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淮上區:堅持黨建引領“多元共治” 激活社區治理內生活力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近年來,蚌埠市淮上區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爲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鬥堡壘,堅持黨建引領“多元共治”,激發羣衆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激活社區治理內生活力。

“一組一會”打通服務羣衆“最後一米”

“小區老人較多,許多老人腿腳不方便,平時出門看病十分不便,能不能讓社區老年人享受更好更貼心的服務?”“小區留守兒童較多,都是年齡較大的爺爺奶奶帶小孩,放學後功課沒有人輔導。”在陶然北岸社區的居民議事會上,議事會成員與社區工作人員針對前期收集的居民意見,共同商討社區事項。

淮上區陶然北岸社區80%的住戶來自三縣及周邊農村,存在留守老人、兒童人口基數大、老年人出行不便和看病難等問題。陶然北岸社區“一組一會”人員通過走訪,多方徵集居民意見建議,與蚌埠“雷鋒車隊”和陶然北岸小區周邊2家理髮店簽署協議,社區爲轄區老人辦理了愛心卡,凡7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獨居老人拿着這張便民服務卡,就可享受免費乘車、理髮、醫療等服務。切實爲居民解決了出行難、理髮貴、看病難的問題。

在日常工作中,陶然北岸社區建立居民議事會工作流程,通過入戶走訪、線上徵集、座談交流等形式,徵集羣衆意見和訴求,制定居民需求清單。經多方協商、共駐共建單位聯動等方式,社區黨組織及時公佈問題解決方案,通過道德教化等手段,實行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更好地組織羣衆參加家園建設,推深做實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形成了居民積極參與社區治理的良好氛圍。

陶然北岸社區的治理成果是淮上區推行“一組一會”的縮影。今年以來,淮上區63個村、21個社區共成立了157個黨支部,122個黨小組,158 個村民理事會,62個居民議事會;村(居)“兩委”兼任“一組一會”負責人246名,吸納1257名黨員代表、村(居)民代表、婦女代表、致富能手、在職黨員等作爲村民理事會或居民議事會成員,黨建工作“觸手”不斷延伸,基層黨組織設置不斷優化。

此外,淮上區各鎮(街道)因地制宜建立了社區“黨羣連心站”“黨羣微家”“黨員驛站”等平臺,讓相關職能部門資源真正“沉”下去,推動政策、經費等資源下移。

積分制解鎖基層治理“幸福密碼”

“這個‘積分制’確實很好,我們平時參加社區活動都會給我們積分,拿着這些積分還能換生活用品。”小蚌埠鎮果園社區居民王先生感嘆,自從搞了積分制,社區環境有了明顯改善。

義務參加社區公益活動或志願服務活動的加10分、前屋後乾淨整潔地加10分、幫扶空巢老人、殘疾人、留守兒童等弱勢羣體的加10分……讓居民從“袖手看”變成“主動幹”,果園社區黨總支立足社區發展實際,創新探索推行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積分制管理。社區分別從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社會公德、公益服務、家庭美德、文明公約等多方面創建積分制,鼓勵引導居民積極參與社區事務治理,努力形成“人人公益、人人受益”的良好社區氛圍。

爲方便居民兌換積分,果園社區內部設有愛心超市,同時儘量豐富商品品類,盡最大可能滿足居民兌換需求。居民積得的分數可以及時在愛心超市兌換米麪油、洗衣液、洗潔精等生活物資。通過以積分爲動力,讓居民積極參加社區公益活動,通過實物兌換,實現了居民的勞動價值,體現了人人蔘與、共建共享的初心目標。

爲積極破解基層治理難題,蚌埠市淮上區充分發揮“積分制”模式在紓緩基層發展難題、促進鄉風文明、推進基層治理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制定並下發《關於全面推行“積分制”管理進一步推深做實“一組一會”制度的通知》,根據工作進度召開各鎮街積分制專題工作會議16次。創新研發積分制小程序,將“皖美紅色物業”、黨員“活力工程”“黨建+信用”、安全生產、精神文明建設等納入程序,推動中心工作與社會治理創新融合。

淮上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着力構建“村黨支部抓總、網格員抓片、黨員抓組、羣衆抓點”的組織管理體系,形成“村(居)中有網、網中有格、格中有組、組中有人、人盡其責”的網格化層級架構。因地制宜制定正反向積分事項清單,依照積分標準爲村(居)民積分並兌換物品。截至目前,全區累計參與羣衆48000餘人次,累計積分240萬分,已兌換92萬分。

盤活資源延伸文明創建“神經末梢”

