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粥

圖/米各

白粥是大多數人輕易就能掌握的料理,可對我不是。

「媽媽最近胃口不太好,什麼東西都吃不太下,」那是正值太陽最烈的七、八月,風扇嗡嗡地高速轉着,遮擋住姐姐大半的聲音,「剛剛她難得提了說想喝點白粥,你要不要煮點,我明天帶過去?」

我緊緊貼着風扇,含糊地應了聲。

白粥,在我家出現的次數屈指可數,也許是我和姐姐都不是特別喜歡這道平淡的料理,即使是在生病時,母親也更常煮蔬菜粥、海鮮粥等較有味道的粥品,倘若真煮了只有純米的白粥,也會搭配上一桌子的小菜。

粥要怎麼煮?我不清楚,只大略知道要比煮飯添加更多的水,其他一概不知。

窗外的太陽蠻橫地照射進屋子,在沒開燈的房間落下了一道惹眼的光,細小的灰塵隨着氣流而躁動着,陽光正巧灑落在母親許久沒使用的書桌上,收拾乾淨的文具、排列整齊的書籍,書頁的邊緣泛黃,透着一股舊書店的味道。

母親向來喜歡看書,家中書櫃大半都是她所珍藏的書籍,席慕蓉的詩集、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喬斯坦的《紙牌的秘密》,書頁間的縫線快要脫落,字句間的鉛筆字跡卻深深刻印在紙上。母親沒有困在斯萬家那邊,她很耐得住平淡,即使她的心裡還存有如席慕蓉〈抉擇〉般的少女情懷,有時我總覺得她看得見手腳冰冷的矮人,拿着小圓麪包書和放大鏡,遊走在各式我們理解不能的世界裡。

她愛倚着窗看書,不到一米六的身高斜靠在窗臺,隨各季的風揚起的短髮,烏黑、捲曲,和透光的窗簾一同飄蕩,嬌小身軀在這裡卻顯得剛剛好,正巧融進午後的窗景裡。

米水比例是一比八還是一比六?

房間的窗臺旁擺滿了盆栽,種植的綠植原先很是茁壯,生機盎然的青綠卻枯黃了,在這個夏天。缺水、過曬,綠葉的邊緣開始乾裂,小黃花花瓣謝落,定期澆灌的土壤也漸漸龜裂,即使移入室內,也不見好轉。

姐姐曾和我說,如果母親不回來,這片小花圃就要永遠凋零。

清水沉澱了澱粉。沒有煮過白粥,更不知道母親想吃的粥是濃稠點,還是稀一點?

我讀不懂母親的心,總像隔着一片洗米水,混濁不清。

或許是身爲家中最幼,被過度寵溺的成長,目中無人的青春期,我的反抗對家人是銳利銀針,深深刺入指甲縫,移動、旋轉。她的世界被我拒之門外,沒有去理解、不想去探訪,我與母親漸行漸遠,像是速度差距過大的兩人賽跑,無視周遭的莽撞向前衝,母親在後頭跌跌撞撞,被揚起的塵土嗆得呼吸困難。

最後我一杯米放了六杯水,撒了一小搓食鹽,蓋上鍋蓋,浸泡。

母親的書桌很久沒使用,自從她入住了那座白色牢籠內,灰塵開始肆意滋生,像攀附在古牆的藤蔓,一點一滴蠶食掉母親存在的氣息。書架上的書少了大半,大多都被移去母親的病房放着,空出的區域滲出寂寥,漸成一座小小廢墟。

人的氣息消失了。

電鍋外鍋倒入兩杯水,按下煮飯鍵,水在鍋裡蒸騰,白煙在鍋蓋邊緣溢出,飄向天空。

那時候也正值夏日,電鍋蒸著白飯。當時的細節已經記不清了,只記得母親的肌膚透紅,因爲愛笑而顯露出的眼角細紋還未猖狂,垂落下的微卷髮絲烏黑,眼神裡閃爍着光,如琉璃般剔透,小巧身軀在廚房裡忙碌,顛着快要趕上她三分之一身高的沉重鐵鍋,卻輕鬆得像搖着鈴鼓。竈臺上的爐火跳動,菜餚的香味溢漫在整個屋子裡。在那時是再日常不過的景象,像呼吸一樣自然,日復一日的上演,穩定到我以爲會就這麼一直下去。

不知道是不是上帝總愛給人生添上一筆波瀾,母親平淡的生活不再穩固,突如其來的噩耗,把豎立已久的高樓瞬間崩塌,癌症病毒早在許久以前便深入骨髓,悄無聲息,直到人們發現,早已爲時已晚。

電鍋跳起後,還需要等待約十到十五分鐘。

像病毒總愛潛伏,母親的病一拖就是五年,這過程中並非隨時都飽受病痛折磨,母親還是能像以往處理家務、在我深夜苦讀時端入一碗熱湯、偶爾與他人有着爭論與拌嘴。時間總能沖淡一切,病毒被檢查出的絕望被深埋在日常紛亂之下,爭吵、摩擦,這些巨大的憤怒狠狠壓住癌症帶來的恐懼,也一同遮掩掉母親漸趨凋零的容貌,甚至曾有幾次,我都有種錯覺──母親是不是好起來了?

是不是這就只是一場過於漫長的夢?

母親依舊喜愛閱讀,只是她不再拿着放大鏡和小圓麪包書,她的思緒不再跟着矮人肆意遊走。書櫃隨着母親在醫院的時間拉長,空缺的部分逐漸蔓延,母親的生活被釘在那片死寂的房中,冰冷的、沒有生氣的,房裡唯一深沉的色是母親的發,而這頭烏黑秀髮在夏日被遺落了。

掉落在地上的發是肆意蠶食的寄生植物,攀附滿病房的地,一點一滴把希望汲取殆盡。

白粥出鍋了,一比六的米水比,煮出的粥較爲濃稠,而這狀態是我較喜愛的濃稠度,有點糊嘴,但能實實在在地填飽肚子。把白粥拿出來放涼,接着裝入保鮮盒,冰入冰箱。

我曾去過困住母親軀幹的牢籠,原先透紅的膚只剩乾燥與死白,眼神裡閃爍的光少去了大半,像窗臺的一片綠植,逐漸褪去光彩,像過度曝曬的繁花。

母親在癌症的折磨下,本就嬌小的身軀只剩一副皮囊,陷入蒼白的病牀──她的靈魂在日夜之中,悄然枯萎。

隔日,姐姐將加熱過的白粥原封不動地帶回來,「媽媽說這粥太稠了,吞不下口。」她從病房取了兩副碗筷,其中一副遞到我的面前。

姐姐沒有說下次,她也沒有再和我說過母親想吃什麼。在我的記憶中,母親好像也沒有再對任何食物引起慾望,她的食慾衰萎成一根銀針,悄無聲息地刺入指甲縫,垂直穿刺,直至骨髓。

之後我又嘗試了一比八的白粥比例,但即便水放得更多了,仍不是母親當初想要的模樣。

下次試着一比十的米水比吧。我想,等母親出院,要煮一桌佳餚,煮點母親愛吃的,擺滿餐桌。

過了很久,我纔再次嘗試去烹煮白粥,一比十的米水比終於達到母親所期望的入口即化,一鍋透白的粥放在桌子的正中間,旁邊圍繞着擺滿許多小菜,像很久以前母親曾爲我們準備的一樣。

桌上的飯菜熱騰,飄着陣陣熱氣。

而這股熱氣,與立在牌位前的香,一同飄向天空了。(本文系第一屆雙北文學獎散文特優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