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鼻子多「這1根」很鬱卒 胃造口讓她笑了

國人對於胃造口接受度不高,仍待推廣。奇美醫院經皮內視鏡胃造口團隊幫助234位病人提升生活品質。(曹婷婷攝)

年輕是每天「妝水水」的美髮師,71歲李阿嬤3年前中風後因吞嚥功能受損,需長期放置鼻胃管灌食,她此後悶悶不樂也失去社交活動,直到孫子帶她就醫,在醫生解說下,同意在肚子打洞,施行內視鏡胃造口手術,終於不用成天臉上掛着1根鼻胃管,讓阿嬤重拾自信。

國人民情普遍抗拒身體開洞,臺灣雖然引進胃造口超過20年,但目前需長期灌食的病人中,95%使用鼻胃管,僅10%進行胃造口,反觀歐美國家與日本,則很少看到長期灌食的病人選用鼻胃管,歐美比例高達9成施行胃造口。

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宿鴻指出,經皮內視鏡胃造口是一種常見灌食方式,主要是在左上腹壁製造一個約1.5公分的孔洞,由此放入灌食管進到胃部,以維持病人營養需求。

他說,這主要適用於無法透過口腔進食的病人,常見原因包括嚴重吞嚥障礙、神經性疾病如中風、失智症,和頭頸部、食道癌症等。

他說,傳統上這些病人初步接受鼻胃管灌食,但鼻胃管每月需更換1次,且會阻礙鼻腔和喉嚨正常呼吸,尤其影響病人自尊和外貌;經皮內視鏡胃造口則爲半年更換1次管路,肺炎風險也比鼻胃管低,且營養吸收更佳,尤其,胃造口管徑較粗,相對選擇食物種類也較多。

王宿鴻指出,病人因疾病關係或開刀需求而無法吞嚥進食時,一開始都是先放置鼻胃管幫助灌食,但若是灌食需求超過1個月以上,要長期靠管路灌食的話,胃造口是一個很好且方便的選擇。目前醫護團隊也走進社區推廣,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與接受胃造口這項技術。

但他也強調,有些狀況不適合執行胃造口,包括嘴巴無法張開讓內視鏡通過、體重太胖、腹水太多、胃腸構造異常或開過刀、凝血功能異常等,此外,管路傷口在術後也需照料,包括消毒、換紗布、注意感染或滲漏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