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外媒科學網站摘要:科學家設想用屏障“圍住”冰川
7月18日(星期四)消息,國外知名科學網站的主要內容如下:
《自然》網站(www.nature.com)
阻斷一種促進炎症蛋白質能延長老鼠壽命,對人或有同樣作用
一種促進炎症的蛋白質可能是延長健康壽命的關鍵。在中年小鼠體內阻斷這種名爲白介素-11(IL-11)的蛋白質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減輕虛弱,並將壽命延長約25%。
儘管這項研究僅在小鼠身上進行了測試,但白介素-11及其分子夥伴——包括免疫系統的化學信使白介素——也存在於人類體內。阻斷白介素-11的候選藥物已經在人體試驗中用於治療癌症和纖維化,這是一種與衰老有關的疾病。
最近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的研究結果表明,這些潛在的治療方法也可能對人的壽命有影響,但需要單獨的臨牀試驗來確定。
研究人員早已知道慢性炎症會導致與衰老相關的疾病。白介素-11在促進炎症中的作用也早已明確。但這種蛋白質與衰老之間的聯繫是在杜克-新加坡大學醫學研究院的分子生物學家測試一種檢測白介素-11的方法時偶然發現的。
一位免疫系統專家表示,這些結果令人驚訝,應該促使進一步的研究。他說,重要的下一步是在具有不同遺傳背景的小鼠和多個實驗室中測試候選IL-11藥物,以確保結果是可重複的。
《科學》網站(www.science.org)
爲避免海平面上升,科學家設想用屏障“圍住”冰川
過去幾十年,地球科學家一直在研究太陽能地球工程的概念,例如通過向大氣層高空注入粒子來反射陽光,從而冷卻快速變暖的地球。現在,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的方法來對抗氣候變化的影響,這種方法可能成本更高,也更有爭議:冰川地球工程,以減緩海平面上升。
冰川學家在過去10個月裡舉辦了一系列研討會和座談會,最近發表了一份白皮書,呼籲加強對各種大膽計劃的研究,這些計劃包括在脆弱的冰蓋周圍建造靈活的屏障,或深入鑽探來減緩它們滑入海洋的速度,從而保護脆弱的冰蓋。
但這些未經檢驗的設想引起了一些冰川學家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爲這些設想不僅成本巨大,而且在後勤支持上存在缺陷,還會分散人們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問題的注意力。
芬蘭拉普蘭大學的冰川學家約翰·摩爾(John Moore)是這份白皮書的作者之一,他在報告中提出了建造浮力“帷幕”的設想:帷幕繫泊在冰架和冰川邊緣以外的海底,以阻擋從下面侵蝕冰蓋的溫水自然流。根據這份白皮書,最初的模型研究表明,在南極洲西部海岸,僅從海底延伸一半高度的帷幕,可能會使某些地區的冰川融化減少10倍。另一些科學家正在考慮的干預措施包括,通過在冰蓋底部鑽孔,抽出水或熱量,來減緩冰蓋的滑動。
如此大規模的工程努力肯定是人類有史以來成本最昂貴的工程之一。2023年10月,在美國加州大學的一次研討會上,研究人員表示,在南極冰川周圍建造80公里長的帷幕可能需要880億美元。這樣的干預還需要獲得國際政治支持,一些冰川學家認爲這是比成本更大的障礙。
《科學通訊》網站(www.sciencenews.org)
木星上大紅斑存在的歷史可能還不到200年
木星的標誌性特徵——大紅斑——可能與天文學家300多年前在這顆巨大行星上看到的黑點不同。
從1665年到1713年,意大利天文學家喬瓦尼·多梅尼科·卡西尼和其他人觀測到木星上有一個黑色的橢圓形,並稱其爲“永久斑點”,與現在大紅斑旋轉的緯度相同。今天的研究人員想知道它們是否是同一個。
研究人員最近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報告稱,對時間跨度近360年的木星圖紙和照片的分析表明,這些斑點是不同的。來自同一項研究的計算機模擬也暗示了大紅斑的起源,表明在相反的噴射氣流之間的氣流中斷可能啓動了木星上巨大的紅色風暴。
過去的一些行星觀察者在圖紙上勾勒出了他們通過望遠鏡看到的木星景象,研究人員對這些圖紙進行了研究。研究人員發現,從1713年開始,關於木星的報告中就沒有發現永久斑點的跡象。然後,在1831年和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圖紙上出現了一個類似大紅斑的斑點——一個清晰的橢圓形變成了紅色。
從圖紙上對“永久斑點”的測量表明,它的寬度大約是1879年拍攝的大紅斑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研究人員得出結論,“永久斑點”在記錄中消失了118年,而且它的體積很小,這表明它可能在大紅斑出現之前就消失了。
