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項世界第一!133萬噸堪比13艘大型航母,五峰山大橋是如何建的?

【前言】

長江北岸鎮江段曾是交通難以跨越的障礙,如今這裡的兩層跨江大橋,實現了普通車輛與高鐵同時通行。

五峰山長江大橋建成之後不僅拿下了七個世界第一,甚至獲得了中國建築界的“奧斯卡獎”,而大橋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橋下重達133萬噸的北錨碇,堪比13艘福特級航母的排水量。

中國是如何在湍急的長江之上建造如此龐然大物的?又是什麼讓這項工程創造出前所未有的突破?

技術創新的奇蹟

中國疆域遼闊,自然也就有各種各樣的地形,因此很多基礎設施的建設,都需要跨過江河。

一般的跨江跨河大橋,承載普通車輛和行人的交通完全沒問題,但要想在橋上通高鐵,技術難度就不是一般的高了。

然而五峰山大橋卻做到了,在最惡劣的環境裡建造最頂尖的懸索橋,而要想在湍急的江河中讓大橋屹立不倒,最關鍵的就是能夠拉起整座大橋的沉井。

五峰山大橋的沉井長100.7米,寬72.1米,高56米,重量達133萬噸。

要知道,美國的福特級航母,作爲世界上最大的航母,滿載時排水量也不過10萬噸,五峰山大橋的北錨碇卻達到了133萬噸,相當於13艘滿載的福特級航母。

這一巨大的“鋼筋混凝土巨獸”需要精準地下沉到設計標高,不允許有絲毫偏差。

但這裡的流塑狀的淤泥層厚達8.4米,土質鬆軟,幾乎無法直接承受如此龐大的錨碇結構。

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工程師們開創性地採用了數字化下沉技術,爲全球橋樑建設樹立了新標杆。

所謂數字化下沉技術,是通過精準控制沉井的逐層挖掘和下沉過程,確保沉井在鬆軟的淤泥中能夠安全穩定地沉降。

在施工中,工程團隊通過搭載三維聲吶探測技術,實時監測沉井下方的地質變化,確保每一寸下沉都在安全範圍內。

空氣幕技術的引入,更是減少了沉井下沉過程中的阻力和偏移,這種創新技術解決了複雜地質條件下的沉井施工難題。

此前的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建設中,沉管隧道技術也面臨過類似的地質挑戰,而五峰山大橋則進一步提升了施工精準度。

五峰山大橋的沉井不僅需要克服地質問題,沉井外觀宛如一個巨大的方形桶,內部分隔成多個獨立艙室。

這樣的結構能進一步加強結構的穩定性,不僅能承載巨大的主纜拉力,還能有效防止地基土壤的侵蝕。

施工過程中,採用了分段澆築法,將沉井分爲10次混凝土澆築,逐層加高,並逐步下沉。

每一步操作都需密切關注沉井的平衡和地基狀態,以避免沉井傾斜或發生不均勻沉降。

經過長達3個月的反覆調整,這座世界最大的陸地沉井終於準確到位。

類似的案例還有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其主纜錨碇雖同樣承載巨大拉力,但卻建立在堅固的花崗岩基上,地質條件相對優越。

五峰山大橋的北錨碇則完全依賴技術突破,將沉井打入鬆軟地基,沉井與錨碇的成功結合,解決了橋樑的結構穩定性問題。

懸索橋是橋樑工程中跨度最大、結構最優美的類型,但同時也是最難以控制穩定性的橋型,五峰山大橋錨碇的建造,完全能夠稱得上剛柔平衡的藝術。

剛柔平衡的藝術

五峰山長江大橋作爲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不僅承載着公路和鐵路雙重荷載,還需要在高速運行和自然環境的雙重挑戰下,確保長久的安全與穩定。

