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座慈悲文明 何須更名
充分發揮乘客文化素養、文明禮儀與教育內涵的「博愛座」,沒想到最近竟然引發全民爭論,甚至提升爲相關部會嚴肅考量的課題。爭議頻傳的結果,衛福部竟然也預告修法,將「博愛座」更名爲「優先席」。此種畫蛇添足、語意含糊的政策思維,更深化各階層、年齡乘客的誤解與爭執。平心而論,展現慈悲心的「博愛座」,有其深刻的文化與教育意涵,何須更名?
在語意上,「博愛座」充分展現廣施愛心、慈悲禮讓與助人爲樂的善行。《孝經.三才章》有云:「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遣其親。」唐朝的先賢韓愈在〈原道〉一文中也強調:「『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因此,當初主政者採用「博愛座」之措施,實已展現智慧與務實之全民教育思維。可惜臺灣在政治變遷的影響與脫軌教改的誤導下,原有的文化素養、文明舉止、基本禮貌與善良的同理心,已因種種常見的負面示範,不幸地在常民百姓的生活舉止中逐漸消逝了。
博愛座代表一種優質的文化與進步的文明。已故知名哈佛大學教授杭廷頓,在與哈瑞森合著的《爲什麼文化很重要》(Culture matters: How Values Shape Human Progress)一書中,強調優質的文化素養是社會進步與安定、競爭力提升、國家繁榮與創新的驅動要素。杭廷頓與哈里遜的論述也印證了聯合報《黑白集》日前在〈「去博愛化」的座位〉中所強調的論述:「博愛當然不是義務,而是一種教養、一種禮貌、一種文明。」因此,博愛座的精神,象徵着和諧、進步的社會內涵與潛在精神。
展現慈悲心與現代文明的「博愛座」無須更名。誠如林軺先生日前在民意論壇呼籲的:「鼓勵禮讓,全車都是博愛座」。其實絕大多數的乘客都有此種文明素養。早已過「從心所欲」之年的筆者,經常在捷運與公車上遇到主動禮讓非博愛座座位的好心乘客。這也說明了「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
「博愛座」引發的爭議,是人人有責的教育與教養問題。呼籲衛福部瞭解臺灣的潛在優質文化與絕大多數人民的素養,不必多此一舉將「博愛座」更名爲「優先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