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謹慎避險”是東南亞務實選擇
參考消息網6月10日報道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6月8日發表題爲《不可能的三位一體促使東南亞謹慎避險》的文章,作者是馬來西亞國立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郭清水。全文摘編如下:
在東南亞,避險是一種務實的政策,既能保持選擇權,又能降低風險。雖然菲律賓等一些東盟國家正與美國更緊密地結盟,但大多數東南亞國家採取更具包容性和選擇性的方式發展夥伴關係,確保與中國和美國同時接觸。
在缺乏明確威脅的情況下,這種方式更爲可取,使得該地區國家能夠在保留安全選擇餘地的同時,最大限度地實現其他目標。
菲律賓正與華盛頓和東京更緊密地結盟,同時擴大與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歐洲的相互接觸。一些評論家認爲,馬尼拉是東南亞的風向標,尤其是對南海爭端中的聲索國而言,它們遲早會追隨菲律賓的腳步,與華盛頓和“志同道合”的夥伴全面結盟以制衡北京。
但這很可能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在當前形勢下,大多數東南亞國家可能會堅持避險,而不是與美國和其他西方大國一起對抗北京。避險最好被理解爲一種務實政策,以降低風險並保持後備選擇,而不是騎牆觀望或機會主義行爲。
促使菲律賓迴歸舊的“結盟優先”策略的條件,並不存在於其他東盟國家。“結盟優先”或“全面平衡”策略需要在兩個條件同時具備的情況下才採取,即存在直接、明確和現實的威脅,同時有一個可靠而強大的盟友提供支持。就現在的菲律賓而言,這兩個條件顯然都存在,且每個條件都被國內政治動機所放大,如渲染中國威脅、優先考慮與美國結盟以鞏固精英階層的執政地位,同時削弱國內政敵。
其他東盟國家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大多數東南亞國家並不認爲中國是一個非黑即白的威脅,至少目前還沒有,而美國也不是理所當然的保護人。
另一個關鍵原因就是我所說的“不可能的三位一體”。與所有主權國家一樣,東南亞國家希望最大限度地實現安全、繁榮和自治。但小國不可能通過單一政策和單一保護人同時最大限度地實現這三個目標。在小國追求的三個目標(免受安全威脅、不受經濟挑戰和自主權不受到侵蝕)中,只有一個,或最多兩個,可以通過單一方式實現。
以結盟或有共同防禦承諾的軍事同盟爲例,雖然這種方式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安全,但防務協議的不對稱性不可避免地會給小國帶來自主權受到侵蝕和產生依賴的風險。
因此,除菲律賓外,東南亞國家都不願將結盟作爲其對外政策的主要工具。
雖然一些東盟成員國,包括美國在東南亞的另一條約盟友泰國,都選擇在防務和其他領域與西方大國合作,但它們也非常謹慎,以確保這些安排不是站在一個大國一邊反對另一個大國。這些東盟國家以包容但有選擇性的方式建立夥伴關係,並根據不同大國的相對利益交匯點,有選擇地在不同領域與它們建立更緊密的夥伴關係。
這種結盟選擇的模式可能較爲分散,因此不如全面結盟有效。但在缺乏明確威脅的情況下,這種方式更爲可取,因爲它允許各國在保留安全選擇餘地的同時,最大限度地實現繁榮和自治等其他目標。不把所有雞蛋都放在美國領導的聯盟籃子裡,也使該地區國家能夠規避被遺棄的風險,尤其是在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宮的陰影下。
避險有其自身的缺點。但對於東南亞國家和其他尋求在安全、繁榮和自治這三個不可能的三位一體之間達成可接受平衡的小國而言,避險是目前最合理的選擇。(編譯/鄔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