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大安區走讀文化節「文學流域東區跨藝市集」 帶動東區新脈動

民政局局長陳永德、大安區區長林明寬與里長們合影。(戴志揚翻攝)

2023年臺北市大安區基層藝文活動《走讀大安文化節》於6月18日下午假東區瑠公公園、頂好廣場舉辦《文學流域─東區跨藝市集》活動。大安區林明寬區長表示,東區過去的歷史,最初是當地民衆於此利用天然池沼築坡造陂,是臺北東區相當重要的地景,歷經了雍正、乾隆年間修築水圳,日治時期將瑠公圳和霧裡薛圳的幹線合併,建造鋼筋混凝土橋,與兩圳道灌溉區域重疊的大灣因此日漸式微,失去灌溉功能,最後排幹填土闢爲農田。1983 年,臺北市政府將水溝加蓋,大灣的遺蹟亦從此自地消失,東區也轉型爲發展爲商業都會地帶。在東區商圈的範圍內,各家百貨公司林立、國際精品商店的進駐,爲東區帶來繁榮景象。

現場舞蹈表演吸引民衆目光。(戴志揚翻攝)

現場舞蹈表演吸引民衆目光。(戴志揚翻攝)

現場民俗表演吸引民衆目光。(戴志揚翻攝)

林明寬表示,本次活動主題《文學流域─東區跨藝市集,系以文學爲經、古河道爲緯應運而成。過去的大灣陂塘,由瑠公公園、頂好廣場,延伸至安和路上,逐水而居匯聚人潮,構築先民生活的食衣住行育樂,也象徵在地社羣的活力。褪去的河道如今成爲旖旎可人的青青綠地,東區文藝的獨特氣息轉化成巷弄內年輕人展現創意自我的個性小店,《文學流域─東區跨藝市集》正式爲此,作爲傳統與創新的連結,呼喚而來。

臺北市民政局長陳永德(中)、大安區長林明寛(左)及里長聯誼會會長蕭萬居合影。(戴志揚翻攝)

東區商圈爲臺北市的核心地帶,擁有便捷的交通和絡繹不絕的人潮,但隨着消費趨勢改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觀光客驟減,以致多數店面吹熄燈號,爲活絡東區商圈發展,北市府與東區商圈發展協會齊力推動「忠孝東區振興計劃」,逐步改善整體公共空間,打造東區商圈的新面貌,由於商圈空間改善後的面貌,易吸引年輕客羣,東區商圈發展協會舉辦主題性活動,例如顆顆書店的「文創市集」。

新移民於現場日本文化的體驗。(戴志揚翻攝)

今年臺北市政府民政局、臺北市大安區公所、臺北市大安區社區大學、臺北市東區商圈發展協會共同合作,以「文藝」和「臺北古河道」的主題特色進行行銷活動,從多方位思考角度,帶領民衆用不同的視角感受東區的獨特魅力,活動內容有市集攤位(大安好事集、大安Joy好玩、百工職感大安嚴選、毛孩作夥來、小食農區、學習體驗跨藝市集等)、小論壇(忠孝東路大灣河道、看見都市綠資源、新生大排公民分享等),共計70個攤位,非常適合闔家歡樂的家庭日活動,透過走逛市集,共同參與的過程中,增加親子間情感聯繫與互動,是區公所人口政策的宣導活動,此外,另一個市集在頂好廣場,也歡迎市民朋友前往頂好廣場「混」市集。

民政局陳永德代表頒發警察局大安分局等各參與單位感謝狀。(戴志揚翻攝)

這一次的活動,結合臺北東區商圈發展協會及臺北市大安社區大學共同辦理。商圈發展協會韓修和理事長表示,東區位於臺北市重要的交通要道上,擁有便利交通運輸規劃與設施,近年協會以潮流藝文元素及夜經濟特性,結合巷弄特色,發展出「夜食」、「夜遊」、「夜享」、「夜讀」及「夜時尚」的「東區五夜城」,打造東區爲民衆夜品臺北首選。《文學流域─東區跨藝市集》則銳意爲東區打造出「日經濟」的觀光品牌,擁有多元風貌的東區,立志努力成爲行銷臺北的國際特色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