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億,今年最大人民幣VC基金誕生

人民幣募資市場,終於傳來一個提氣的好消息。

就在剛剛,祥峰投資完成了第二期人民幣基金的募資,規模超過35億元。不僅刷新了自身的募資紀錄,基本穩坐了今年以來,市場化機構中最大的人民幣VC基金。

該基金落地廈門,以老LP爲主,超過90%的LP進行了復投並加碼,同時首次引入一家大型險資LP,結構進一步完善。

據瞭解,祥峰本次募資用時一年左右,前後接觸了數十家LP,出資意向比規模高出2成左右。但即便有的選,有機會超募,祥峰還是選擇了“老朋友”,維持目標規模。

這裡不由感嘆一句,市場不景氣之際,想成事的難度顯然在增加,溝通磨合的成本比平日要高得多。

本期基金的投向和打法,延續了祥峰過往的畫風,即AB輪爲主的早期投資,深耕多年的芯片半導體、機器人等硬科技賽道構成了基本盤,同時發力大模型相關領域,AI的佈局權重也在增加。

市場行情低迷,還能實現穩定上行,這很考驗內功。祥峰二期人民幣的規模,相比2020年首期人民幣的22億增長了6成左右。祥峰2022年的第五期美元相比上期同樣是6成的規模增速。

隨着本次人民幣基金完成,祥峰投資的管理規模來到了185億左右。

對於一家成立16年的GP,這個節奏不算激進,穩紮穩打,但這幾年這家新加坡GP的上升勢頭是肉眼可見的——除了基金體量逆勢刷了新高,投資也迎來了收穫期。

在明星科技項目的早期資方名單,正在不斷出現祥峰的名字,比如地平線,祥峰早在2016年A輪投資;宇樹機器人,祥峰在2020年Pre-A投資;剛被“搶”到北京、拿下10億融資的芯馳,祥峰在2019年preA輪入局。

在行業哀嚎遍野之際,這家新加坡GP罕見的正向上行。

很多人想問一句,why?

正文之前,先簡要給幾個結論:

1.一家GP行不行,老LP最有發言權,90%的LP復投出35億,本身就是結論;

2.站位準,芯片半導體、機器人、大模型應用、新能源、新材料、醫療科技,這些賽道,轉是轉不過去的,只能提前站在那;

3.track record週期長,賬面回報穩定——2024年,“穩定”絕對是核心競爭力;

4.真能出案子,地平線A輪;宇樹機器人Pre-A投資;芯馳preA。

16年,挺進主流

審視基金之前,先擡頭看一下大環境。募資難年年都喊,今年的難度又是前所未有。

募資已經連續兩年腰斬,除了一直存在的資金屬性錯配問題,還有兩個尤其棘手的挑戰,一是市場化資金的結構性缺位。一級市場全面進入國資時代,基金的基石LP通常以國資爲主,出資上限常爲30%到40%,但由於市場化資金的出資意願持續低迷,配資出現缺口,根據多位GP的描述,缺口比例已經從去年的15%,到了今年的30%。

另一個挑戰不太顯性,即LP“動作慢”。原因很簡單,“看不清”。不論市場還是國資LP,當無法做出有效的判斷,決策自然放緩,於是募資市場處於頻繁對接、頻繁交流、頻繁盡調,但就是不出手的境地。

在各層都在上難度的募資環境中,想要拿到結果比以往更難,首先要有更主動、更堅定的決心。

祥峰這次拿出了35億的目標,刷新了自身紀錄,既是自我挑戰,也是向一線體量的首次衝擊。某種程度來說,這是一波反向操作。一級市場對規模的態度早已悄然轉變,審慎和保守取代了前幾年的“大幹快上”,規模不再是定勝因素,甚至已經有機構開始向LP退款、減資。

這時祥峰又來了把反向,而且不是第一次。2022年,國內疫情管控還未放開,加之大國博弈,一級市場信心有點“崩”了,於是國內GP冒着新冠風險,扎堆飛去新加坡,尋找募資和投資的新故事。而祥峰,這家新加坡老牌GP,反手一個5億美元的新基金,重倉中國市場。

祥峰對中國市場有着一以貫之,甚至可以稱之爲高漲的信心。兩年前我和祥峰投資管理合夥人鄭俊聰有過一次對話,印象很深,我很久違的從一位新加坡GP口中聽到“對中國市場很有信心”。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見《獨家丨坡縣最老牌的GP來重倉中國了》一文,這裡不做贅述。

近日,我和祥峰管理合夥人夏志進又進行了一次對話,再次聽到了關於信心的描述。

這信心大抵離不開機構的基因。祥峰是新加坡GP,新加坡對待中國市場的看法始終比歐美國家更樂觀,更友好。近期,中國市場最大的機構投資者、入華投資20年的淡馬錫,中國區主席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長期看好中國經濟,長期投資中國市場。

上層的樂觀是方向,是基石,是底氣。

夏志進還拋出一個微小的輔助指標——在調研中他發現,長三角某些城市正在努力保證電力供應,除了夏季家庭用電高峰,壓力主要來自當地企業。側面說明,一些地方生產和發展仍在如火如荼進行中。

