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今年委員帶來這些保護利用建議

北京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將於1月13日開幕。1月12日,北京市政協委員陸續報到。

2024年7月,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引發公衆廣泛關注。記者瞭解到,不少北京市政協委員對如何進一步闡釋北京中軸線文化內涵、做好北京中軸線世界文化遺產推廣展示等話題十分關注,帶來不少相關提案。

建議打造中軸線活化大劇,促進文旅深度融合

文化藝術界別市政協委員、梅花獎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魏春榮告訴記者,她帶來了關於打造中軸線活化大劇和推動戲曲進校園的提案。

魏春榮認爲,儘管其豐富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已受法律保護,但在轉化爲公衆文化自豪感、提升國際文化影響力上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她建議,應緊握申遺成功機遇,精準識別與深挖北京歷史文化富礦,提升城市文化辨識度與美譽度。統籌各方資源,出臺專項扶持政策,構建政府引領、專家指導、藝術院團與民間資本協同參與的合作機制,促進文化、旅遊、商業有機融合,爲活化大劇築牢根基。

鼓勵百姓開展民俗活動,活化古建爲文化空間,如舉辦特色演出,實現物質與非物質遺產協同展示,優化旅遊資源配置。結合劇目打造主題場景,利用周邊資源建設惠民文化基地,激活社區參與熱情,帶動區域經濟文化協同發展,讓遺產保護成果普惠民衆。

“緊跟時代,以演藝影視融合5G、AI、VR、AR等科技,開發直播互動演出、虛擬文化體驗工坊等沉浸式文化產品,藉助新媒體和社交網絡拓展中軸線文化宣傳廣度與深度,吸引全球目光。同時,策劃‘夜遊中軸線’活動,用燈光和投影打造景觀,融合歷史與現代,增添體驗維度,激發城市活力,提升其國際影響力,展現中華文化魅力。”魏春榮說。

此外,結合行業經驗和親身體驗,她指出,山區文體活動資源相對稀缺。“受路程、時間掣肘,加之專業文藝院團行業相對獨立、資源整合不足,目前入校活動多集中於市內或近郊學校。”

魏春榮建議,整合文藝院團、地方政府、教育部門等多方力量,構建協同聯動機制,專項推動戲曲進校園項目與山區中小學深度銜接。藉此拓寬山區孩子視野,助其體驗傳統藝術魅力,爲山區美育事業注入蓬勃動力。

建議利用明清皇家建築遺蹟展示北京古籍善本

北京市政協委員黑德昆帶來了《關於進一步挖掘“中軸線”文化概念,建立古籍善本和歷代民族宗教藝術展示中心的提案》。

黑德昆表示,中軸線上的故宮、天壇等世界文化遺產早已聞名遐邇,但同樣屬於京城重要組成部分、明清皇家建築遺存的地壇、日壇、月壇、衆多王府建築等,其開發、利用尚不充分,建議以“中軸線”爲品牌,進一步容納更廣泛的歷史資源,豐富和擴大“中軸線”的文化概念,使其文化內涵越來越豐富。

“比如,故宮博物院一票難求的時候,衆多明清皇家建築遺蹟具備歷史條件和空間條件,可以成爲故宮博物院的延展。”黑德昆說。

同時,北京地區存藏的古籍資源非常豐富,特別是皇家文獻古籍。如果進一步利用皇家建築設立固定場所,展示古籍善本和歷代民族宗教藝術,可以擴大“中軸線”文化的概念,緩解故宮博物院等藏品多、展館有限的難題。

他建議,利用地壇等現存明清皇家建築遺蹟,建立北京古籍善本和歷代民族宗教藝術展示中心或其他相關展示中心,成爲故宮博物院在“中軸線”延展上的新展館,既可作爲特展的新場所,又可作爲常態化展示中華古籍善本和宗教造像、繪畫、服飾等歷代民族宗教藝術的固定場所。

從點到線到面,希望中軸線申遺帶動北京老城保護

“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後,我將助力北京老城保護。”北京市政協常委、人民畫報書畫院秘書長白景峰告訴記者,北京中軸線的申遺過程,極大推動了北京老城整體保護的各項工作。

自2018年起,助推中軸線申遺成爲北京市政協的重要工作。此後,白景峰參與多次北京中軸線申遺調研。近年來,圍繞北京中軸線申遺,他曾以個人或聯名形式提出多件提案。

加上北京中軸線,北京現存世界文化遺產已達8處。“北京中軸線申遺帶動了北京老城的整體保護。”白景峰說,北京中軸線位於北京老城中心,其遺產區面積589公頃,緩衝區面積4542公頃,輻射72%的北京老城。

“以前,關於中軸線的保護涉及天壇、太廟、故宮等分散的點,現在的保護是一條全長7.8公里、貫穿北京老城南北的線。我希望以後的保護是面,是涉及整個北京老城這個面。”

從點到線到面是一條循序漸進的保護思路。白景峰認爲,若老城保護好了,也能更好地能保護好中軸線。“這就是我今年準備討論的提案,希望在中軸線申遺成功後,北京老城也能得到更好地保護。”

新京報記者 展聖潔 張璐 張建林

編輯 白爽 校對 趙琳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