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8萬國人高血壓 中風機率增2.84倍

醫師表示,每天監測血壓,可以有效預防高血壓及中風。(陳人齊攝)

藝人納豆日前因腦出血進行引流手術,許多人對年僅41歲的納豆發生腦出血感到意外,紛紛集氣盼他早日康復。但根據調查,國內18歲以上的高血壓盛行率達25.8%,以此推估約有508萬人罹患高血壓,而高血壓將來罹患中風的風險,爲健康者的2.84倍,顯示高血壓在現代繁忙生活中,已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飲食西化 加班熬夜成肇因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表示,高血壓通常沒有症狀,若不加以控制改善,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和腎臟病等,甚至會發生猝死,因此有「沉默殺手」之稱。過去大多認爲腦中風好發於60~70歲的中老年人,但隨着國人飲食西化、飲食精緻、生活型態改變,時常加班、熬夜,近年也有不少年輕型中風案例。

錢政平指出,腦中風可分爲「出血性腦中風」及「缺血性腦中風」,年輕型中風約有5~6成都屬出血性中風,且男性居多,至於腦出血的主因,大多都就是有高血壓問題,因血壓控制不佳所導致。

臺北榮總神經外科主治醫師王緯歆表示,年輕族羣出現腦出血並非不可能,要特別注意是否有其他血管病竈,如動脈瘤、動靜脈畸形等情形,若出現動脈瘤必須透過開顱夾閉手術處理,動靜脈畸形則要看發生部位,若情況相對穩定,可採用腦部加馬機(Gamma Knife)立體定位放射手術治療。

定期監測 有家族史要小心

預防腦出血的第一步爲定期監測血壓,王緯歆提醒,40歲以上、剛邁入中年的民衆要特別注意,勿心存僥倖,除平時要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外,家族中若有腦血管病史、中風病史的更要小心,最好避免熬夜、大吃大喝等行爲。

錢政平則建議,35歲以後,每年可安排心臟超音波、心電圖、頸動脈超音波,可搭配腦血管磁振造影掃檢查(MRI),MRI檢查具零輻射與非侵入性的特色,能清晰掃描腦部及腦頸部血管狀況,幫助及早發現血管狹窄、斑塊或有無變異,可做爲腦中風的預防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