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垃圾論 分裂社會

(圖/美聯社)

在美國2024年大選進入最後階段時,現任總統拜登無心的「垃圾」言論成爲競選場上的新騷動。拜登在捍衛波多黎各民衆時,不小心將川普的支持者與「垃圾」相提並論,儘管白宮事後澄清他是指川普集會中的仇恨言論,但傷害已經造成。這一事件不僅分散了對副總統賀錦麗的注意力,更爲川普陣營提供了可資利用的素材,激起了其支持者的憤怒。

川普迅速抓住機會,騎上裝飾着競選標語的垃圾車進行反擊,並將此事件轉爲對其支持者的激勵,巧妙地扭轉了原本不利的局勢。這種操作引發了支持者們的共鳴,甚至成了籌款的工具。這一切都顯示出川普的策略:透過挑釁對手、引發情緒,從而重新塑造輿論風向。

拜登的言論不禁讓人想起2016年希拉蕊‧柯林頓「可悲的一籃子人」的比喻。當時希拉蕊將部分川普支持者稱爲「性別歧視、種族歧視、仇外等」的象徵性人物,這一說法成爲了川普陣營反擊的有力工具,也成爲其支持者引以爲榮的象徵。如今拜登的「垃圾」說法恐將產生類似的效果,使川普再度獲利。

這次事件的意義遠不僅於選戰表面,它反映出當前美國社會深層次的分裂,兩黨候選人利用煽動性的言辭彼此攻擊,試圖激化選民的對立情緒。川普透過不斷的嘲諷、侮辱和激烈言辭,將反對者塑造成「內部敵人」,並煽動支持者以一種「我們對他們」的姿態迎接政治對手。

但僅靠互相攻訐無法解決美國目前的社會問題,正如前總統柯林頓和歐巴馬所建議,民主黨應尋求與不同聲音的選民建立對話和理解的橋樑,而非讓選戰演變成純粹的「羞辱比賽」。每一次的挑釁性言論只會讓普通選民漠視政客,導致投票率降低,進一步削弱民主機制的基礎。

賀錦麗在面對這一事件時表現出相對的冷靜,重申了她「全美總統」的主張,表達會代表所有美國人的利益,不論其政治立場。她選擇不去追隨川普的挑釁,並試圖以團結的訊息贏得選民,但這樣的策略能否有效,還有待觀察。

從選戰的角度來看,拜登此次的「垃圾」言論看似輕微,卻引發了多方面的漣漪效應。拜登作爲現任總統,本應在競選中提供穩定的領導形象,避免語言失誤,特別是在極度緊張的選戰收尾時刻。對民主黨而言,這樣的失誤可能削弱中間選民的支持,尤其在這雙方勢均力敵的時刻。

拜登的「垃圾」事件提供了一個反思的契機。兩黨應該從激烈對立走向彼此理解,以化解持續升溫的社會裂痕,重建美國政治的包容性。這不僅有助於降低選戰中的暴力言行,更能使美國走向一個更健康的政治環境,讓選民的焦慮得到真正的緩解,可以避免未來更多的「垃圾」事件。(作者爲臺北商業大學前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