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美魔女一口氣長10顆原發性肺癌! 她慢性咳嗽就診不吸菸

奇美醫學中心胸腔外科醫師英傑表示,肺癌在近10年來發生率持續上升,其中大部分的人都沒有抽菸,其發生原因不明,而胸部劑量電腦斷層攝影檢查有助早期發現。(圖/記者林悅攝,下同)

記者林悅/臺南報導

1名50多歲無抽菸習慣的林姓家庭主婦,2020年因慢性咳嗽就診,X光攝影檢查發現左側胸腔微小陰影,在抗生素治療無改善下,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影像評估,卻發現雙側肺臟數十顆大小不一之肺結節,經雙側胸腔鏡手術切除後,共確診10顆惡性程度不一之「原發性肺癌」,目前仍持續於門診治療中。

奇美醫學中心胸腔外科醫師蘇英傑表示,肺癌在近10年來發生率持續上升,肺癌篩檢人數成長近5倍,其中大部分的人都沒有抽菸,其發生原因不明。奇美醫學中心自2017年引進錐狀斷層掃描(Cone-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one-beam CT)複合手術室以來,解決了肺部低密度肺結節難以定位的問題,大大提高手術切除成功率。而像林姓患者同時發生10顆早期原發性肺癌的案例非常罕見,但多發性肺癌及雙側性肺癌卻所在多有。

蘇英傑醫師於2018年至2021年3月的手術經驗發現,在此期間治療的106位肺癌確診病人中,竟有近四分之一(26位病人)是多發性及雙側肺癌病竈(12位病人),顯見多發性肺癌並不少見。在這近四分之一多發性肺癌病人之中,平均每人有2.9顆腫瘤,且單側及雙側分佈的病人約各佔一半。

▲X光攝影檢查(左)若肺癌小於1公分,X光攝影檢查的診出率只有個位數比率,幾乎看不到。更令人吃驚的是,這106位肺癌病人,共進行了118例手術,切除155顆肺癌之中,X光攝影檢查所能看到的肺癌比率,竟然只有22%,有高達78%的肺癌只能透過電腦斷層掃瞄當中發現,X光攝影檢查的診出率出奇的低。

在2公分以上的肺癌,X光攝影檢查有7成至9成的診出率,此時的肺癌以實心病竈爲主,但若肺癌小於1公分,X光攝影檢查的診出率只有個位數比率,幾乎看不到,此時的肺癌病竈幾乎皆是低密度肺結節(或稱毛玻璃狀病變)呈現。蘇英傑醫師指出,他認爲以X光片來作爲肺癌篩檢並不是一個好方法,而低劑量電腦斷層(Low Dose Computer Tomography;簡稱LDCT)用於肺癌篩檢,一般認爲LDCT輻射劑量曝露,僅有傳統胸部電腦斷層掃描的十分之一,1次檢查等於20至30張X光片的輻射劑量,約1至1.5毫西弗,略低於民衆臺灣一年接受天然背景輻射劑量,安全性頗高,而且可以早期發現小於1公分的結節,並作妥適治療,這對肺癌防治及病患預後有很大的助益

惟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曾表示不同看法,因LDCT篩檢經國際實證研究證實,對「重度吸菸族羣」進行是有效的,相較胸部X光可降低其20%肺癌死亡率;但民衆若不是上述高危險羣,目前還沒有足夠證據可顯示LDCT篩檢是否有效。

蘇英傑醫師說,不同於數十年前,吸菸爲肺癌最高度相關的致癌因子鱗狀上皮細胞癌與肺腺癌佔比各半的狀況,近年肺腺癌診出率明顯高於與吸菸相關的鱗狀上皮細胞癌,在此次統計的155顆腫瘤中,竟只有6顆非肺腺癌,肺腺癌佔比高達96%,且絕大多數病人並無吸菸病史,吸菸是否仍與現今臺灣的肺癌相關,已備受廣泛討論。

爲了釐清是否應於臺灣推行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臺灣肺癌學會正進行肺癌防治國家型研究計劃,研究對吸菸以外危險因子以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篩檢的效益,計劃自2014年開始執行,全程預計需花費8年時間,將於2022年提出結論,屆時就會有所定論

肺癌高居臺灣民衆死因首位,每年新增肺癌個案人數約有1萬3000人,超過9000人死於肺癌。根據衛福部所公佈之2018年肺癌死亡人數的統計數據可觀察到國人於40歲開始,肺癌所致的死亡率陡然升高

蘇英傑建議,雖然目前對於低劑量電腦斷層攝影檢查用於肺癌普篩之效益仍未有定論,但考量從40歲開始陡然升高的肺癌罹病風險,及X光攝影檢查因有盲點,較難發現早期肺癌,仍建議國人可從40歲開始,依據個人家族史吸菸史及環境暴露風險等因子,每2至3年進行包含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攝影檢查(LDCT)的自費健康檢查,以減少發現即晚期之憾事

不用擠母親節檔期就買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