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班」亂象 官員一意孤行

校園鮮奶之亂延燒,面對各種衍生怪象,各界建議頗爲一致,只是農業部似乎依舊無動於衷,政府政策不乏因主客觀條件限制或缺乏配套措施而大幅調整修正,要像「班班喝鮮奶」這樣荒腔走板又執意推動的實屬罕見。

此政策已明顯牴觸推動目標且嚴重擾亂校務運作,連卓揆都坦言「推出時思慮的確有欠缺,已經要求明年要從長計議,如果教育部沒有提出最好的配套措施,不會貿然實施;至於現行部分學校在該政策上若有困難或質疑,不會強制要求執行。」問題是,農業部與教育部還是千篇一律強調持續協調並視執行情形滾動修調,迄今仍無喊停的勇氣,讓人不可思議。

作爲一個跨部會的政策,「班班喝鮮奶」理應進行政策影響評估並確認其可行性,檢視政策上路以來各種捉襟見肘與左支右絀,不得不讓人質疑,災難是否源於農業部官員天馬行空的閉門奇想?

就政策時點而言,十年前就知道零關稅鮮乳將衝擊本土產業,農業部卻遲至大限前纔想養成學童從小喝國產鮮奶的習慣。事實上,鮮乳早就是許多學校營養午餐的菜單,學童另行訂購羊奶者也大有人在,目前僅兩成五的學童選喝鮮奶,完全背離政策初衷,而保久乳產量又難以滿足暴增的訂單,鮮奶政策更使羊奶陷入不公平競爭的困境。政策上路以來,協助本土產業的成效猶未可知,可以確定不僅鼓勵國人喝國產鮮奶的美意全失,且已嚴重擾亂市場與產業秩序,幾乎陷入多輸的局面,凸顯這確實是一廂情願又缺乏完整配套的政策,農業部作爲主責單位實難辭其咎。

異想天開的政策時常被批評是不食人間煙火,從「班班喝鮮奶」就知道官員離第一線有多遠,希望學童在校喝國產鮮奶的政策初衷,已被學校師生家長聯手打臉,農業部官員竟還說若學校因保久乳供應延遲,想改訂鮮乳,只要與供應商溝通好即可,農業部尊重學校決定云云。不禁想問:官員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弄清楚學校爲何選擇保久乳了嗎?

對官員來說技術問題可能不是問題,但對學校而言卻是關鍵,以鮮奶到校爲例,從存放、發送到何時喝、乃至於喝完後的清潔整理,都是確保食安的重要環節,稍有不慎,就可能是一場災難。亂上加亂的是,學校被迫選擇保久乳又衍生出新狀況,對廠商而言,既然是保久乳,爲節省配送成本,自然選擇一次性配送,到頭來學校除了要騰出空間存放還要負起存放責任,據悉爲了防範鼠輩,還有學校認真討論起是否養貓,亂象不一而足。建議部長實地到校看看排成磚牆的保久乳,以及學童人手一袋提保久乳回家的奇景,應能對此錯誤政策有更深刻的理解。

政府施政難免出錯,關鍵是以什麼態度面對錯誤?以「班班系列」爲例,從石斑魚到鮮乳,學校被視爲解決過剩農產品的管道,淪爲政策提款機不說,還造成各種亂象,連業者都不領情,主其事者能無愧色?

「立意良善」不能成爲護航錯誤政策的藉口,以學校的主客觀條件,更非一句滾動式調整就能解決錯誤政策衍生的紛擾,相較於農業部的堅持,卓院長一席政策思慮欠周、應從長計議、不會強制要求執行的告白,反像是此一錯誤政策最好的下臺階。不過,如果官員對閣揆的提醒都還視若無睹,那麼問題肯定就是卓院長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