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解讀|繼續“卷”,美團外賣省錢版開始灰度測試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周慧 實習生劉龍珠 北京報道

2024年下半年,外賣市場的“卷”低價將會更激烈。

7月18日,關於美團推出“省錢版”測試的消息,在媒體報道中“被美團客服否認”。不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有用戶美團外賣APP已在7月19日上線了“省錢版”。

亦有相關消息人士也跟記者正式確認,美團外賣“省錢版”已進入灰度測試階段。

“低價”是美團外賣2024年的關鍵詞,在人口紅利削減疊加消費下行的大環境下,外賣用戶基本盤增量空間已接近天花板,這也倒逼美團外賣在追求增長的路上陷入“卷”低價的持久戰。

從美團財務數據來看,低價策略對於外賣業務的增長是見效的。2024年一季度,美團外賣單量保持增長,平均客單價降低,被稱爲外賣界“拼多多”的美團“拼好飯”業務,日訂單量峰值創下新高,“拼好飯”訂單量佔比的提升,一定程度上拉低了美團外賣的平均客單價和本地生活經營利潤率,但中高頻用戶的交易頻次同比進一步提升,訂單量、營收和利潤都保持了穩健的增長。

2024年,美團外賣在對低價的追求上,也遠不止於“拼好飯”和“省錢版”,“神槍手”、“會員體系打通”等一系列舉措,都在外賣低價策略上“卷”向極致。在平臺、騎手、商家和消費者之間,“卷”低價到底“卷”到了誰?平臺佣金、騎手收入、商家利潤和消費者的性價比體驗,是否有共贏的可能性?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圍繞“拼好飯”業務,採訪了多地的外賣餐飲商家、騎手以及一線業務員工。

外賣界的“拼多多”

“9.9元吃好,0配送費”是美團“拼好飯”的口號,點進“拼好飯”頁面還有4.9元巨划算爆品團活動,“一杯奶茶4.9元”“一頓炒飯8.9元”……頁面和拼多多首頁神似。

2020年,美團開始試點“拼好飯”業務,最初定位爲面向下沉市場的低價外賣產品,直到2022年纔開始加大“拼好飯”的推廣力度。餐飲內卷和消費者態度轉變之下,美團也逐步加速低價戰略,直到現在點開美團APP,“拼好飯”在醒目的主頁位置,上標是5.9元,直擊消費者的價格敏感點。

互聯網大廠“卷”低價已經不是新鮮事,從電商平臺的“百億補貼”、淘寶“88VIP”到京東開啓每月18號大促活動,消費者就可以有較爲直觀的感受。美團作爲外賣平臺,在“卷”低價這條路上也採取了類似的方式:針對性地加大補貼、拼團模式、會員制,對應的產品則是“神槍手”、“拼好飯”、“神會員”。對比來看,美團對於外賣增長的自驅力強勁,外賣市佔率排名第二的餓了麼在推出”卷低價“業務上反而要“溫和”很多。

“拼好飯”的核心在於拼團模式,用戶在平臺選擇餐品後可以生成拼團鏈接,邀請他人蔘與拼團,在具有大量用餐需求的辦公樓或者學校比較常見,許多用戶還會自發組成拼團羣,到了飯點就能在羣裡看到拼單鏈接。

規模效應自然會帶來成本的下降,體現在消費端就是產品客單價下降,以北京市場爲例,常見的主食套餐在“拼好飯”上的價格,以10元到15元的價位區間爲主。在低線城市,主食套價格更低。

“拼好飯”的價格優勢,吸引了很多對價格高度敏感的用戶。北京朝陽區的白領小王發現,美團上的“拼好飯”單很容易拼上單,和在拼多多購物一樣,只要下單,基本能拼上。比如他點一杯500ML果茶,有着ins風的包裝袋和瓶子,價格經常不到10元。

