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學會共推跨域照護 移植腎友更安心

腎臟病友平日不能吃太油、太鹹。(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臺灣過去被稱爲「洗腎王國」,國內每8位成人有1位罹患腎臟病,但隨器官移植技術進步及抗排斥藥物發展,腎臟病患也能透過腎臟移植獲得新生。然而接受腎臟移植後,患者存活時間延長,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發生趨勢也跟着提高,臺灣腎臟醫學會攜手臺灣移植醫學學會、臺灣心髒學會,共推長期落實心血管照護,讓腎友移植前後更安心。

臺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指出,腎臟移植是末期腎病病患的最佳治療方式,擁有最久存活率和最少併發症。根據健保署公佈的器官移植存活率,接受換腎患者存活超過10年比例達到79%,洗腎患者則僅22.9%,兩者相差超過3倍。然而,腎臟移植後存活時間延長,腎病期間造成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也跟着提高,冠心症、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等心臟問題伺機而動。

臺灣腎臟醫學會腎臟移植推展委員會主委陳呈旭指出,由於末期腎病會導致體內鈣磷代謝異常,長期下來造成血管鈣化,腎功能衰竭又會造成水分滯留,加重心臟負擔,即使移植後腎功能改善,受腎病影響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仍存在,可能出現冠心症、心律不整、心臟衰竭、心肌梗塞,甚至中風等問題,因此更應定期進行心臟檢查。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跨領域合作委員會主委吳彥雯表示,換腎後人生會是全新的開始,須透過跨科別合作,在移植前中後期給予跨領域照護,病友本身也要自主健康管理,從生活、飲食、運動做起,包括不能吃太油、太鹹,建議一天運動30分鐘,一週至少5天,從強度不高、簡單的運動開始,並且也要遵照醫囑用藥、長期追蹤,定期監控心血管健康,預防其他慢性病或併發症的產生。

另外,臺灣移植醫學學會秘書長李志元說明,臺灣器官捐贈風氣不盛,一腎難求,每100位洗腎患者,就有約9位在等待腎臟移植,平均等候時間超過5年,但可移植比率僅4.5%,也就是每100位等待移植的患者,只有5人可獲得新腎臟。2014年《器官移植分配管理辦法》上路後,大愛捐贈者的配偶或三等親屬可優先取得移植的受贈,呼籲國人有親友病況走到末期時,可以發揮大愛精神遺愛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