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贊氣色好竟是這疾病 放任不管恐中風
80歲的黃太太(左4),常常覺得疲倦、暈眩,因臉色紅潤,常被朋友稱讚氣色好,皮都也常常過敏,某次抽血發現血液出了狀況,她罹患的是骨髓增生性腫瘤(MPN)中的真性紅血球增生症(PV)。(骨髓增生性腫瘤關懷協會提供/林周義臺北傳真)
現在的黃太太平常都忘記自己有真性紅血球增生症(PV),一直到要去打針纔會記起來。(骨髓增生性腫瘤關懷協會提供/林周義臺北傳真)
80歲的黃太太,常常覺得疲倦、暈眩,因臉色紅潤,常被朋友稱讚氣色好,皮都也常常過敏,某次抽血發現血液出了狀況,她罹患的是骨髓增生性腫瘤(MPN)中的真性紅血球增生症(PV),因造血幹細胞基因突變,導致紅血球增生,放任不管恐導致中風。根據統計,國內MPN患者在2015~2019年共成長1倍,爲協助更多患者得到治療,健保署已將新型長效干擾素納入給付,有助患者的骨髓結構正常化,改變疾病病程。
嘉義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志丞表示,MPN是骨髓造血幹細胞基因突變,導致骨髓造血不受控制,出現異常增生,除真性紅血球增生症(PV),還包括原發性血小板增生症(ET)以及原發性骨髓纖維化(MF)。患者除易疲倦、夜間盜汗、搔癢、發燒、體重減輕、耳鳴、頭痛、失眠,還可能伴隨脾臟腫大,有些人會腹脹、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另因血液太濃稠,患者也可能會出現頭暈、視力模糊、手麻腳麻等。
陳志丞表示,臺灣目前仍缺乏對MPN的完整統計,依癌症登記資料,粗發生率爲每10萬人2.37人,由於不常見、症狀又不具特異性,即便是在西方國家,患者從出現症狀到確診,平均約莫2年,且其中逾6成是因中風、流鼻血、血尿、肺栓塞等出血或血栓事件才確診。
骨髓增生性腫瘤關懷協會理事長侯信安表示,以黃太太罹患的PV爲例,臨牀上將患者依血栓發生風險區分爲高危險族羣(年過60歲或曾有血管栓塞病史)與低危險族羣。低危險族羣一般採放血治療,目標希望將血容比降低至 4成5以下,也可能讓患者同時服用阿斯匹靈,減少血小板凝集。
侯信安指出,針對高危險族羣,除放血外,通常會合並口服藥或干擾素治療。近年多國已覈准新型長效干擾素用於PV的治療。健保署已在9月1日起,將長效干擾素納入給付,受惠對象包括部分極高危險、對傳統治療效果不好的族羣,有助骨髓結構正常化、基因突變量減少,有機會改變疾病病程。
黃太太的女兒透露,媽媽在確診時,醫生告訴她,媽媽的問題就是脊髓太拚命造血,不想中風就要放血治療。由於黃太太年紀大,太頻繁抽血會造成體力下降,醫師爲此拉長放血的間隔,但黃太太身體制造血球的數量總是超過放血的量,中風的機會也會增加。輾轉之下,她接受了長效型干擾素治療,3個月後血球數恢復正常。現在的她平常都忘記自己有這個疾病,一直到要去打針纔會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