7月中旬,北京市朝陽區的一位衆包騎手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他最近送的外賣訂單中,有六七成是“拼好飯”訂單,“拼好飯”的訂單量增長很快。”‘拼好飯’價格便宜啊,肯定點便宜的越來越多。”這位騎手不假思索地說。

根據晚點報道,2024年第一季度,美團團購外賣業“拼好飯”已經實現了日均訂單量接近500萬單的突破,這一數字約佔2023年第四季度美團餐飲外賣日均訂單總量5700萬單的10%。

美團一位外賣業務線的前員工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用美團的平均客單價可以計算一下,月收入到一定標準,纔會選擇訂外賣。這麼算下來就會發現,美團外賣用戶數的基本盤,已經接近天花板了,外賣用戶增長空間是有限的,在此基礎上做增量,對美團外賣的運營能力有較大的考驗。

低價策略的效果,包括中高頻用戶的交易頻次同比進一步提升,拉動了美團外賣的增長。

根據美團財報,2024年一季度,美團核心本地商業分部的收入同比增長27.4%至546億元,其中配送服務及佣金的收入超過400億,較去年同期實現大幅度增長。在財報中,美團提及配送服務及佣金的收入增長,主要是由於交易筆數的增加導致交易金額大幅增加,部分被餐飲外賣及美團閃購業務平均客單價下降所抵銷。

在理想狀態下,“拼好飯”通過“用戶集中下單、商家集中出餐、騎手集中配送”的模式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達成多方共贏。美團是外賣行業的頭部平臺,對於平臺而言,發揮規模經濟的優勢不會是賠本買賣,成交量的增長足夠抵消客單價下降,所以最終收益還是增長的。

騎手是這場“簡單粗暴”的價格戰最直接的感受者,在配送上,拼好飯採用的是暢跑模式,將在同一商家下單、地址相近的順路訂單優先派給暢跑騎手,使得一個騎手在同一配送路徑上完成更多訂單。

一位長沙的騎手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他不願意接“拼好飯”的單,每單配送費只有2元左右,不到正常單配送費的一半,在用餐高峰期接到拼好飯的單意味着賺不到錢,通常都是平臺派單。

在需求端,配送費導致騎手服務質量下降,有時甚至會引發騎手與用戶的爭執,“騎手速度太慢、不願意上樓”的吐槽也屢見不鮮。普通用戶用拼好飯雖然能省一點錢,但很多時候餐品的份量和質量,騎手配送的及時度都要打不少折扣。社交平臺上,也可以看到很多“拼好飯”騎手和用戶之間糾紛的帖子,有抱怨騎手不願意上樓的,也有騎手抱怨消費者“窮且事兒多的”。

但從記者採訪北京市多位騎手的情況來看,北京騎手的抱怨似乎要少很多,或和一線城市的配送費要高一些有關。在北京,“拼好飯”訂單每單給騎手的配送費是4塊多。

北京朝陽區一位只接“拼好飯”訂單的騎手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他們平均一個小時能接到6單到8單,最好的狀態就是一天跑100單,當然這也是單量和他們體能狀態的極限了。他算過一筆賬,普通外賣訂單每單在6塊錢左右,有些訂單會較遠,充滿不確定性,但“拼好飯”訂單相對更“好取好送”,所以他選擇直送“拼好飯”,爭取“每單少掙一點,每天多跑一點”。

上游商家們在買單?

哪些商家在推“拼好飯”業務?

以記者所在的北京朝陽區某寫字樓爲例,附近的拼好飯商家,有不知名的美食城檔口小店,餐品以麻辣燙、米線、涼皮、冷麪等主食、小吃爲主;還包括一些品牌商家,包括比格披薩、華萊士、書亦燒仙草、蜜雪冰城、CoCo都可、南城香等。

美團一位前業務經理總結,參與的商家,一類是自願降低利潤衝單的商家,提供的餐品和普通餐品質量沒有區別,還有一類商家,則會通過減少外賣餐皮的份量等多種方式去降低成本,來維繫利潤。

