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緊北京奔馳“搖錢樹”,北京汽車還能“躺贏”多久?
圖片來源:度哥
2023年4月攝於上海車展
近段時間,上市車企中期業績集體“放榜”,中國五大汽車集團中,除了長安之外無一不顯現出依賴合資品牌的隱憂,其中北汽集團乘用車平臺北京汽車對於北京奔馳的依賴尤爲明顯。
根據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01958.HK)日前發佈的上半年業績報告,截至2023年6月30日,北京汽車營業收入990.47億元,同比增長18.37%;歸母淨利潤28.46億元,同比增長31.9%。
銷量方面,上半年北京汽車整體銷量50.7萬輛,同比增長24.1%。其中,新能源車型銷量4.9萬輛,同比增長91.5%;燃油車銷量45.9萬輛,同比增長19.7%。
業績和銷量成績都可圈可點,但在這些穩健的數據背後,是北京汽車自主品牌羸弱,北京現代指望不上,全靠北京奔馳賺錢的尷尬現狀。今年上半年,北京汽車超91%的收入來自北京奔馳,而北京品牌只佔到了8%左右,北京現代與福建奔馳則不計入合併收入報表中。
從毛利角度來看亦如此,上半年北京奔馳的毛利高達226.15 億元,北京品牌卻是負數。某種程度上來說,北京汽車就是靠北京奔馳撐起來的。
合資品牌如今普遍因爲電動化轉型而經歷着陣痛,部分過於依賴合資品牌的汽車集團也因此備受折磨,顯然北京汽車傍上的“搖錢樹”暫時讓其成爲了例外。只是在變革大浪潮下,北京汽車還能“躺贏”多久?又如何避免成爲下一個華晨?
1
重度奔馳“依賴症”
北京汽車是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主要業務涵蓋乘用車研發、製造、銷售與售後服務,乘用車核心零部件生產、汽車金融等。乘用車業務目前通過“BEIJING·北京”“北京奔馳”“福建奔馳”及“北京現代”四大整車板塊開展。
今年上半年,北京汽車營收、淨利潤以及毛利均實現不同程度增長,展現出穩健向好的態勢。
在官方新聞稿中,北京汽車認爲增長背後的邏輯是公司持續推動改革,通過聚焦主業、推動重點市場、重點車型銷售提升,加速向新能源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等,從而在自主品牌、新能源板塊及出口業務三個不同維度均有較大突破。
上半年,北京品牌確實進步不小,累計銷量7.2萬輛、同比增長125.9%,其中北京品牌新能源車型累計銷售2.9萬輛、同比增長267.7%;累計收入爲82.99億元,去年同期僅爲22.63億元。
不過,這些數字放在北京奔馳面前仍然不夠看。上半年北京奔馳的銷量是30.1萬輛,同比增長12.9%,穩居豪華品牌前列。收入上,北京奔馳實現了908.17億元,佔到北京汽車報告期內總收入的91.69%。
此外,今年上半年北京汽車的毛利是205.66億元,而北京奔馳就達到了226.15億元,北京品牌則是-20.49億元。相當於北京汽車一直在靠北京奔馳“賺錢養家”,離了北京奔馳就會陷入虧損困境。
而這種情況其實已經持續了很多年。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是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與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戴姆勒大中華區投資有限公司在2005年8月共同投資成立的,北京汽車持有北京奔馳51%的股權。
這些年,隨着另一家合資公司北京現代的日漸式微,北京奔馳在北京汽車的地位愈發凸顯。2017年到2019年,北京奔馳在北京汽車總營收中佔比分別爲87.04%、89.14%和88.45%;2020年-2022年甚至進一步上升,分別達到95.89%、95.48%和96.16%。
雖說能抱上棵“搖錢樹”人人都羨慕,但當整個公司都在靠一個合資品牌“輸血”的時候,就會隱藏着巨大的風險。
奔馳品牌也不是沒有短板的。在新能源時代,奔馳的電氣化轉型頻頻受挫。數據顯示,上半年奔馳純電動車型在華上險數還不足1萬輛。
其首款純電產品EQC的品控也曾被質疑沒有達到和豪華一線品牌匹配的程度。去年年初,北京奔馳就因爲冷卻系統可能存在密封不足等問題,一下子召回了10104輛EQC。
這就難以保證之後的走勢會怎麼樣,是蜜糖也有可能是砒霜,曾經過度依賴寶馬品牌的華晨集團就挺讓人感到可惜的。
2
拿不出第二張“王牌”
除了北京奔馳外,其實北京汽車手上原本還有另一張“王牌”的,那就是北京現代,曾經也是北京汽車的銷量支柱,與北京奔馳共同創造了北京汽車過去的輝煌。但近年來北京現代已經指望不上,北京汽車財報中都未披露其具體的營收、毛利等。
按照最新的半年報信息,今年上半年北京現代積極應對行業競爭加劇等多重內外部挑戰,加快推進數字化、智能網聯技術、自動駕駛技術應用,成功推出沐颯車型,智能化進一步升級。
同時,北京現代進一步提升伊蘭特(參數丨圖片)等主力車型、第五代途勝L等高端車型銷售佔比,實現整車銷售11.8萬輛,同比增長25.7%。
看上去有了不錯的提升,但要知道,在2016年,北京現代最高光的時刻,全年銷量曾達到114萬輛,位居合資品牌第四,並且連續4年創下銷量突破百萬輛的亮眼成績,那會兒隱隱有了與南北大衆battle的實力。
2017年,遭遇抵制的北京現代銷量雖然驟降至近82萬輛,但也比現在高出許多,包括2021年時北京現代全年銷量都還有38萬輛,估計今年全年難以達到這一數字。
這種情況下,北京現代的財務狀況自然不會太樂觀。根據此前披露的信息,北京現代2020年、2021年共計虧損超過100億元。爲了緩解經營壓力,去年3月,北京汽車投資有限公司及現代汽車兩家股東聯合向北京現代增資,股東雙方各增資約30億元,共計約60億元。
另外,巔峰時期,北京現代擁有北京、重慶、河北三大生產基地,5座整車工廠總產能達165萬輛。現在,北京第一工廠被造車新勢力理想汽車盤下,將其改爲了理想汽車北京綠色智能製造基地;北京第二工廠、重慶工廠、滄州工廠相繼被曝停產。
6月的現代投資者日活動上,韓國現代汽車集團的CEO張在勳向外界表示,現代計劃出售在中國的兩家已停產工廠。加上已經出售掉的北京第一工廠,北京現代原本的5家工廠將只剩下兩家。
雖然北京現代在今年上半年銷量有了上漲,不過短期內很難回到輝煌時代。目前在新能源方面,北京現代落後太多。
上文提到,自主板塊的北京品牌又尚未形成競爭力,是公司盈利的“拖油瓶”。可以說,就算北京汽車有意降低對北京奔馳的依賴,暫時也拿不出什麼“王牌”。
2023年對於北京汽車來說,是開啓新篇章的一年,北京汽車正在通過一系列改革舉措提振自主品牌。4月的上海車展期間,公司發佈了“品牌煥新戰略”,重新梳理了產品佈局。結合此次半年報數據來看,北京品牌的煥新戰略有了些成效,但還遠遠不夠。
誠然,依靠北京奔馳這頭“現金奶牛”,北京汽車還能吃很久,不過誰又能保證瞬息萬變的時代下,紅利會永遠眷顧某個品牌呢。
作者 | 劉媛媛
來源 | 車圈能見度(CarVisi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