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屆23屆24屆畢業生太難了!多位學生因“疫情班”,被HR拒之門外

前兩年,很多用人單位都爲了享受補貼政策而儘可能多招應屆生,結果發現同樣是大學生,老師面對面授課培養的學生,跟上網課培養的學生,差距不是一星半點兒。於是今年秋招便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些網課培養出來的學生收到了“歧視”。

22屆23屆24屆畢業生太難了!多位學生因“疫情班”被HR拒之門外

一位大學生在找工作時,還沒自我介紹,也沒面試就被拒絕了。一開始學生還以爲是不招應屆生,結果給出的答覆出乎意料,不是不招應屆生而是不招疫情班的應屆生。

所謂的“疫情班”,是用人單位交流的口頭語,是指大學期間上過2年以上網課的學生,具體爲22屆、23屆、24屆畢業生。這三屆學生表示:我太難了,大學期間上網課就已經很吃虧了,結果畢業後仍舊沒有擺脫時代黑利。

學生對此表示難以接受,往屆學生就業,會看畢業院校、專業、平時成績、實習經歷等等,這屆學生居然被要求查看手機電量使用情況。以此查看學生平時是不是依賴手機,避免上班期間摸魚,耽誤工作進度。

該單位剛剛辭退了一位疫情班的學生,因爲大學期間一邊上網課一邊睡覺或者玩手機,已經養成了摸魚的習慣。上班的時候也經常溜號,心思完全不在工作上,就想着怎麼摸魚、偷懶,躲在廁所打遊戲,這才拒絕錄用疫情班的學生。

用人單位給出解釋,這也是優勝劣汰的結果

從2020年寒假開始,全國大中小學校的教學工作都因爲疫情而受到了嚴重影響。大學生因爲多數都來自外地,如果讓學生強制返校,勢必會因爲人口流動而增加風險,所以很多高校直接讓學生居家上網課,避免在學校人羣聚集增加危險。

還有的學校即便讓學生返校,也是在寢室裡上網課。學生在教室裡聽課效果暫且無法保障,更別提網課了。學生是無法逃課,但認真聽課的也不多。再加上網課期間,學生無法參加實踐活動,就連與人溝通交流的機會也少,學生的專業能力、溝通能力都欠佳,這纔是用人單位不願錄用的原因。

有用人單位給出解釋,網課培養的學生專注力也不行,上班很容易分心。全靠前輩從0基礎開始培養,硬“喂”出來的。這些學生也沒有待人接物的能力,人情世故完全不懂,讓領導們很無奈,很多很簡單的事情也處理不好。

專業能力和職場技巧全要靠單位培養,無形中也增加了用人成本。好不容易把學生培養成型,也到了跳槽的時候,企業自然不願意爲他人作嫁衣裳。關鍵還是應聘者太多,纔給了用人單位挑三揀四的機會。

不該給求職者盲目貼標籤

疫情班的學生也是無辜的,不應該讓學生承擔後果,只不過企業也承擔不起高昂的用人成本,這纔出現了尷尬的局面。後疫情時代,帶給人們的影響卻還沒有完全消失。打鐵還需自身硬,若不是疫情班的學生確實給用人單位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也不會有這樣的不成文的規定。

律師表示,用人單位以疫情班爲由,拒絕應屆畢業生已經涉嫌違反就業促進法,構成對特定羣體的就業歧視。不排除有個別學生能力不符合用人標準,但不能因此而否定所有學生,這不公平。

用人單位應該一視同仁,合理考察應聘者的能力,擇優錄取,而不是胡亂給求職者貼標籤。這樣看似能提高工作效率,但無形中也會錯失一些人才,不利於企業發展。

千里馬好找伯樂難尋,有發展潛力的公司不會計較眼前的得失,而是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高學歷不代表高素質,同理疫情班裡照樣臥虎藏龍。有些學生在逆境之中也培養出抗壓能力,適應能力很強,或許是錯過了實習的好機會,只要企業給他們一個機會,說不定就能還你一個奇蹟。

應屆生若是遇到用人單位就業歧視也不要因此而影響心情,要有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信心。畢竟不是所有企業都有識人善任的能力,這也是雙選的結果。通常招聘規定奇葩的公司,可能對員工也比較苛刻,塞翁失馬安知非福。只要帶着信心繼續努力,總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

今日話題:如何看待企業拒招“疫情班”的情況?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