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解讀|今年北京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怎麼做?

新京報訊(記者張璐)1月14日上午,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爲實現這一目標?全市將採取什麼措施?

根據《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技術規定(試行)》(HJ633-2012)分級方法,將每日空氣質量分爲1級優、2級良、3級輕度污染、4級中度污染、5級重度污染、6級嚴重污染6個級別,當空氣質量指數(AQI)>200時,日空氣質量達到5級重度污染,即發生1天重污染天。

爲持續推動空氣質量改善,減少重污染天氣發生,北京市提出在“十四五”末實現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2024年,北京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爲290天,佔比79.2%。與此同時,重污染天數明顯減少,僅有2天。與2013年相比,2024年的重污染天由58天減少到2天,降幅達96.6%,爲歷年最少。

爲何重污染天大幅度減少?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處副處長劉龑告訴新京報記者,從長期看,根本上消除重污染天氣,要靠持之以恆推動常態化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2013年以來,踐行綠色北京戰略,北京以前所未有的措施和力度治理大氣污染,壓減燃煤、控車減油、治污減排、清潔降塵、聯防聯控,協同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主要大氣污染物濃度持續下降,空氣質量明顯改善,實現了生態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多贏,人民羣衆的藍天獲得感有明顯提升。

從短期看,當前北京仍處在污染排放總量較大的階段,遇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可能發生空氣污染過程,需要採取臨時性、短時應急減排措施應對。北京自2012年起制定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並根據大氣污染治理情況對應急預案進行了多次修訂。當發生重污染天氣時,依法依規採取應急減排措施,最大限度減緩污染程度。

今年將採取哪些措施,實現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的目標?劉龑說,2025年,全市將繼續堅持“日常降本底,污染削峰值”。功夫下在平時,強化結構、工程、管理減排,堅持“含綠量”提升主線,以機動車新能源化爲重點深化結構創綠、以企業提級增效爲重點深化工程創綠、以城市精細化治理提升爲重點深化管理創綠,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同時在日常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基礎上,加強空氣質量預報會商,依法依規啓動空氣重污染預警,做好重污染天氣應急應對工作,力爭實現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

編輯 張磊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