限銀行的階段,出現了境外存款產品額度不足的問題。

此前,一位南向通投資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供了一份股份行發給客戶的通知,該行對於2023年11月至2024年3月申請開通南向通的客戶已商定初步方案,該期總額度爲5億,爲3個月年利率5%的人民幣定存,預計單客限購50萬。上述投資者表示,他從開戶申請到接到此通知已過去四個月有餘,且50萬的額度低於300萬元人民幣的政策額度。

當額度不足時,部分銀行提高了南向通的購買門檻,將其作爲“私行專供”產品。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這一現象或與屬地監管有關係。

一家股份制銀行分行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該行的香港分行屬於“樓上銀行”,沒有設置網點,在零售業務上受到較多政策限制,因此必須遵循更高要求,如私行客戶才能參與“跨境理財通”。

相較於銀行,券商代銷的基金中權益含量更高,在資本市場的投研實力也更強,具備線上開戶的方式,其客羣的風險偏好更高。券商的入局,或將優化“南向通”以存款產品爲主的投資結構。

不過,銀行仍佔據先入優勢,在跨境金融業務上有多年的沉澱,在獲客渠道、規模體量上也有更強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