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提出製造業優質企業成長計劃 打造一批製造業單項冠軍和產業鏈鏈主企業
近日,《安徽省製造業優質企業成長計劃》(以下簡稱《成長計劃》)印發實施。《成長計劃》提出,梯度培育製造業優質企業,力爭到2027年,年均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000家左右、專精特新企業1000家左右、瞪羚企業和獨角獸企業200家左右、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產業鏈鏈主企業10家左右,形成具有新質生產力特徵、體現安徽特色的製造業優質企業方陣。
具體來看,《成長計劃》提出建立成果供需對接、融資供需對接、產業鏈協同創新、跨境出海、政企溝通“直通車”五大共性服務機制,差異化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成長、專精特新企業壯大、瞪羚和獨角獸企業躍升、製造業單項冠軍和產業鏈鏈主企業領航四大培育工程,明確了17項重點任務。
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馮克金在1月13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通過多年培育,安徽省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約2.3萬家,居全國第8位;安徽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599家,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90家,居全國第8位;涌現出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40家。企業培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滬蘇浙等地相比,在優質企業總量、發展質量以及龍頭鏈主企業數量等方面仍有差距。
馮克金表示,《成長計劃》提出建立五大共性服務機制。針對企業反映融資難的問題,提出建立融資供需對接服務機制。深化“十行千億萬企”融資服務專項行動,實施金融支持科創企業“共同成長計劃”,鼓勵銀行金融機構增加信用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及中長期貸款投放。更好發揮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等政府性投資基金投資和招商作用,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向優質企業。
針對企業反映“走出去”的訴求,《成長計劃》提出建立跨境出海服務機制。組織優質企業參加“海客圓桌會”、“走進跨國公司總部”、世界製造業大會等專題活動,組建徽派企業國際經貿合作聯盟,建立皖企境外商務服務網絡,加強信息共享、資源共享和國別市場研究,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積極服務“皖企出海”。
瞪羚、獨角獸企業作爲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的代表性企業,具有成長速度快、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等特點,已經成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一股新生力量。製造業單項冠軍及鏈主企業作爲產業鏈上的龍頭企業,具有強大的創新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在引領和帶動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主引擎作用。對此,《成長計劃》提出,要挖掘培育一批以科技、產品、商業模式、產業組織形式等創新爲支撐,跨越初創困難期、步入高速成長期,呈現跳躍式發展態勢的瞪羚企業,打造一批估值超過10億美元且未上市的獨角獸企業。支持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申報製造業單項冠軍和產業鏈鏈主企業。
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崔益羣表示,力爭2025年新增瞪羚、獨角獸企業200戶以上,打造一批製造業單項冠軍和產業鏈鏈主企業。強化資本賦能。發揮省中小企業、高端裝備、智能家電等省級政府股權投資基金和國家大基金引導作用,帶動更多社會資本爲企業提供股權融資服務。支持企業開展併購重組,落實安徽省政府辦公廳《關於支持企業開展併購重組的指導意見》,配套出臺若干政策,分領域、分行業摸排建立潛在併購企業清單、擬引進戰略投資企業清單,推動清單內的企業與金融機構、中介機構等開展對接,支持鏈主企業通過併購重組擴大市場份額,提升規模效應,增強核心競爭力和產業鏈生態主導力。
對於引導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羅文杉表示,截至目前,安徽省已經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599家,爭創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90家。下一步,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將謀深謀實改革舉措,持續做好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後半篇”文章。
羅文杉說,堅持打好“貸、投、板”融資組合拳,賦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做優“貸”,持續優化“十行千億萬企”融資服務專項行動,聚焦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開展金融賦能,力爭2025年新發放專精特新企業貸款不少於1800億元。抓好“投”,加快推進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基金募投,開展“皖企投融匯”一月一鏈投融資路演、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進市縣、進集羣”等融資對接活動,加大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股權投資。建強“板”,推動省“專精特新”專板擴容提質,充分利用“綠色通道”等三四板制度型對接機制,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登陸更高層次資本市場。推“上市”,開展“千帆百舸”專精特新上市培育活動,動態調整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上市後備庫,匯聚各類資源加強上市培育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