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水生活:美國航運及遊輪爲何興衰無常

早在 20 世紀 70 年代那會兒,當我住在布魯克林時,我的公寓正好位於東河 3 號碼頭的正上方。

來自南美的貨船在當地拖船的幫助下,會駛入紐約港並在碼頭停靠。裝卸工人會卸下運來的貨物,然後再給船重新裝貨以備返程——通常裝的是福特皮卡。

除了貨艙裡的各種散裝貨物外,這些船在露天甲板上通常還會運載幾十個鋼製集裝箱。碼頭上沒有起重機來挪動它們。相反,每艘船都有自己的船上貨物裝卸設備。但 3 號碼頭是個熱鬧繁忙的碼頭,船隻往來不斷。

那是過去的事了。

不錯的 船隻

如今的貨船都是定製建造用來運輸集裝箱的——大量的集裝箱。它們將 40 英尺的鋼製集裝箱一個疊一個地堆放在露天甲板和下面的甲板上,以此使貨運量達到最大化。

例如,在巴爾的摩掀翻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橋的那艘貨船 MV 達利號,長 984 英尺,能夠搭載 10,000 個標準尺寸的鋼製集裝箱,船員僅有 20 餘人。但達利號雖說大,就當下的貨輪來講,只是中等規模。如今運營的最大集裝箱船能夠運載多達 12,000 個這樣的集裝箱——相當於一列 44 英里長的貨運列車。

而且不單單是貨船。客船的規模也更大了,要大得多。

早在 20 世紀 50 年代和 60 年代,我多次乘坐傳統的歐洲客輪橫渡大西洋。這些客輪有四至五層甲板,重量從 15000 噸到 35000 噸不等。

今年初夏,我和家人在地中海西部乘坐一艘瑞士-意大利的船隻“地中海航運公司世界歐羅巴號”進行了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生日遊輪之旅。“世界歐羅巴號”體型巨大,長近 1100 英尺,重量超過 215000 噸,20 層甲板能容納近 7000 名乘客,還有近 3000 名船員。

相比之下,泰坦尼克號長 883 英尺,重量僅爲 52310 噸,搭載了包括船員在內共 2224 人。

與大多數使用船用燃料(一種燃燒時污染嚴重的石油等級)的貨船不同,地中海航運(MSC)的客船是電動的。它的動力來自船上的四臺大型發電機,而這些發電機由天然氣供能。天然氣以液態形式通過管道輸送到船上,然後被加熱到適合驅動發電機的溫度。除此之外,這艘船還利用船上的海水淡化廠自行生產淡水。

此外,與那些發動機尾氣從頂部煙囪噴出、垃圾經常被扔到船外的老式船舶不同,兩年前下水的“歐羅巴世界號”。其船體、螺旋槳和方向舵的形狀等各種設計特徵,還有包括廢物處理在內的許多船上流程,均旨在減少空氣和水污染,並將對水生生物的干擾降至最低。

早期的歐洲船隻,包括我在 20 世紀 50 年代和 60 年代乘坐過的那些,似乎壓根沒考慮到環境保護。

在上個世紀初,曾有一段時間,美國是一個商業海運大國。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很大程度上歸因於美國的法規,如今懸掛美國國旗的遠洋客輪或貨輪寥寥無幾。它們幾乎都在其他地方註冊。但就在 20 世紀 50 年代初,“美國號”(SS United States)——長 990 英尺,重 53330 噸——作爲有史以來以其名字命名的最大遠洋班輪首次登場。

它也是有史以來往返大西洋最快的遠洋班輪,這一頭銜至今仍未被超越。它的設計在推進、外形和安全方面都有重要的創新。

但它於 1969 年退役,幾經易手,最終其配件在拍賣會上被出售。如今,它在費城的一個碼頭鏽跡斑斑且閒置。由於租金糾紛,一名法官已下令它在今年 9 月前離開。目前,一個保護協會正在努力籌集資金以遷移並重新利用這艘船。

幾年前,我回到紐約市,探訪了我以前居住的街區。3 號碼頭仍在,但它現在是一條優雅的綠道——布魯克林大橋公園的一部分,供人們私人沉思和公共娛樂之用。

其原有的倉庫建築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草地和灌木叢。雖然紐約地區仍有一些活躍的港口設施,包括布魯克林的紅鉤碼頭以及新澤西的紐瓦克和霍博肯港口,然而如今爲紐約服務的貨船比過去少了。

相反,如今懸掛美國國旗的船隻及造船活動主要集中於遊船和軍艦方面。但是運輸貨物和搭載乘客的責任已被轉移至海外。與此同時,美國曆史的一個重要部分也隨之而去。

彼得·隆吉尼來自麥坎德利斯,他曾是一名傳播學教授、演講稿撰寫人,也是商界領袖和公職人員的代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