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鏡爆火 大廠跑步入場

本報記者 秦梟 北京報道

在與傳統眼鏡幾乎無異的外形下,搭載AI功能、音頻耳機模塊、攝像頭模塊的AI眼鏡正在全球掀起一輪新的AI硬件浪潮。不論是Meta、百度、小米、三星,還是一衆AR創業公司,都將智能眼鏡視爲AI技術的絕佳載體。今年上半年,Meta與雷朋合作推出Ray-Ban Meta眼鏡。國內企業也不甘落後,近日,雷鳥創新、Rokid等AR眼鏡廠商紛紛推出AI眼鏡,儼然形成“百鏡大戰”的態勢。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着AI技術的不斷髮展,AI已經席捲了各行各業,賦予了基礎智能眼鏡全新的生命力,不再侷限於聽音樂、打電話等傳統功能,而是具備了多模態交互、個性信息處理的能力。這種新型智能眼鏡具有更多的功能和更高級的智能特性,可以滿足消費者的更多需求,受到了市場的歡迎。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市面上的AI眼鏡產品存在同質化、價格高昂等方面的問題,此外,還面臨芯片性能、續航能力和光學顯示技術限制等方面的瓶頸。這也意味着這一新興的消費電子行業還要經歷市場競爭、政策監管等方面的多輪洗牌。

摸着Meta過河

AI眼鏡並沒有明確的定義,但市場將其歸納爲在傳統眼鏡基礎上,融入了人工智能技術的眼鏡。與AR眼鏡不同,人工智能眼鏡從側重於虛擬與現實融合,轉爲側重於利用AI增強語音交互功能。

實際上,AI眼鏡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最初將智能眼鏡引入大衆視野的,是谷歌公司於2012年推出的Google Glass。這款革命性的智能眼鏡配備了攝像頭、麥克風、揚聲器等多種傳感器,並支持通過語音指令和觸摸板進行交互操作。但該產品在市場上反響平平,最終在2015年暫停了消費者版本的銷售。

2021年9月,Meta與雷朋也開始了對AI眼鏡的嘗試,雙方聯名推出了初代智能眼鏡Ray-Ban Stories,但市場反應慘淡,截止到2023年2月,僅售出了約30萬副。

不過,2023年AI浪潮的興起,讓AI眼鏡重新煥發生機。薩摩耶雲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認爲,隨着AI技術的不斷髮展,它已經滲透到了各行各業,爲各種設備提供了更智能、更個性化的功能。因此,AI眼鏡作爲一種結合了AI技術的智能設備,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

2023年9月,Meta與雷朋合作推出的第二代聯名產品Ray-Ban Meta。這一次,該產品迅速贏得了市場的認可。根據IDC的數據,2023年第四季度和2024年第一季度,Ray-Ban Meta的出貨量分別達36萬臺和10萬臺;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末,該產品的出貨量已經超過了100萬臺,預計2024 年全年出貨量有望超過150萬臺。

共研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4—2030年中國AI智能眼鏡市場深度調查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指出,預計從2025年開始,AI眼鏡將快速向傳統眼鏡市場滲透;到2029年,AI眼鏡全球年銷量有望達到5500萬副。

巨大的市場空間讓本就缺乏AI大模型應用場景的廠家紛至沓來,蘋果、谷歌、三星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佈局AI眼鏡的消息不脛而走。國內,百度也推出搭載中文大模型的原生AI眼鏡,小米也被曝將在2025年第二季度發佈新一代AI眼鏡。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是科技大廠,AR眼鏡廠商也調轉“船頭”,佈局AI眼鏡。後者與Meta類似,選擇與傳統眼睛廠商合作,推出AI眼鏡新品。

日前,AR眼鏡廠商雷鳥創新與博士眼鏡成立合資公司,欲打造中國版的“Ray-Ban Meta”。Rokid則推出了一款與BOLON眼鏡聯名的新一代AI + AR眼鏡Rokid Glasses,通過整合阿里巴巴通義千問多模態大模型,使Rokid Glasses支持接打電話、AI問答搜索、AI識別物體等功能。

在北京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看來,AR眼鏡通過增強現實技術爲用戶提供沉浸式體驗,而AI技術則增強了這種體驗的智能化。相比傳統AR眼鏡,AI眼鏡在智能化、設計和便攜性、交互方式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AI眼鏡能夠實時分析用戶行爲和環境,提供個性化服務;採用輕量化材料和時尚設計,提升佩戴舒適度;並通過語音識別、手勢識別等交互方式,使用戶體驗更加自然便捷。

博士眼鏡COO夏冰表示,科技企業(的技術)與傳統眼鏡廠商的經驗相融合才能真正爲用戶提供最佳體驗。中國有近7億近視人口,智能眼鏡的目標用戶近視比例會更高,專業眼鏡驗配終端在智能眼鏡大潮中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難解同質化競爭

根據wellsenn XR預測,從2025年開始,AI智能眼鏡將在傳統眼鏡銷量保持穩定增長的大背景下快速向傳統眼鏡滲透;2029年,AI智能眼鏡年銷售量有望達到5500萬副;到2035年,AI智能眼鏡銷量有望達到14億副。

雖然AI眼鏡市場迅速升溫,大量廠商密集涌入,但是並沒有帶來差異化的產品,大部分產品的思路就是普通眼鏡搭載AI、音頻耳機模塊、攝像頭模塊等功能。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樑振鵬指出,智能眼鏡行業呈現同質化特點的原因可能是市場競爭激烈和技術門檻相對較低,導致各家廠商的產品外形和功能大同小異。

雷鳥創新創始人兼CEO李宏偉表示,AI眼鏡首先必須是一款佩戴舒適、可靠的眼鏡,其次纔是一款具備AI 功能的智能設備。這個產品的邏輯跟AR眼鏡其實不完全一樣,AR眼鏡中“眼鏡”與“智能化”的權重可能是 5∶5,但在AI眼鏡中,“眼鏡”的權重要遠高於後者,先解決用戶對於“眼鏡”本身的需求,其再加入AI以及智能化的模塊。

“同質化競爭確實存在,但這也是所有消費電子行業的必經階段。”Rokid創始人祝銘明(Misa)表示:“就像手機行業一樣。現在的用戶更換手機,不只是因爲品牌,更因爲細節打磨和生態體驗的不同。所以,可穿戴眼鏡的核心競爭力最終會落在品牌競爭力、生態的豐富程度以及產品的細節打磨上。”

王鵬認爲,AI眼鏡行業的發展面臨多重挑戰。技術瓶頸是其中之一,包括芯片性能、續航能力和光學顯示技術的限制。市場接受度也是一大挑戰,部分消費者對智能眼鏡的功能和性能存在疑慮,或對其高昂售價望而卻步。此外,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問題日益凸顯,成爲AI眼鏡行業必須面對的重要挑戰。在這些挑戰中,最大的挑戰可能是技術瓶頸的突破。隨着AI應用的深入,對芯片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實時計算和雲端AI計算使得續航能力成爲新的難題。同時,光學顯示技術的改進也是關鍵,目前的光波導和Birdbath方案各有優缺點,需要廠商不斷進行技術研發和創新。

Misa強調:“只有真正願意在細節上深耕的公司,才能在這個市場中生存並發展。最終,眼鏡市場會走向類似手機行業的格局。不過,與手機行業的五六家主流廠商相比,眼鏡行業由於其強烈的個性化需求,可能會有 10至20 家主流廠商存在。”

(編輯:張靖超 審覈:李正豪 校對: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