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開年5筆併購重組終止 涉及這些標的
《科創板日報》1月12日訊(記者 陳美)近日,隨着美利信(301307)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併購失敗案再添一例。
《科創板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已有5家上市公司重組失敗。之前受到關注的是,“血王”上海萊士(002252)與海爾生物(688139)的換股吸收合併重組案。隨着重組的終止,該筆交易也宣告失敗。
數據顯示,自2024年9月“併購六條”發佈以來,已有26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資產重組事項,但併購重組潮下,也有不少公司按下“停止鍵”。《科創板日報》記者發現,除今年1月終止併購重組的5家,2024年12月更有接近15家上市公司終止重組。
創道投資諮詢合夥人步日欣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就交易案類型來看,併購成功的概率本來就很低。“一方面,併購時要考慮併購方和被併購方的有效協同,這使得資產匹配難度較高;另一方面,很多併購交易處於早期階段。隨着各種因素的影響,出現變故的可能性很大。”
1月併購重組失敗案增至5家
以最新公告併購失敗的美利信來看,其擬併購對象爲VOIT Automotive GmbH(簡稱,“德國公司”)97%股權以及Voit Polska Sp. Zo.o.(簡稱,“波蘭公司”)100%股權。
財聯社創投通數據顯示,美利信擬收購德國和波蘭兩家公司均爲零部件供應商,後者分別爲採埃孚、博世供應商,併購的目的是爲了佈局歐洲本地化生產製造基地 。但出於審慎性考慮,該交易最終未就補充事宜達成一致意見,使得美利信的這一大動作“戛然而止。”
無獨有偶,奧康國際(603001)擬收購的存儲芯片公司——聯和存儲科技(江蘇)有限公司,也因爲具體方案、交易條件未最終達成實質性協議,最終交易終止。《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作爲集成電路芯片設計公司,聯和存儲是典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估值上,聯和存儲於2024年12月經歷過一輪股權轉讓,北京昌發展旗下基金受讓了2.47%股權。根據昌發展(873943)的收購公告,其以3000萬元的價格獲得了聯和存儲2.13%的股份,以此計算,聯和存儲對應估值爲14.08億元。
同樣,杭州高新(300478)準備收購杭州睿新所持51%股權的太陽高新,是一家新材料公司,主要從事高分子橡塑材料的研發。近年來,太陽高新業績向好。2022年、2023年,太陽高新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分別爲244萬元、735萬元。2024年前三季度,太陽高新的營業收入爲2.42億元,淨利潤達485萬元。
此外,在併購交易終止案中,雅運股份(603790)和華是科技(301218)擬分別收購的成都鷹明智通、中實匯智(杭州),前者運營新能源汽車換電業務,後者則聚焦智慧城市信息化系統集成,也是新興產業,與產業升級換代有關。
步日欣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從上市公司掀併購潮來看,扶持新興產業的接力棒,已然從一級市場交到了上市公司手。“但隨着併購交易的推進,購買方可能發現包括多元化發展、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的併購效果,不及預期。”
實際上,一項併購事宜從籌劃到成功,中間有許多“步”要走。多位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採訪的投資人士認爲,中間任何一個環節的變數,都可能造成併購交易失敗。
步日欣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上市公司公告中常表示的“最終交易條件未能達成一致”,折射出“價格”不一定是主要因素。“因爲價格往往在併購早期就已達成初步意向,談判過程中的各種不確定,纔是最大‘攔路虎’。”
在他看來,尤其是業務協同性、盡調過程中發現的其他問題,以及出現被併購方股東之間的利益協調、併購方和被併購方基本面發生變化等情況,都會影響併購成功的核心因素。
採訪中,另有一級市場投資人士透露:由於併購估值較低,各輪投資人進入的時間節點不同,造成估值差異,使得併購交易最終還可能存在價格倒掛的現象。
“這樣,談判到最後平衡各方投資人的利益,其實是一件非常難的事。在一般情況下,爲了推動併購重組繼續,創始人都會給予一定補償,但也有小股東會選擇繼續留着股份,不參與併購交易的股權退出。”
此外,該投資人士還談到,有些時候,甚至還會出現上市公司都已經公告併購重組方案了,但被併購的小股東們依然投反對票的情況……
基於此,資深保薦代表人王驥躍對《科創板日報》記者直言:“併購重組時,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從交易雙方到交易雙方的大中小股東,從員工、供應商客戶到屬地政府、稅務成本……每一個環節都十分重要,如果哪一個環節沒談好,後續談判則無法進行下去。”
就盡調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來看,聯創光電(600363)對聯創超導的收購就是一起典型案例,後者在盡調過程中被發現2023年度個別財務數據存在重大差異,涉及收入確認問題;此外,標的公司審計報告和資產評估報告即將失效。這使得聯創光電以3.6億元和1.3億元收購聯創超導的計劃,最終“泡湯”。
這筆溢價20倍的收購,對於聯創光電而言存在一定風險。王驥躍認爲,併購時,買方應該比賣方更謹慎。“真正提升新質生產力的併購,應該是基於產業邏輯的升級換代;如果是炒作概念、股價,到最後多是一地雞毛。”
根據過往數據,王冀躍表示,併購重組中,每年能落地的“借殼”都是個位數,個別年份會達到兩位數,但也不會超過20%。因此,併購重組表面熱鬧背後,能落地的實則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