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專家:澳對國際學生設限於己不利
參考消息網11月3日報道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10月30日刊登題爲《設置國際學生限額可能損害澳大利亞的學術聲譽》的文章,作者是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教育學教授安東尼·韋爾奇。全文摘編如下:
幾十年來,澳大利亞一直在爲國際學生提供優質的高等教育。這些學生大多來自周邊地區,特別是中國和印度。這些人爲澳大利亞的大學和研究部門,以及整個國家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保守的自由黨和中左翼工黨政府長期以來對高等教育系統撥款不足。在這種情況下,國際學生的學費對維持大學運營(包括關鍵研究和其他職能)來說至關重要。
2024年,澳大利亞國際學生的入學人數超過新冠疫情前水平,但澳大利亞全國對移民以及移民對房價影響的討論已經產生政治後果。兩項針對簽證違規行爲的全國調查發現了嚴重的舞弊行爲,導致政府對所謂的“幽靈學校”進行打擊,並對某些國家的學生進入澳大利亞設置更高的門檻。
澳大利亞這些不斷加劇的擔憂情緒已經指向國際學生。雖然一些證據表明國際學生入學人數的反彈正在影響租金價格,但超過五分之四的國際學生會在完成學業後回國。
一意孤行的堪培拉正考慮從2025年開始設置國際學生入學人數限額。自稱“八校聯盟”的研究型大學和它們的研究成果受到的影響最大,因爲它們吸引了大多數國際學生。雖然這或許會給一些地區性或者規模較小的大學創造機會,但國際學生長期以來對大城市環境的偏好使得這種結果不太可能實現。
來自“關鍵合作伙伴”的國際獎學金獲得者可能不受提議設置的限額影響,但這種排除不太可能安撫教育提供者——其中超過一半被認爲面臨收入短缺的高度或中度風險,以及大幅裁員。
各大學很快就指出了提議設置限額的任意性及其後果。一個普遍觀點是,鑑於越來越高的拒籤率已經減少了移民數量,因此沒有必要設置限額。據高等教育行業預測,過去6個月,該行業已遭受43億澳元(1澳元約合4.68元人民幣——本報注)的經濟損失,因國際學生減少導致的就業崗位損失最高可達1.4萬個。
加拿大的經歷具有警示意義。在該國將學習許可證減少35%並提高學生簽證拒籤率後,學生們紛紛轉向其他國家,這導致加拿大各地高等教育機構的收入均出現大幅下降。
澳大利亞政府還提議擴大教學和護理等課程的招生數量,以吸引國際學生,但這能否取得成功尚存疑問。錯過所選大學的學生(主要是在澳大利亞最大的城市),選擇澳大利亞地區性大學的可能性要低於完全選擇另一個國家的可能性。
另一個擔憂是對澳大利亞知識外交、軟實力和地區關係的影響。澳大利亞絕大部分國際學生來自亞洲地區,其中大多數來自東亞和東南亞。而且在澳大利亞提高拒籤率之前,來自印度和尼泊爾的人數正不斷增加。
雖然對澳大利亞招收國際學生人數激增的後果存在合理擔憂,但堪培拉應該重新考慮因短期政治擔憂而損害長期國家利益的情況。(編譯/楊新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