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
7月15日,爲對衝稅期高峰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中國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290億元逆回購操作。此外,開展1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充分滿足金融機構需求。7天期逆回購和1年期MLF利率分別維持1.8%和2.5%不變。
因本月有1030億元1年期MLF到期,7月MLF延續“縮量平價”續作。專家認爲,當前資金面穩健寬鬆,市場對MLF的需求不高,其量或將逐步縮減。
“7月MLF到期量爲1030億元,爲年內最低;當月操作規模爲1000億元,這意味着當月縮量規模爲30億元。”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近期MLF投放量較低,總體處於縮量或等量續作狀態,銀行體系流動性較爲充裕。
王青進一步解釋說:“6月份1年期商業銀行(AAA級)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均值降至2.07%,較上月下行2個基點,已連續5個月明顯低於2.50%的MLF操作利率;進入7月份,截至12日該指標均值爲1.95%。這意味着當前商業銀行在貨幣市場的融資成本較低,對MLF的操作需求下降。”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爲,7月以來同業存單利率維持在年內低位,商業銀行中長端流動性環境相對寬鬆,MLF小幅縮量續作整體符合市場預期。
對於7月MLF利率維持不變,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目前調降政策利率面臨商業銀行淨息差和人民幣匯率的內外部雙重約束。
“從內部看,穩息差、防風險仍是影響因素。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淨息差已降至1.54%的歷史低位。二季度雖在禁止‘手工補息’逐步落地的影響下,銀行負債端成本有所改善,但貸款利率延續下行,息差依舊承壓。從外部看,人民幣匯率是重要考量。2023年以來,中美利差持續倒掛,人民幣匯率面臨壓力,面對美聯儲降息仍存在不確定性,利率調整需要考慮對匯率的影響。”溫彬說。
在採訪中,專家普遍認爲,未來MLF的政策利率色彩和作用將逐步淡化。
此前,央行行長潘功勝在2024陸家嘴論壇上表示,未來可考慮明確以央行的某個短期操作利率爲主要政策利率,從目前來看,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已基本承擔了這一功能。其他期限貨幣政策工具的利率可淡化政策利率的色彩,逐步理順由短及長的傳導關係。“這意味着下一步政策利率體系將有重大調整,在強化7天期逆回購利率的主要政策利率地位的同時,MLF操作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將會淡化。”王青說。
在明明看來,本次公開市場操作提到“爲對衝稅期高峰等因素的影響”,寬幅投放逆回購的同時小幅縮量續作MLF,或許也是爲了提升逆回購工具作爲主要流動性投放工具的地位,並逐步淡化MLF操作對流動性市場的影響。
“從近年實踐看,短期市場利率以政策利率爲中樞波動,政策利率的引導效果較好,而作爲中期政策利率的MLF利率時常與同期限市場利率走勢出現一定偏差。同時,MLF利率與LPR之間的‘脫鉤性’也正逐漸顯現。”溫彬表示,在此背景下,央行開始聚焦於管好短端利率,中期利率推動主要由市場決定。通過逐步淡化MLF利率的政策色彩,進而理順各項貨幣政策工具由短及長的利率傳導機制,是下階段健全利率市場化調控機制的重要方向。
記者注意到,MLF利率與LPR之間的不同步性逐步加大。2021年12月之前,每一次MLF調整都伴隨着LPR調整,且從調整幅度看,1年期LPR調降幅度同MLF保持一致。從2021年12月之後,LPR開始出現獨立的調整。“2022年8月以來的幾次LPR非對稱調整,主要在於修正LPR曲線斜率或釋放寬鬆信號刺激居民購房、企業投資需求等,已與MLF利率無關。”溫彬說。
有業內專家表示,當前LPR報價與最優質客戶貸款利率之間出現一定偏離,未來還需要加強報價質量考覈,減少偏離度。也可以考慮借鑑國際經驗,用類似SOFR(有擔保的隔夜融資利率)的短端市場利率作爲浮動貸款利率的定價基準。這方面的改進有利於提高貸款基準利率的公允性,也有利於提高利率傳導效率。(經濟日報記者 馬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