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蘋果拋棄 被輝達超越 英特爾真不行了?

PC時代,爲英特爾開啓成功之路,卻錯失了行動互聯網時代。(圖/美聯社)

7月9日,美股收盤,輝達(NVIDIA)的總市值達到了2510億美元,首次超越英特爾(2480億美元),成爲北美最有價值的晶片企業,以及全球第三大晶片公司。7月23日AMD以57美元開盤,收市61.79美元,英特爾股價開盤60.70美元收盤61.05美元。這可能是歷史上AMD股價首次超過英特爾,雖然兩者的營收和市值仍然相去甚遠。

雖然,股價波動英特爾再度反超,但在晶片的格局中,英特爾一家獨大的壟斷局面已經被打破。而更加嚴峻的是,對於未來,英特爾的準備並不充分。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因特爾的成功,獲得了時代的眷顧。PC時代,爲英特爾開啓成功之路。個人電腦的洪流,成就的不僅是IBM,更是讓英特爾和微軟建立起龐大的硬體和軟體帝國。

比爾蓋茨曾直言不諱地說:「IBM上世紀80年代開始採用英特爾的處理器和微軟的操作系統,從而取代蘋果成爲個人電腦產業的老大,英特爾與微軟此時也成爲電腦產業的巨人。」

英特爾走向成功之路的起點是1978年6月8日,發佈了新款16位微處理器「8086」。

它開啓了一個全新的時代:x86架構從此誕生了。最重要的意義在於,x86定義了晶片的基本使用規則。這意味着,英特爾建立起了個人電腦這一行業標準和規則。它完成了整個行業基礎架構的建設。

也正是基於這一架構,英特爾與微軟形成了強有力的「Wintel」聯盟。操作系統與晶片的堅固聯盟,掌控了個人電腦的時代。坐擁個人電腦CPU的巨大市場,以壟斷的姿態牢牢佔據市場的制高點。

英特爾成功地讓全世界的電腦生產商都成爲其打工者。長期以來,英特爾以「高市場佔有率、高利潤」的姿態制霸整個行業。

巨頭最艱難的轉型,是敢於對自己進行深度的改革。改變固有的利益格局,重塑業務體系,是巨頭二次創業的必經之路。但英特爾選擇了觀望。

錯失行動互聯網時代,是從拒絕賈伯斯開始的。時任英特爾CEO保羅·歐德寧拒絕了賈伯斯請求英特爾爲他開發一款手機CPU的請求。因爲在他看來,蘋果所給的報價並沒有太多的吸引力。習慣了高利潤、賺大錢的英特爾,不願意放下身段去迎合蘋果。而具有戲劇性的是,今年蘋果終止了和英特爾的合作。

而正是這次放棄,英特爾把行動互聯網時代拱手讓給了它的競爭對手ARM。

經過多年發展,ARM生態陣營不斷擴大,包括華爲積極發展ARM服務器晶片、亞馬遜AWS雲服務器也在採用ARM設計晶片。

前不久,蘋果也轉向ARM陣營,衆多巨頭加入ARM陣營也意味着英特爾基石的瓦解。它丟掉的不僅是行動互聯網這一市場,更是丟掉了未來。

在下一個即將開始的時代:人工智慧領域,ARM較英特爾有着顯著的先發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作爲後起之秀的輝達,首先命名了GPU這個品類,並佔到全部消費市場市佔的73%。

5年瘋漲2268%,輝達已經取代英特爾成爲了美國市值最高的晶片公司,華人老闆黃仁勳身價也接近100億美元。

在AI時代,輝達推出以GPU以及CUDA平臺組成的生態,將遊戲時代的優勢延續到企業服務,用於企業的AI訓練和推理需求,並佔到圖像、視頻、語音和搜索用例的75%。也就是說,留給英特爾的時間和趕超的機會不多了。

錯失行動互聯網時代的英特爾,不想再錯過人工智慧。

在英特爾的最新表述中,英特爾希望打造一個全新的生態:以數據爲中心,打造智慧連接、智慧存儲、智慧計算的全面能力,通過指數級創新驅動實現「智慧X效應」。

英特爾希望將六大技術支柱(製程和封裝、XPU架構、記憶體和存儲、互連、安全、軟體)作爲推動智慧創新的引擎,並把人工智慧融入方方面面,以CPU+GPU+FPGA+ASIC的全面產品佈局,軟硬結合,幫助客戶實現從雲到端的智慧部署。

儘管這一願景能否實現,還有待觀察,但英特爾在產品研發、解決方案創新力、生態構建力等領域仍然具有顯著的綜合優勢。

如果它願意放下架子,進行深度的技術變革,相信在人工智慧領域英特爾仍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