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地球 陸開展近地小行星撞擊實驗
熱門話題
大陸的太空計劃,將不止於登月而已。未來15年,將針對近地小行星撞擊地球這一極小概率事件,對一顆數千萬公里外的小行星實施動能撞擊,使其改變運行軌道,並在軌開展撞擊效果評估,實現「撞得準,推得動,測得出,說得清」。
據《科技日報》報導,中國科協年會主論壇10月22日於安徽合肥召開,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深空探測實驗室主任兼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報告中國太空探測未來15年的計劃。「未來15年,將在月球探測、行星探測、運載技術等三個領域,論證實施十大工程任務。」
在月球探測領域,中國將實施探月工程四期,包括嫦娥六、七、八號任務,將在月球南極建成月球科研站基本型。明年計劃發射嫦娥六號,實現國際首次月球背面自動採樣返回。2026年前後,還將發射嫦娥七號,着陸在月球南極,通過環繞、巡視和飛躍探測,開展資源和環境詳查。此外,還將實施嫦娥八號任務,開展月球資源原位利用等新技術試驗。
在行星探測領域,吳偉仁表示,中國計劃開展五大工程。一是將實施天問二號小行星採樣探測任務。實現對特定目標小行星的採樣返回,並對一顆主帶彗星進行繞飛探測。二是首次近地小行星防禦任務。針對近地小行星撞擊地球這一極小機率、極大危害事件,將對一顆距離數千萬公里的小行星實施動能撞擊,使其改變運行軌道,並在軌開展撞擊效果評估,實現「撞得準,推得動,測得出,說得清」。
三是發射天問三號火星採樣探測器。中國科學家將實現火星採樣返回,使中國有望成爲首個獲得火星樣品的國家。四是開展木星系及行星際穿越探測,實現木星系環繞和天王星到達,深化人類對木星系和行星際的科學認知。五是開展太陽系邊際探測。計劃發射新型航天器,在本世紀中葉飛抵100個天文單位的太陽系邊際。
在運載領域,吳偉仁說,中國將論證實施重型運載火箭工程,突破10公尺級箭體直徑、大推力液氧甲烷發動機等關鍵技術,使中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由25噸級提升至150噸級,爲未來太空探測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