懸索橋具有柔性結構特點,橋面由主纜拉起,依賴懸索將荷載分散至錨碇和橋塔。

然而高鐵的運行需要絕對的線路平順性,一旦橋面形變過大,將直接威脅列車運行的安全。

五峰山大橋的設計團隊必須確保橋面在風力、溫度變化和高速車輛荷載下,既能承受外力又不失穩定性。

爲此大橋採用了板桁結合的新型加勁樑結構,將傳統平面加勁樑結構立體化,通過鋼桁架和橋面板的巧妙組合,大幅提高了橋樑在高頻振動中的穩定性。

懸索橋受自然環境影響極大,五峰山大橋位於長江下游最繁忙的航段,既要保證橋面通行,還需最大限度保護航道。

而長江的季節性水位變化、劇烈的風速以及高溫與寒冷交替變化,都給大橋的穩定性帶來了不小的考驗。

爲了應對這些挑戰,大橋設計團隊不僅採用了最粗的主纜,還研發了全球最大尺寸的鞍座索夾,增強了橋樑整體的抗拉力性能。

同時在橋樑鋪軌過程中,進行多輪“聯調聯試”,測試列車在橋上以250公里/小時的時速運行,甚至進一步提升至275公里/小時,以驗證橋面的抗振動和抗形變能力。

而長江下游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內河航道之一,每日有大量貨輪、客船穿梭其間。

五峰山長江大橋選址在鎮江境內,這裡地勢複雜、水文條件多變,是橋樑建設的高難度區域。

爲了最大限度保護這條水上運輸的黃金通道,大橋採用了單跨懸索橋設計,主跨達1092米,爲長江航運提供了充足的通航空間,同時滿足了公鐵雙用的高通行需求。

黃金水道上的跨越之舉

五峰山長江大橋不僅以單跨1092米的驚人成績登上世界紀錄,還創下了多項“世界之最”。

這座橋樑擁有世界最大直徑的主纜,世界最大平面面積的陸地沉井,以及世界最大尺寸的鞍座索夾。

主纜單根承重能力達18萬噸,爲了製造這根“巨人繩索”,工程團隊自主研發了大型緊纜機和纏絲機,不僅確保了纜索的精度和強度,也推動了鋼纜製造領域的技術突破。

在大橋建成之前,中國已完成港珠澳大橋等超級工程,五峰山大橋承襲了技術優勢,同時實現了多項自主創新。

五峰山長江大橋作爲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它以多項世界紀錄成爲國際橋樑工程的里程碑,許多國家的橋樑專家來到這裡參觀學習,希望借鑑中國的技術經驗。

大橋的建成讓長江經濟帶的資源流通更爲暢通,從連雲港到上海,交通時間由原來的11小時縮短至3小時。

五峰山長江大橋的多項世界紀錄,並不僅僅是數字上的突破,更是技術的突飛猛進,而如今在五峰山長江大橋上,5G基站已經成爲智能橋樑的核心設施。

通過高速率、低延遲的5G網絡,大橋能夠實時監控橋體狀態,進行數據採集與分析。

相比傳統橋樑運維需要大量人力定期檢測,5G技術的應用大大降低了檢測成本和安全風險。

當遇到大風、暴雨等極端天氣時,傳統檢測手段可能無法到達橋體關鍵部位,而5G智能系統可以隨時隨地提供精確數據,爲決策者提供可靠依據。

五峰山大橋還搭載了一套全面的智能監測平臺,形成了“線-橋一體化”管理模式。

平臺涵蓋軌道週期檢測、橋樑健康監測、限速報警等功能,鐵路列車通過橋樑時,軌道狀態、行車速度、振動幅度都會被實時記錄。

這種監測系統類似於人體的“心電圖”,能夠持續監控橋樑的健康狀況,並記錄下長期變化趨勢。

一旦橋樑出現異常數據,系統會立即發出預警,提示維護人員進行鍼對性檢查。

智能化技術在橋樑運維中的應用並非首次,但五峰山大橋無疑是全球橋樑智能化的標杆案例。

類似的技術在日本新幹線系統中也有所應用,但側重於軌道檢測,而非橋樑本體。

相比之下,五峰山大橋整合了鐵路與橋樑的雙重監控需求,形成了更全面的智能管理模式。

美國的塔科馬海峽大橋曾因風災發生過橋體倒塌,因此在重建時引入了先進的風力監測與橋樑振動檢測技術。

然而這些技術更多是局部監控,並未達到五峰山大橋這種全面覆蓋的智能化水平。

五峰山大橋的智能化管理不僅服務於橋樑本身,在不久的未來,這種監測技術還可推廣至其他基礎設施,如城市高架、地下隧道等,形成全方位的智能交通體系。

智能橋樑不僅是技術的創新,更是一種面向未來的嘗試,不僅要經得住歲月的考驗,更要爲更多人提供便利與保障。

結語

中國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讓無數天塹成爲坦途,更讓中國境內擁有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而堪稱奇蹟的五峰山長江大橋,不僅是一座連接南北的橋樑,更爲世界基建提供了新的可能。

從沉井的數字化下沉到懸索橋的剛柔平衡,從交通的便利化到智能管理的領先性,每一個環節都展示了中國橋樑建設的技術實力與創新精神。

如果你喜歡我寫的文章,麻煩請點個“關注”,歡迎在評論區與我一同探討,願世界和平。

參考資料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在2017年11月13日《【現代快報】五峰山長江特大橋北錨碇超大沉井下沉到位》的報道

中國江蘇網在2024年10月15日《奮進歷程·鐵路經典︱ 五峰山長江大橋,以創新硬實力支撐高鐵奔馳越江》的報道

金山網在2021年7月1日《在茅以升家鄉,架起10個“世界之最”——訪五峰山大橋總設計師徐恭義》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