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財報:連續四個季度增速上漲,新戰略見成效?|財星球
來源:新浪財經
文 | 新浪科技 周文猛
在吳泳銘接管阿里雲一年之後,伴隨昨晚阿里巴巴集團公佈新季度(2024年7-9月)業績報告,阿里雲也迎來了吳泳銘管理之下的週年“大考”。
據業績報告,本季度,阿里雲收入296.1億元,同比增長7%,對比上一季度265.49億元,環比增長11.5%;在利潤表現方面,阿里雲經調整後EBITA利潤同比增長89%,達到26.61億元,超越分析師預期的24.93億元。
在吳泳銘去年9月擔任阿里巴巴集團CEO併兼任阿里雲董事長、CEO一年後,由其推動的“AI驅動、公共雲優先 ”新戰略已經見到成效。
公共雲爆發,AI相關收入5個季度三位數增長
據阿里雲財報,本季度,阿里雲整體收入(不計來自阿里巴巴並表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超過7%。其中,由公共雲業務的雙位數增長帶動,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五個季度實現三位數同比增長。
如果把時間線拉長可以發現,這是阿里雲連續第四個季度實現增速上漲,且是四次上漲中漲幅最高的一次。穩健的業績增長背後,由吳泳銘所領導的阿里雲,取得了階段性正向增長。
去年9月,吳泳銘接任阿里巴巴集團CEO,併兼任阿里雲董事長與CEO。隨後,11月,阿里雲宣佈進行了一系列組織架構調整:包括成立公共雲業務事業部,成立基礎設施事業部,成立混合雲業務事業部等一系列舉措及人事變動。在這一輪調整中,吳泳銘提出了“AI驅動、公共雲優先”新戰略,宣佈將對阿里雲所有產品和業務模式作取捨, 減少項目制銷售訂單,加大公共雲核心產品投入。
據阿里雲此次財報後介紹,“本季度阿里雲營收及利潤的增長,主要是由於阿里雲將產品結構轉向利潤率更高的公共雲產品(包括AI相關產品),同時持續提升運營效率,但利潤增長部分被對客戶增長和技術的持續投入所抵消。”
從財報披露情況來看,吳泳銘接手阿里雲一年後的首份財報,董事會層面也給予了肯定。具體的關鍵性業務舉措方面,阿里雲不斷以AI爲中心,全面重構底層硬件、計算、存儲、網絡、數據庫、大數據,並與AI場景有機適配、融合,加速模型的開發和應用,爲阿里雲業績的增長奠定了基礎。
據阿里雲方面介紹,本季度,阿里雲面向基礎設施層推出了最大支持單機16卡的磐久AI服務器、數據吞吐量達20TB/s的CPFS文件存儲,以及可支持超過10萬個GPU穩定連接的高性能網絡架構HPN7.0。在平臺層,阿里雲ACS首次推出GPU容器算力,通過拓撲感知調度提升了計算親和度和性能。阿里雲人工智能平臺PAI實現了萬卡級別的訓練推理一體化彈性調度,AI算力有效利用率超過90%。
與此同時,阿里雲百鍊已成爲國內模型最豐富的大模型服務平臺,目前已集成上百款大模型API,覆蓋國內外主流模型。繼5月首次大幅降價後,阿里雲百鍊平臺上的三款通義千問主力模型再次降價。Qwen-Turbo價格直降85%,低至百萬tokens 0.3元,Qwen-Plus和Qwen-Max分別再降價80%和50%。
不斷強化AI Infra系列產品及相關技術性能,同時持續推動模型降價等舉措,成爲驅動阿里雲業績持續走強的關鍵。
開源開放,持續壯大“AI基建”生態圈
不同於傳統IT時代,AI時代對基礎設施的性能、效率要求更高,CPU主導的計算體系已快速向GPU主導的AI計算體系轉移。
今年9月舉行的雲棲大會上,吳泳銘同樣提到:“我們看到,在新增算力市場上,超過50%的新需求由AI驅動產生,AI算力需求已經佔據主流地位。這一趨勢還會持續擴大。過去一年,阿里雲投資新建了大量的AI算力,但還是遠遠不能滿足客戶的旺盛需求。”
面對不斷增強由GPU主導的AI算力需求,阿里雲在以AI爲中心全面重構底層硬件、計算、存儲、網絡、數據庫、模型等能力的同時,也正積極通過開源開放等策略,持續壯大“AI基建”生態圈,將更多的生態夥伴與自身綁定到一起。
本季度,通義千問新一代開源模型Qwen2.5發佈。據阿里雲方面介紹,旗艦模型Qwen2.5-72B性能超越Llama 405B,登上全球開源大模型王座。截至9月,通義千問開源模型累計下載量已經突破4000萬,海內外開源社區中Qwen的衍生模型數量已突破7.43萬,成長爲世界最大的生成式語言模型族羣。
據悉,目前全球基於Qwen系列二次開發的衍生模型數量9月底突破7.43萬,通義千問已成爲全球最大的生成式語言模型族羣。此外,中國一汽、聯想、微博等30多萬企業客戶已經接入通義大模型;阿里雲魔搭社區模型總量已超過1萬個,服務超690萬開發者。
產品技術及開發者生態不斷壯大的同時,阿里雲的客戶數量也取得了突破。據介紹,目前阿里雲已服務超1000家大型政企客戶,包括30+部委及直屬單位、50+城市大腦、800+央國企。在汽車行業,阿里雲在國內已服務超過70%的汽車企業……
伴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由GPU爲主導的計算架構不斷重構整個計算體系,堅守“AI驅動、公共雲優先 ”戰略的阿里雲正不斷迎來屬於自己的增長機會。
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伴隨整個國內雲計算乃至於AI大模型行業價格戰、人才戰的不斷升級,如何保證可觀的利潤增長,同時不過度“內卷”導致人才流失,也正在成爲衆多雲計算企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