換句話說,打開了信心的雷達,才捕得到信心的信號。

當然,不可否認,作爲一家面向中國市場的投資機構,祥峰必須信中國,這也是明智策略——對於一家投資機構,充足的子彈儲備會讓機構在抗風險、穿越週期上更有底氣。

但祥峰實打實落地了一支略顯激進的35億基金,說明確實在身體力行。

說回基金。“想上”是主觀意願,“能上”是客觀能力,用錢投票的LP從不爲GP的理想買單,今天尤其如此。我們再從募資角度拆解一下,LP爲何買賬。

LP尤其國資LP,“求穩”的訴求前所未有。祥峰作爲一家成立16年的投資機構,有十幾年的track record,賬面回報相對穩定,業績延續性好,這是一個重要前提。

另外,祥峰的投向高度契合了當下主流。按照通稿披露,本期基金將主要投向芯片半導體、機器人、大模型應用、新能源、新材料、醫療科技。不論市場化投資,還是地方國資,這些方向都構成了吸引力和回報空間,是“新質生產力”的具象行業。

長期來看,資產荒不會系統出現在這些賽道。另外,合夥人夏志進預判,今年下半年起,市場將迎來一波不錯的投資機會。原因是,在經歷兩年的融資低谷後,一些企業到了需要資金的節點,按照市場行情,企業很可能以兩年前的估值進行融資,但業務在經歷兩年沉澱之後比之前更好。

另一個重要因素,人民幣LP的成熟度,與科技的契合度都在走高。作爲一家2010年就以硬科技爲主的投資機構,祥峰在10年之後的2020年才啓動首支人民幣基金,慢的原因在於,理念匹配的LP數量不足,還需要等。

在這之前,人民幣LP的主流審美集中在兩類資產:賺快錢的Pre IPO和賺大錢的TMT。科技投資體量偏小、偏散、週期長,一家芯片企業,百億體量已算不小,投資回報倍數5-10倍都算明星項目,很難入得了想賺快錢、大錢LP的眼。

走過高舉高打的時代,LP經過市場教育,交了學費,加之政策向科技轉向,理念、利益、回報預期都一致的“耐心資本”變多了,祥峰的這隻35億人民幣基金是註腳。

也是一級市場的信心。

新加坡GP的自我定力

這幾年一級市場大洗牌,有曾經活躍的機構消失了,也有低調無聞的機構開始冒尖。祥峰屬於後者,這家新加坡老牌GP正在越來越多的被看見,勢能正在肉眼可見一步步往上走。

除了基金體量逆勢刷了新高,投資也迎來了收穫期。

在明星科技項目的早期資方名單中,我們不斷看到祥峰的名字,比如地平線,祥峰早在2016年A輪投資;宇樹機器人,祥峰在2020年Pre-A投資;剛被“搶”到北京、拿下10億融資的芯馳,祥峰在2019年preA輪入局。

過去兩年,祥峰達成了4個IPO和1個併購退出,另有近10個項目準科創板項目,暫因IPO放緩擱置。新一期基金也將摸索多元化的退出渠道。

透過這些成績,背後是某種定力。一個組織當中,一號位的影響最大,鄭俊聰最常對團隊說的一句話是,要耐得住寂寞。在祥峰在從低調無聞走向主流的過程中,展現出了原則和一些自我氣質。

在人民幣募資上,祥峰從一開始尋求的就是訴求高度契合的合作伙伴,如果沒有,那就再等等,不見急功近利。包括本次人民幣LP的篩選,也不全然以拿錢爲目標,而是照着不止一期的長期合作做篩選,想必背後也做了不少取捨。

當“求變”變成一種“正確”,祥峰還堅持着經典VC打法——追求靈活前瞻,快速反應,通過bottom-up,top-down,紮實的行業梳理,勤奮的一線調研,持續尋找新的創新和投資機會。

這打法有個前提,走精品,不走量。祥峰平均一年出手20個左右項目,AB輪爲主,ticket size 1千萬到2億之間,目前來看是延續的,合理的。

放今天看,祥峰打法好像有點old school,但深挖一看,行活早就做得非常紮實了,有些做法甚至領先於行業很多年。

比如,搭博士團隊,在一級挖博士成風前的6、7年,祥峰已引入多位理工科、醫療、材料學博士,培養沉澱爲複合投資人才。

再比如,在投後服務還沒成爲機構“明牌”的時期,祥峰的攢局或者說投後賦能,已經成熟老練。2023年,慧智微電子上市,這是祥峰2014年的B輪領投項目,在投後的三年內,祥峰幫企業引入了財務總監和人力總監兩位核心高管。

除了少數股權,祥峰還有個潛在有力的抓手或者說工具,作爲新加坡的global fund,祥峰有專門團隊可以幫助出海企業進行前期落地,包括對接潛在客戶和線下渠道。如今中國企業大面積出海,成熟企業在找增長點,很多初創企業day one就把出海作爲策略,祥峰的這一優勢顯然在投資和募資上都構成吸引。

但祥峰最核心的定力,還是投向。十年之前,芯片半導體就定爲祥峰的主要投向,中間經過無數個投資風口,誕生過無數個驚人回報,祥峰可能羨慕過,但沒有跟風,包括芯片半導體行業本身也有起伏,合夥人夏志進還是敢於放話:祥峰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會堅定吃好這碗飯。

時代的饋贈有時會落到投機者,絕大多數時候屬於定力者,比如祥峰。

你很難說清,祥峰的這層定力具體來自哪裡,不只是理性判斷,可能是新加坡的視角差異,更東方的做派差異,或是穩紮穩打的勝利。但這家新加坡GP逆勢上行,挺進主流的密碼,確實就藏在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