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病人度難關 氣管內管vs.氣切造口優缺點一次看
臨牀上爲了能快速爭取時間,幫助病人度過生死關頭,會放置氣管內管或氣切造口。(示意圖/ Shutterstock )
臨牀上爲了能快速爭取時間,幫助病人度過生死關頭,放置氣管內管或氣切造口,皆爲搶救生命緊急醫療處置選擇;若病人因疾病因素需長期使用呼吸器輔助呼吸,醫療端會建議施行氣切造口術,將須經口腔/鼻腔之氣管內管,轉換成從頸部氣管開口處放入氣切管,讓病人能更順利排除分泌物,維持通暢呼吸道。
一般來說,施行氣切造口術的適用對象,包含:長期放置氣管內管且無法脫離呼吸器之病人;痰多伴有痰液清除困難、咳痰功能不足、反覆性肺炎之病人,以及有特殊因素,無法經口鼻放置氣管內管維持呼吸道通暢病人。
那麼有哪些疾病會讓病人需要施行氣切造口術呢?臨牀上可以發現,長期呼吸衰竭、肺部其他疾病導致呼吸功能異常,無法順利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需長期依賴呼吸器時,經由醫師評估及建議執行氣切造口,建立呼吸器與肺部之間的通路。
正常呼吸時空氣依序由口鼻→咽喉→氣管→肺部;然而氣管內管的管徑小、路徑較長,增加呼吸道的阻力成了負擔,加上長期經口插管易造成口腔潰瘍、呼吸道損傷或感染,藉由氣管造口的使用,藉以提升長期使用呼吸器病人的生活品質。
●氣管內插管與氣切造口術的差異性比較
氣管內管是將較長的人工氣道,經由鼻腔或口腔放置到氣管深處,用以維持呼吸道通暢(如圖一),而氣切造口術則是在頸部第3-4環狀軟骨間做約2公分橫向切口,置入約6~7公分的通氣管,以做爲氣體輸送通道,幫助病人呼吸(如圖二)
●該選擇氣管內插管或氣切造口術?
其實,兩種方式各有優缺點,應該如何選擇呢?從表一我們可以明顯看到使用氣管內管,也就是俗稱的插管治療,雖然身體外觀上不會造成傷口,但因爲嘴巴無法閉合,加上口腔清潔不易,容易造成嘴角潰瘍及破皮出血;再加上無法有效清除氣管內管及支氣管的分泌物,容易造成病人需要長時間依賴呼吸器,延長住院天數,也會增加感染風險。
反觀衆人比較忌諱的氣切造口術,因爲沒有經過口腔,所以可以大幅度降低人工氣道的阻力,讓呼吸更順暢,同時減少口鼻疼痛,而且氣切管的長度較氣管內管短,病人能自行將痰液抽乾淨,避免阻塞於氣管內管中,降低感染及潰瘍發生機率。惟氣管內可能會有肉芽組織增生,導致氣管狹窄,日後需要手術處理。
然而,要使用氣管內插管或氣切造口術,都須經過詳細評估,您可於術前和醫生、家人討論,再做出決定。
本文轉載自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院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