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六位青年學者榮獲第十八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11月17日,在2024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上,第十八屆中國青年科技獎揭曉並舉行頒獎儀式,全國共有99名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獲獎。北京大學共有6位青年教師獲獎,其中,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劉毅教授獲特別獎,另外5位獲獎青年教師分別是:數學科學學院郭帥教授、物理學院高鵬教授、生命科學學院伊成器教授、生命科學學院杜鵬教授、口腔醫學院劉燕教授。

劉毅,北京大學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爲三維拓撲和雙曲幾何。在前人基礎上,他將幾何化思想,以及新興構造,與更成熟的經典理論創造性結合,發展了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從而解決了一系列有關三維流形、曲面自映射的重大問題,本質性改進了L2 Alexander撓率、Kahn--Markovic構造等技術內核,有力地推動了領域前沿的發展。

郭帥,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數學物理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是現代計數幾何,是幾何與數學物理領域的重大研究方向,也是當前國際熱點研究領域之一。近年來,郭帥(與合作者)解決了關於五次超曲面這一經典Calabi-Yau三維流形Gromov-Witten勢函數的一系列長期懸而未解的結構性猜想,引起了國際同行的普遍關注。

高鵬,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從事界面物理研究,在界面原子結構的皮米精度測量與界面聲子的探測與物性調控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多次入選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學家、愛思唯爾高被引科學家、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研究工作入選中國電子科技十大進展、中國光學十大進展、中國半導體十大研究進展、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候選等。

伊成器,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雅特聘教授。多年來通過化學生物學方法的創新,致力於核酸修飾的生物學研究。開發了一系列核酸表觀遺傳及表觀轉錄組修飾的測序技術,開拓了中國科學家主導的表觀轉錄組學新方向;在基因編輯領域,發展了鹼基編輯器的安全性評價工具,並開發了一系列RNA編輯新技術。

杜鵬,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學院教授。主要從事生物醫學中RNA和幹細胞生物學相關領域研究,在鑑定新型的RNA調控通路並解析其在幹細胞及早期胚胎髮育中的功能,並利用RNA操控細胞命運的領域取得系列成果。曾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獲首屆“亞洲青年科學家項目”支持,獲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突破獎、鍾南山青年科技獎、顧孝誠講座獎等榮譽。

劉燕,,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教授,中心實驗室副主任,主要從事的研究是仿生納米材料與顱頜面組織再生,曾獲國家級人才計劃、國家級人才計劃青年項目、北京市傑出青年中關村獎、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獎、中華口腔醫學會科技獎一等獎。

據瞭解,中國青年科技獎由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青團中央共同主辦,旨在表彰在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科技創新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青年科技人才,激發創新創業創造熱情,培養造就規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爲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智慧和力量。

中國青年科技獎評選週期爲2年,每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者不超過100名,由當屆獲獎者中產生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獲獎者不超過10名。該獎項已評選17屆,共有1705位青年科技工作者獲此殊榮,是我國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其中近190位獲獎者當選爲兩院院士。(通訊員:麥洛 圖片來源學校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