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立信:直面5G風險 從垂直行業深挖中國區市場空間

(原標題:愛立信趙鈞陶:直面5G風險,從垂直行業深挖中國區市場空間)

愛立信在中國市場與全球市場的平均份額確實有差距,但不會選擇通過燒錢價格戰的方式進行,因其並非健康、可持續的放肆。

“安全”與“保證(insurance)”是愛立信(中國)總裁趙鈞陶認爲當下5G技術宏觀層面主要面臨的風險挑戰。

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趙鈞陶表示,第一,5G不僅要面對消費者,還要面對成百上千個垂直行業、成百上千個企業,所以安全風險不能低估;其次,5G低時延、關鍵任務類應用等潛能,如果網絡本身不能保證這些要求的話,挑戰也會相當大。

2019年是5G商用元年,6月初,中國發布四張5G商用牌照,7月底全球還僅有24個5G商用網,8月下旬已增至35個,其中21個採用了愛立信的設備。

5G挑戰

高速發展道路上,風險與挑戰伴隨而生。愛立信東北亞區數字服務部產品經理舒迪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未來5G網絡會越來越複雜,這是目前的最大挑戰之一。從這個角度來講,也是爲什麼會需要引入人工智能的原因——5G需要引入自動化來幫助解決這樣的問題,但在引入AI與自動化的過程中也會有相應技術的挑戰,如數據獲取的渠道、數據處理的具體情況等。現實案例中,當運營商非常重視自己數據以及客戶數據隱私時,愛立信就需要創造一個比較好的數據管道與生態系統,來幫助運營商一起處理數據,真正地從數據中挖取價值。

另外,舒迪表示,AI並非萬能。當下AI被神話成一個魔幻的黑盒,東西扔進去就會誕生好結果,但事實並非如此。因此愛立信着力於研究AI背後的邏輯、以及AI會否帶來不良傾向與不可控因素。

今年7月,愛立信發佈2019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財報顯示,愛立信網絡業務第二季度的毛利率(不包括重組成本)爲41.4%,較去年同期的40.2%呈現增長,但環比來看,則較上一季度的43.2%出現下降,這主要是由訴訟結算費用、戰略合同和較低的知識產權許可收入造成。

愛立信公司CEO Borje Ekholm表示:“我們看到5G業務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無論是新合同還是新的商用發佈以及現網方面,都是如此。到目前爲止,我們爲所有推出商用5G網絡的近三分之二運營商提供瞭解決方案。”他同時表示,愛立信將繼續採取戰略合同,預計將在亞洲部分地區開展大規模網絡部署,將在短期內逐步對利潤率產生負面影響,但會加強長期地位。

在美國,AT&T、Verizon計劃今年各自完成約25個城市的5G覆蓋,其它運營商也在加快部署。在這些開通的5G網絡中,愛立信提供75%的設備與服務,是美國5G市場絕對的領先供貨商。談到在中國區內的競爭問題,趙鈞陶表示,愛立信在中國市場與全球市場的平均份額確實有差距,但這個差距正是增長的空間,不會選擇通過燒錢價格戰的方式進行,因其並非健康、可持續的方式。

挖掘垂直行業

愛立信東北亞區高級網絡方案專家王林穎表示,與傳統to B市場不同,5G垂直應用非常多樣化,不同行業需求呈碎片化狀態,乃至控制性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我們看到不同的行業對於網絡的要求、業務上所跑數據的重要性是完全不同的。如在公共安全、防務、交通領域,這些數據一旦出現了中斷、泄漏,將會造成無法估計的損失,這就要求一個靈活多變、且有很強伸縮能力的方案去匹配。”王林穎稱,由於5G網絡正處於建設初期,尚還不能滿足行業客戶對於未來的應用,對於愛立信而言,正是機會。

趙鈞陶表示,“在這樣場景的情況下,5G主要會在實時自動化——包括增強視頻、監控和管理方面——得到場景層優化。很多場景是跨行業的,會在各種各樣行業產生應用,向垂直行業的賦能首先要聚焦於更加有潛力的、廣闊的和能產生直接收益的行業。”

9月17日,經過爲期18個月的升級改造,愛立信投資5億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3.65億元)的南京移動通信工廠正式完成轉型升級,這也是愛立信打造的智能工廠“樣板間”,主要生產5G和4G無線技術產品,其中大部分都用於幫助中國市場的電信運營商擴大網絡容量,部署5G並推動工業4.0成爲現實。包括首條模塊化設計的5G無線自動裝配線,工廠會通過智能檢測生產線上的部件,縮減檢測時間。此外,南京工廠使用蜂窩物聯網技術建立了一套自動警報系統,應用於45個工位上。

南京工廠是愛立信全球智能化工廠供應鏈改造的一部分,而智能製造恰是愛立信在5G行業所設想的重要應用場景。

在德國,愛立信與弗勞恩霍夫研究所達成合作,完成噴氣式發動機的葉片加工。航空發動機葉片屬於精密加工,要求高精度、複雜性高,對振動敏感。愛立信稱,通過5G網絡部署,可將操作延遲控制到1毫秒,使良品率提升10個百分點。趙鈞陶表示,“從1個生產單位來講,我們每年可以帶來3000萬歐元到4000萬歐元的節省。”

責編:寧佳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