“街道路面石球發生損壞。”“小區樓梯間裡有雜物堆積。”在一款由明珠社區開發的“先鋒騎手”小程序中,轄區內外賣小哥正熱心地將送餐時發現的問題一一上傳。

近年來,隨着淮上區開展“先鋒工程”行動,越來越多外賣員、快遞員等“新就業”羣體參與到基層社區治理和城市文明創建工作中。

淮濱街道統籌安排9家新業態企業與明珠社區黨組織結對聯繫,聘任311名騎手小哥爲兼職網格員,充分發揮外賣、快遞小哥走街串巷、進樓到戶的特點,通過“隨手拍”方式,將發現的問題報告社區,獲得積分兌換禮品或在轄區商超抵消消費金額,大大增加外賣員參與的積極性。

目前,淮上區在下轄7個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還設立騎手休息驛站,免費提供歇腳納涼、手機充電、食品加熱等貼心“微服務”。該區還在社區成立新就業羣體維權服務中心,爲新就業羣體提供法律援助、公益體檢、心理諮詢、勞動爭議等服務。

居民事無小事,淮上區淮濱街道爲積極落實黨建引領社區服務“雙好”工程,提供居民公共交流的平臺,暢通議事的渠道,下轄明珠社區創新工作方式,開展“小板凳”居民見面會,把辦公桌搬到居民樓下,以樓棟爲單元組織居民歡聚一堂,相互認識,增進鄰里情。

見面會上,明珠社區邀請“一組一會”成員、業委會代表、物業代表等參與其中,認真聽取居民心聲,記錄居民訴求。今年以來,社區共組織10餘次此類活動,累計收集居民訴求35件,制定清單,點對點進行處理,讓居民意見不落空,訴求有回覆,不斷增加居民滿意度。

在近期的“小板凳見面會”上,有居民反映了“小區道路較窄”“傍晚回家停車難”“電動車擠佔消防車道”等問題,對於這些困擾居民生活的難題,社區及時召開了基層治理共建企業、物業、社區和居民代表四方聯席會議,共同商討解決方案。經過充分討論,決定通過拓寬道路來解決這一難題,並得到了居民的廣泛支持和簽字確認。

辦法有了,費用怎麼解決?經過多方協調商議,最終費用由居民集資、愛心企業捐贈和物業公司共同出資承擔。看到社區有難處,愛心企業積極響應。共建單位蚌埠萬順建築公司及時派出施工人員和施工機械,蚌埠正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捐贈沙子水泥等材料,協助社區共同推動了消防通道的拓寬和電動車“停車難”問題的解決。

“這麼一改造,路拓寬了不少,好走多了。”“很感激社區和愛心企業爲我們做了這麼多實事。”暢通的消防通道,贏得了過往居民的稱讚。

三方協同共當小區“財務主理人”

走進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區陶然北岸小區,昔日日漸“落寞”的籃球場再次“活”過來,成爲小區大人、孩子打球、休憩的好去處。

“籃球場更新花了不到3萬元,使用的是小區公共收益,更新的每一個流程,花的每一筆賬,都在社區、業委會、物業三方監管下,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陶然北岸社區黨總支書記劉姝嫺介紹說。

據悉,自蚌埠市淮上區住建部門在陶然北岸小區試點建立公共收益三方共管賬戶以來,短短一年多時間,花在小區更新上的錢已超過20萬元。眼看着自己居住十多年的老小區,又逐漸走向年輕態,不少業主也豎起了大拇指。

2022年底,陶然北岸社區組織小區開設居民公共收益賬戶。物業、業委會雙方就公共收益進行清單劃分、分配,並簽訂《陶然北岸小區共管賬戶管理制度協議書》。

“三方共管賬戶”的建立規範了小區公共收益管理,讓每一筆支出與收益都公開透明,破解了長期以來因公共收益分配不明引發的矛盾問題。

“以籃球場的更新爲例,小區每年召開全體業主大會,開會之前先徵集議題,籃球場的更新是今年業主大會前由居民提出來。”劉姝嫺介紹,經大會討論通過後,物業和業委會拿出更新方案,再進行公示。經過招投標後,陶然北岸小區籃球場更新進入“快車道”。採訪時,劉姝嫺拿出厚厚一沓文件,詳細記錄了籃球場更新的每一個流程及費用支出,修建籃球場的每一筆錢都有據可查。

除了籃球場更新以外,通過小區公共收益賬戶三方共管的辦法,陶然北岸小區解決了小區破損路面修補、綠化提升、安裝充電樁等多項居民“急難愁盼”問題。錢花得明白,居民看得懂,也看得見。

“今年以來,我們嚴格落實物業服務事項公開公示制度,組織轄區各社區及物業企業召開會議佈置物業公共收益公示公開工作,並安排專人對轄區物業項目公共收益公示公開進行跟蹤督促。”淮上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淮上區將進一步加強公共收益資金共管賬戶體系建設,圍繞行業高質量發展,實現黨建引領下小區共建共治共享。(蚌埠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