《每日科學》網站(www.sciencedaily.com)
1、科學家發現微生物能破壞某些“永久化學物質”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環境工程團隊發現了可以破壞某些“永久化學物質”的特定細菌物種,這是低成本處理受污染飲用水源的又一步。
這些微生物屬於醋酸桿菌屬,它們在世界各地的廢水環境中都很常見。
永久化學品,也被稱爲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或PFAS,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爲它們具有頑固的強碳氟化學鍵,這使得它們在環境中持久存在。
他們在最近的《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報告稱,他們發現的微生物可以分裂那些頑固的氟碳鍵。
研究人員提醒稱,這種細菌只對不飽和PFAS化合物有效,這種化合物的化學結構中有雙碳對碳鍵。
但重要的是,科學家們還發現了這些細菌中切割碳氟鍵所必需的特定酶。這一發現爲生物工程師改進這些酶打開了大門,使它們能夠對其它PFAS化合物有效。
由於PFAS化合物與癌症和其他人類健康疾病有關,美國環境保護署(EPA)今年早些時候實施了水質限制,將某些永久性化學物質在美國全國自來水中的含量限制在萬億分之四,這促使供水商尋找PFAS淨化方案。
2、人類基因中殘留有古老病毒DNA,它們助長了現代癌症
在人類大約2萬個基因中,殘留了數千萬年前病毒感染人類祖先留下的DNA碎片。
這些DNA碎片被稱爲內源性逆轉錄病毒,長期以來被認爲是惰性的或“垃圾”DNA,沒有任何破壞能力。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CU Boulder)最近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 )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當它們被重新喚醒時,它們可以在幫助癌症存活和發展方面發揮關鍵作用。該研究還表明,沉默某些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可以使癌症治療效果更好。
爲了探索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在癌症中的作用,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公開數據集的21種人類癌症類型的基因組數據。
他們發現,一種被稱爲LTR10的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的特定譜系在大約3000萬年前感染了一些靈長類動物,在包括肺癌和結腸癌在內的幾種癌症中顯示出驚人的高水平活性。對數十名結直腸癌患者腫瘤的進一步分析顯示,LTR10在其中約三分之一的患者中活躍。
當研究小組使用CRISPR基因編輯工具剪掉或沉默LTR10存在的序列時,他們發現已知促進癌症發展和生長的關鍵基因也變暗了。
研究人員表示:“我們看到,當你在癌細胞中沉默這種逆轉錄病毒時,它會關閉附近的基因表達。”
《賽特科技日報》網站(https://scitechdaily.com)
研究人員發現了生成人體軟骨的新方法
美國蒙大拿大學的研究人員和合作夥伴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來生成人類頭頸部的軟骨。他們已經誘導幹細胞成爲通常構成人類顱面軟骨的細胞類型。幹細胞可以自我複製,也可以發育成不同類型的細胞。
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
通常產生這種軟骨的細胞被稱爲神經嵴細胞,他們發現了一種從神經嵴細胞中生成顱面類器官的新方法。”
類器官是器官的簡化、微型版本,模仿器官的結構和基因表達。類器官是某些人體組織的良好模型,讓一些不可能使用人類組織的研究得以進行。
研究人員研究了RNA和蛋白質水平的基因表達數據,以揭示軟骨細胞是如何從幹細胞中產生的。他們發現,幹細胞在早期階段相互交流,成爲構成人類耳朵的彈性軟骨。
爲了實現這一目標,該團隊使用了廣泛的生物標記分析和機器學習模式識別技術,以瞭解細胞分化爲軟骨時所涉及的細胞信號通路。
目前的整形外科技術很難重建人的耳、鼻或喉等自然特徵,而且移植組織在沒有免疫抑制劑的情況下往往會被排斥。
研究人員表示:“要在實驗室中使用患者來源的幹細胞來生成顱面軟骨,你需要了解人類特異性分化機制。我們的目標是開發一種使用人類幹細胞進行顱面軟骨移植的方案。”(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