“去年年底一直到現在,美團業務經理找了我好幾次,建議我做拼好飯。”一位湖北省四線城市的麻辣燙商家告訴21世紀報道記者,雖然美團直接提供方案和流量分發補貼,但他最終還是堅持不做“拼好飯”,因爲害怕“賺不了錢還砸口碑”。

從記者採訪各地商家的情況來看,“拼好飯”模式下,部分商家希望通過“拼好飯”業務薄利多銷,也有商家和平臺業務經理激進推廣的“拼好飯”業務產生不滿,並且引發社交平臺上不少商家的抱怨。

一方面,“拼好飯”業務擠佔了商家的利潤。上述湖北商家告訴記者,他堅持不做“拼好飯”的原因,是低價產品會對店內主流產品造成分流,一旦培養了顧客的低價心智,顧客都在“拼好飯”上點單,主站單甚至到店的銷量都會受到影響。這家對線下熟客依賴度較高的小城麻辣燙店,因不滿美團業務經理猛推“拼好飯”業務,雙方產生糾紛,商家怒而下線了美團外賣渠道。

另一方面,“拼好飯”往往會給商家帶來更多的差評,影響商家口碑。該商家還提到,美團主站和“拼好飯”的銷量、評價是關聯在一起的,商家爲了保證利潤,在“拼好飯”上線的產品質量肯定不如主站,很多顧客點完“拼好飯”以後給差評,這也會降低主站的下單量。

關於店鋪口碑下降的擔憂,並非個例。有商家反饋,做“拼好飯”業務後,店鋪的評分直接從4.8降到了4.4。不過也有商家從“拼好飯”模式中獲益,一位長沙某高校附近的連鎖奶茶商家向記者表示,他們只做某招牌產品的中杯,該產品以前在主站銷量一般,“拼好飯”大量走單反而收益更高。該商家還表示,奶茶店產品種類豐富,拿出其中一種做“拼好飯”引流是有效果的,不過大多數中小商家品類單一,做“拼好飯”反而會導致口碑下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了北京的多家知名品牌餐廳的老闆,均表示沒有上線“拼好飯”業務的想法,但他們一直的反饋是市場需求是多元化的,不同價格區間的外賣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有一批消費者的需求只是“吃飽”,有的選總比沒得選要好。

其中一位餐廳老闆還建議,儘量不要點專門做“檔口外賣”的便宜餐,比如一些不知名的商場負一樓,有人會租下整個商鋪,分割成好幾家檔口,註冊地址只用一個,有了營業執照,就可以做“檔口外賣”了,其實就是最大化降低成本的“隔間小作坊”。

值得注意的是,美團一直在對“拼好飯”進行優化。據媒體報道,2024年美團規定外賣新店上線拼好飯90天后,“拼好飯”的訂單銷量、評價等數據將不再記入外賣門店,新店前期可以通過“拼好飯”提升月銷量。

7月中旬,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同時點了四份“拼好飯”外賣,並一一寫了點評,發現只有三家店鋪顯示了評價。

這種改法,對於擔心“拼好飯”業務影響店鋪評價的商家來說,某種程度上是個利好,但對於消費者來說,點到一份無法拼分的低價外賣,或許也是互聯網消費體驗的一種倒退。

在“卷低價”的模式下,平臺、商家、騎手和用戶之間,是否有達成共贏的可能性?這是所有陷入“卷低價”泥潭的平臺需要進一步探索出路的事情。

外賣平臺通過降低客單價和經營利潤率的方式,來維繫總營收和利潤的增長,消費者買到便宜的外賣,騎手“每單少掙一點,單量接多一點”,降本增效的壓力更多的是給到商家側了。

然而對於商家而言,在“拼好飯”上賺錢卻並非容易事,能在價格戰中獲得薄利多銷效益,往往是那些能夠形成規模效應的品牌商家,對於小個體戶,如何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做出薄利多銷的生意,是他們2024年要面對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