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g Holder/套牢者

參考消息網10月26日報道 (文/陳澤安)投資是理財和增加財富的方式之一,但投資有風險,盲目跟風進場可能會適得其反。

在金融術語中,bag holder描述的是一個不幸的投資羣體,他們通常在人們炒作資產(hyping the asset)並且價格很高時買入,隨後該資產開始下跌,而拋售將虧損大量資金。也就是說,他們被投資的資產套牢了。

根據維基百科的介紹,這一術語是由“shareholder”(持股者)和“left holding the bag”(背黑鍋)結合而來。因此,bag holder可以形象地理解爲別人都帶着錢跑路了,只留下一個人揹包。引申到金融領域,則可以理解爲其他人賺到錢後都跑了,只剩下被套牢的投資人和已失去價值的資產。

在股票交易中,bag holder往往是散戶(retail investor),即小額投資者。他們往往缺乏對股市的瞭解,不知道股票價格將要下跌;或者是進入炒作股價、拉高出貨的騙局(pump and dump scheme),成爲受害者。

對這些投資者來說,股價持續上漲營造了一種“FOMO”(“fear of missing out”的縮寫,意指害怕錯失機會)的感覺。再加上身邊人或輿論的“火上澆油”,投資者由於擔心錯過盈利機會可能會急於買入,然後開始HODL(“hang on for dear life”的縮寫,意指長期持有,不管市場波動),希望以更高的價格賣出。但不幸的是,他們買入的時候,做市商(market maker)正在兌現(cash in)以低得多的價格買入的股票。此前的FOMO便是這些做市商的退出策略(exit strategy)。結果就是,股價迅速暴跌,投資者手中的股票大幅縮水,未能賣出,最後被迫成爲bag holder。

bag holder、FOMO、HODL等金融表述不僅限於股票市場,它們還適用於虛擬貨幣等其他金融資產。同樣的,這種被套牢的風險也存在於各種金融資產投資中。樹立正確的理財觀,避免衝動投資,是守好錢袋子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