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一停工項目大變身!綠城“冠名式”操作水有多深?

廣州又一個停工項目迎來“救命稻草”!

江高板塊的奧園·雲和公館更名綠城·江府海棠,準備計劃重新開售了。

產品上將推出建面約88㎡2+1房(北向)、約88㎡3+1房(西南向)、約98㎡3+1房(東南向)三款產品。

整個小區的樓棟分佈與園林設計將保持不變,物業也是奧園的悅生活。

爲什麼更名後還是沿用了奧園此前的設計和管理?

一番瞭解後才知道,原來綠城僅僅是負責代建(大家在江府海棠的宣傳物料中也都會看到“代建4.0”的字樣)。

區別於廣州柳岸曉風、曉風印月、桂語汀瀾等綠城“嫡系”項目,冠名式的江府海棠多少有點“庶出”的意思。

此類項目是否能滿足置業者對綠城的期待?建議大家先“補補課”再做選擇。

綠城的“冠名式”服務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聊一下剛剛提到的“代建4.0”。

綠城的“代建4.0”隸屬綠城管理,分政府代建、商業代建、資方代建三個模式。

江府海棠作爲代建項目,綠城主要是輸出品牌背書,並參與項目各個開發環節,收取團隊管理費,開發管理費,業績獎勵等。

通常像雲和公館這樣暴雷項目,由於開發商品牌聲譽受損,後期即便復工也很影響銷售,或者一些不知名的房企拿地項目,通過大牌公司代建,從而擁有更華麗的品牌背書,都是爲了提升後期的去化速度。

奧園選擇綠城代建,無非是看中綠城在業內的口碑與產品力。並且綠城代建在全國的業務已經十分成熟,甚至承接代建業務的綠城管理已脫離母公司單獨上市。

截至目前,根據綠城管理官網顯示,綠城代建項目已有390個,覆蓋全國107個城市。

但此類代建項目是否能延續綠城系硬核的產品力?答案在全國範圍內來看並不盡然。

品牌形象被消耗?

近年來,關於綠城代建項目維權事件時有發生。

六安綠城花園、昆明綠城春江明月、啓東綠城玫瑰園……等代建項目都存在交付延期的問題。

合肥濱湖綠城誠園、鄭州綠城明月濱河、西安綠城桂語江南、北京亦莊明月聽籣……等代建項目都因質量問題遭業主維權。

綠城的品牌形象正在一直被消耗,並且這些代建項目,都不是由綠城直接與業主簽訂相關協議。

就比如綠城·江府海棠,它的項目備案名依舊是“奧園雲和花園”(銷售合同以及房產證上的項目名稱),綠城品牌與業主並沒有法律上的捆綁效果。

這就意味着業主買來的房子只是得到了綠城的“冠名”,並不能決定綠城後期的去留。

但請代建公司的費用,對項目來說多出了一筆不小的成本,房子的單價肯定要比之前更高,而江府海棠的吹風價也恰恰證實了這一點。

三種綠城混跡市場

目前,綠城在市場中可分爲三類:純血綠城、半血綠城、貼牌綠城。

純血(投資開發)與半血(代建)大家已經清楚,還有一類“貼牌綠城”,即綠城與其他法人共同組建的平臺公司,授權使用品牌名稱的項目。

此類項目在廣州還尚未出現,但在全國卻屢見不鮮。與代建項目一樣,此類項目和綠城品牌也不具備法律層面的捆綁關係,不能決定綠城後期的去留。

今年元旦,綠城在官網拋出一紙聲明,責令17家打着綠城旗號的地產公司,停止使用綠城品牌及綠城字號,涉及西安紫薇公館、武漢桃李春風、銅川桂語江南等多個項目。

此番公然“開撕”,背後實則是此類“貼牌項目”與綠城之間的種種利益博弈。

坦白講,三種綠城混跡市場,這巨大的迷惑性,購房者不深入瞭解還真分不清。當初衝着綠城品牌買房的置業者,後來聽說自己買的房子不是所中意的開發商,自然接受不了,導致維權事件頻發。

雖然代建,貼牌模式對於房企來說是一種相對有利的輕資產運營模式,但無論如何也不能損害消費者利益。

特別是在存量房比例大幅度上升的樓市中,自建也好,代建也罷,還是號召房企可以放慢腳步,不忘初心。

買房人在複雜的房地產市場中,也要最小化品牌的干擾,更加理智地擦亮雙眼選擇樓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