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搬家15次!加拿大夫妻來臺2次「教英文」還清百萬債務 讚臺灣2優勢亞洲獨有

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撰文/黃明惠整理】

《商業內幕》報導,這對來自加拿大的夫妻貝琪(Becky Martin)和克雷格(Craig Schmidt),於2000年代初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伯靈頓(Burlington)工作,貝琪原先從事兒少相關工作,克雷格則是一名平面設計師,兩人的工時長,但仍被學生貸款壓得喘不過氣,更別說想存錢。

當時因爲生活成本、經濟壓力等因素,於是兩人在朋友建議下,一起搬到臺灣並擔任英文老師,隨後2人在短短1年內就還清了4萬加幣(約新臺幣94.8萬元)的債務。

夫妻在臺灣待了2年後,考量未來職涯與家庭因素,決定搬回加拿大生活。貝琪表示,在返回家鄉的頭幾年,夫妻2人在工作中皆有出色表現,不僅買了自己的房子,還生下一名孩子,家庭生活十分幸福。

然而,由於加拿大生活成本過於高昂,導致克雷格與貝琪的財務狀況再次陷入緊張,於是2009年夫妻倆重新前往臺灣工作,隨後1年半內又還清了4.5萬加幣的債務(約新臺幣106.7萬元),並以當時每月不到1400加幣(約新臺幣3.3萬元)的價格住在公寓,而這一待,便在臺灣生活了7年。

夫妻也說明兩人最後搬回加拿大的原因是:「爸媽上了年紀,家族裡也有一些人去世,所以最後決定永遠搬回加拿大。」

這對加拿大夫妻的經歷,也引起PTT網友熱烈討論。有人指出「時間點」很關鍵:「那2個時間點臺灣生活確實容易,今非昔比」,也有人認爲在2000-2010的這幾年,「外語教師錢真的很高」、「就算外籍沒專業,也比本國專業的薪資高」。

從財務角度看臺灣爲何是亞洲最適合居住

貝琪說,他們在1年半內就還掉4.5萬加幣(約107萬元臺幣)債務,主要是因爲在臺灣的生活成本比加拿大便宜許多。他們在臺灣的公寓租金當時不到1000美元(約3萬2478元臺幣)。

她也認爲,臺灣是亞洲少數幾個在財務上最有利的居住城市,因爲薪資相對高且生活成本較低。

「日本、南韓、新加坡和中國大城市都很貴,雖然賺得較多但付出的也多。如果要考慮住在菲律賓、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度,這些都是很有吸引力和美麗的地方,但薪水很少。所以雖然生活成本低,但薪水也低。」

至於住在臺灣的缺點?她則是認爲中文太難學。此外,每次搬家所必須付出的成本,也是吃掉兩人存款的一大因素。

有時候 模仿是解決人生問題的捷徑

一名從事國際NGO的工作者褚士瑩曾說,他的加拿大朋友萊恩,20幾歲時到臺灣教英文,不知不覺在臺灣待了整整11年,有一天說想回溫哥華買房,但褚士瑩認爲溫哥華房地產價格高,哪裡買得起?而且就算想貸款,那麼久不在加拿大,當地銀行也不會借錢給吧?

沒想到萊恩卻笑着說:「我買得起。而且是用現金。」

萊恩說:「自從11年前到臺灣以後,我同時做好幾份工作,白天在雙語幼稚園當全職的外師,晚上在補習班教英文,白天下班跟晚上上課中間,就去幫忙託福模擬考閱卷、改作文,週末有自己接家教,還有固定監考託福,就這樣,我規定自己每個月都要存兩千到三千美金,寄放給父親的好友代管,11年來,從來沒有間斷過。所以現在我可以用這11年來放在帳戶的現金,在溫哥華想要買喜歡的房子,一點都不是問題!」

這也讓褚士瑩有感而發:「當許多臺灣年輕人,認爲臺灣的薪資很低,不值得努力工作的時候,卻有人可以從加拿大來臺灣存錢。我之所以覺得萊恩的成果當之無愧,是因爲我幾乎不認識有幾個臺灣年輕人,無論薪水多少,可以如此有紀律,持之以恆地主動每個月定期定額存款,每個月都做四份工作,付出比許多同齡的臺灣年輕人好幾倍的努力。」

褚士瑩也說,如果想變成萊恩這樣,不需要花時間爭辯「其實外國人在臺灣的工資比較高」之類的,因爲許多工時比臺灣人長、工資比臺灣人低的東南亞移工,不需要11年,也可以在臺灣掙得足夠的錢回到故鄉購地、蓋屋,或是投資自己的夢想,「沒有外國人在臺灣可以,臺灣人在臺灣或是在外國不可以這麼做的道理。」

如果說萊恩真的有什麼秘訣的話,那就是「持續力」。只要願意的話,你可以借萊恩當作模仿對象,把他當成一個值得模仿的「典範(mentor)」。因爲有時候,模仿是解決人生問題的捷徑。

本文授權自今週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這工作說穿就是狗」80歲社區管理員月領24K告白:勞退不夠用...被住戶羞辱總比被生活羞辱好

拼命賺錢卻無法財富自由?棄千萬年薪回臺當家庭主夫、臺積電前財務主管:成爲有錢人的第一步「不要仇富」

月領18600元和一次領老年給付180萬哪個好?勞退、勞保年金我能領多少,請領條件、算式一次看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週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