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全面推行“非現場監管” 2026年非現場檢查量佔比將超六成

北京商報訊(記者 趙述評)近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發佈信息,北京市已將非現場監管作爲優化營商環境,打造"北京服務"品牌的重要舉措,計劃到2026年度實現非現場檢查量佔比超過60%,真正發揮科技賦能監管效用,實現監管"增效"而企業"無感"。

據瞭解,爲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北京市全面推行非現場監管,充分探索運用數字化方式發現潛在的風險隱患,以科技賦能監管效能提升,將以前必須到實地開展的現場檢查轉變爲非現場監管方式,既能精準發現風險問題,又能減少對企業的現場打擾。

"以前我們需要拿着文書一家家去檢查餐廳後廚情況,現在藉助‘互聯網+明廚亮竈’,只要在屏幕上一點就能迅速掌握後廚食品加工過程,不去現場就能完成檢查。"海淀區市場監管局對餐飲企業開展的監管創新,正是推行非現場監管的縮影。

今年以來,北京市全面推行以非現場監管爲標誌的數字化監管改革,就是要重點解決過去傳統"巡街式""拉網式"檢查存在的無效、低效檢查問題,要求各監管部門充分探索運用視頻AI識別、人工智能、大數據篩查等技術手段發現潛在的風險隱患,以科技賦能推動實現向"數據監管"的變革。

針對市場監管部門全新的非現場監管方式,海淀區一家集體用餐配送企業表示:"市場監管執法人員通過攝像頭遠程發現問題後,會及時進行指導改正,我們員工的自覺性提高了,操作更規範了,真的挺好的。"

通過推行非現場監管方式,政府部門進一步轉變監管理念、創新監管方式、提升監管效率,同時推動企業充分自律自治,不斷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

非現場監管推行半年以來,取得了很好的實踐效果。如,北京市交通委應用多種非現場技術資源,動態監管駕駛員培訓全過程,通過彙集全市80家駕培企業系統數據資源及相關部門監管數據資源、視頻監控等感知體系,促進企業服務規範化、透明化,增強遠程監管、動態檢測、預警防控能力,打擊縮減學時、"黑駕校"等違規違法行爲,有效迴應解決羣衆關切。北京海關在亦莊海關、中關村海關等對轄區企業試點遠程視頻查檢,這種模式大幅提升了查檢效率,大大縮短貨物通關時間。東城區通過打造智慧養老一體化數字平臺,以智能引擎、智能計算、數據協同技術爲支撐,建立了"區—街道—社區—家庭"四級養老服務體系,對養老服務實施全對象、全流程、全要素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