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國人爲壓制的一種災難,三年肆虐中國一次,現正在危害兄弟國

當我們正忙着戰勝疫情時,一場傳統的災害正在東非肆虐,並且已經傳播到給予我們無私幫助的巴基斯坦。這回的主角是一種小小的飛蟲——蝗蟲,中國人對它再熟悉不過,因爲我們已經和它戰鬥了幾千年。

蝗蟲總是伴隨着旱災,越嚴重的旱災,接踵而來的蝗災往往越猛烈。老天不下雨,鄰近河流的農民還可以打河水澆灌。可只要蝗災一起,這些好不容易存活下來的莊稼,統統被蝗蟲啃食乾淨,連點渣子都不留。

爲什麼在到處缺水的環境下,萬物凋零,蝗蟲卻能如此興旺?這與它的繁殖習性有很大的關係。蝗蟲喜歡把卵產在裸露的河灘地,每平方米的產卵數量最多可達40萬粒。在太陽的暴曬下,泥土越來越幹,正是蟲卵孵化的最佳時機。

乾旱還把蝗蟲的天敵都給趕跑或消滅,使蝗蟲的成活率得到極大的增長。這次東非南亞的蝗災,據估計至少有4000億蝗蟲。按照產卵密度,其實只要有100萬平方米、也就一平方公里的河灘地,便能孵出這麼多蝗蟲。

蝗蟲喜歡成羣結隊的活動,飛起來鋪天蓋地,遠望極似一片烏雲。當它飛近,人們才能聽到震耳的嗡嗡振翅聲。這時已經晚了,數以億計的蝗蟲會把莊稼、樹葉和所有的雜草啃得乾乾淨淨,任人如何撲打也毫無用處。

從春秋時代,中國就開始有蝗災的記錄。據統計,294年中一共發生了111次蝗災,不到三年就要發生一次(從春秋到建國時期,蝗災不到三年就會肆虐中華大地)。在1907年之前,歷史上災難性的蝗災有508次,中小規模的不計其數。朝廷公文和各地的地方誌上都記載着大量的蝗災,真正是不絕於史書。

容易發生旱災的黃河流域,同樣也是蝗災的重點爆發地區,佔到蝗災總數的85%以上。深受其苦的華北人民沒有甘心受災,與蝗蟲的鬥爭從來沒有停止過。

中國人對付蝗災一般是軟硬兼施,硬的手段是滅蝗,軟的措施是建廟。兵來將擋、蝗來人撲,農民對付蝗蟲的辦法還是挺多的。在農田周圍挖溝,堆滿蝗蟲後再蓋上土,然後再挖溝、填土。農田上空布上大網,不讓蝗蟲飛到莊稼上。

官府還會組織百姓到河灘地挖掘蟲卵,用糧食換蟲卵,把它們消滅在萌芽狀態,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能力的地方官常常把滋生蝗蟲的河灘、窪地等地方徹底清理,以減少蝗蟲的來源。南方等地還發現鴨子喜歡吃蝗蟲卵,便養鴨防蝗,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至於捕殺到的那麼多蝗蟲如何處理?一開始是土埋火燒,後來大家覺得太浪費了,便開始嘗試着吃掉。華北人民可不像雲南、廣東等地那樣,有食蟲宴的習慣,很多人對醜陋的蝗蟲實在下不了嘴。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李世民帶頭吃蝗蟲,這才使北方農民慢慢接受了這種食材。皇帝都吃了,小老百姓還有什麼可抱怨的。蝗蟲可煮可烤,油煎雖然味道更好,但費油太多,古代農民恐怕消費不起。

其實,蝗蟲是一種高蛋白的食物,營養可以和魚肉相媲美,味道近似於蝦類,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在李世民的帶動下,唐朝掀起了吃蝗蟲的風氣,難怪唐朝能夠這麼強盛,變蝗災爲寶,不但從蝗蟲口中搶回許多糧食,還增加了大量新的肉食。

不過,以上的種種辦法大多隻能對付中小規模的蝗災,萬一遇上超大規模的蝗災,什麼手段也不頂事。在飢餓的驅使下,即使是原先蝗蟲不愛吃的植物,也難逃厄運。黑壓壓的蝗蟲大軍所到之處,寸草不生。這時候,百姓們只好祈求神靈幫忙了,給蝗神建廟。

蝗神廟在華北地區普遍存在,受災越重的地方越多。平時供着蝗神燒燒香,希望蝗神能放過本地,至少能減少災害規模,給百姓留點生路。這是中國人民最樸素的願望,也是最無奈的辦法。

南宋名將劉琦,因爲在太湖地區滅蝗有功,受到了民間的推崇。百姓們覺得這位劉猛將軍(原型是南宋名將劉琦)的廟應該比蝗神廟更有用,於是大量興建或改建劉猛將軍廟,希望這位蝗蟲剋星能給自己帶來好運。

直到現代,中國才真正剋制住蝗災,這是得益於生物化學工業的發展。專門殺滅蝗蟲和蟲卵的藥物問世,並通過農用飛機的噴灑,才能夠快速、大範圍地消除蝗災。

衷心希望東非南亞等地的蝗災能夠早日解緩,也許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夠利用發達的農用科技和工業,幫助他們渡過難關,不再受蝗災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