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怯場”的留學生:融入美國朋友圈不難
本站教育訊 新一代中國留學生在美國是一種怎樣的生存狀態?好像一年前,我們看到的文章還在談融入是個很大的問題,但今年,更多90後留學生開始分享他們在美國如魚得水的故事。
在外灘君看來,更年輕一代中國學生教育、生活背景更國際化,課外活動也更開放,客觀上已經縮小了和美國學生的文化差異,所以融入也變得更自然。
這篇文章的作者本身也是一位準留學黨,9月即將遠赴美國倫斯勒理工學院攻讀化學,在赴美之前,她採訪了5位已經在美國唸書的朋友,看他們五花八門的融入妙招,還真是又實用又接地氣!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8月,當高考黨們陸續收到心儀大學的錄取信並終於開始享受期盼已久的美好暑假時光時,即將赴美的留學生們卻已經開始爲一段新的未知旅程準備起來了。
練口語、學寫作、選課程、搶宿舍、挑室友、學做飯、考駕照、練防身……我們正努力將自己打造成全能超人,爲了未來美好的大學生活而用無數技能“武裝”自己。
但是,有一項神秘的技能,它不像做飯、開車、跆拳道有着固定的模式,而是因人而異的;它的形式多樣,變化多端,沒有絕對的對錯;它有着公認的重要性,可以給掌握它的人帶來未知的機會。這項技能就是社交。
對於準留學生而言,未來的社交將是充滿未知和挑戰的。大多數留學生在赴美之前並沒有獨立融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美國學生羣體的經歷,所以對於社交的瞭解主要來自網絡上的那些分享自己親身經歷的文章和美劇電影。然而這些渠道並不能解決準留學生們內心的所有疑惑,有些反而是帶來了更多的未知和恐慌。
與美國學生交流的時候真的會因歷史政治的差異出現代溝嗎?美國學生平時社交的方式與中國學生到底有什麼不同?我們在融入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什麼困難呢?同樣作爲一名準留學生,我的心中也有許多類似的疑惑。
因此,我採訪了一些有與美國學生交流經驗的學生們,他們有的是美高學生,有的曾在美國交流學習,有的正在美國大學就讀。希望他們的描述可以讓準留學生們對在美的社交有更真實深入的認識。
袁飛鴻(化名):“抄作業,聽RAP”
美高學生
袁飛鴻同學的回答是所有受訪者中最接地氣的。他覺得自己在一開始進入美國同學圈子的時候並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外國人數學不會就問中國人,沒做作業就問我抄,我沒做作業也問他們抄。於是大家和和氣氣一家人。”
與大多數受訪者相同,袁飛鴻覺得美國學生的興趣和課餘活動相對於中國學生會更廣泛一些。他以體育項目爲例,美國學生除了足球籃球,還有橄欖球、棒球、高爾夫這樣的興趣。
當我提出讓他推薦一些可以幫助準留學生們瞭解美國文化的建議時,袁飛鴻推薦了看美劇、聽鄉村音樂和rap、看棒球和橄欖球。但關於聽rap,他還提出了一個值得注意的點:“東海岸的就聽東海岸的rap,不要聽串了,不然就完了,就像你到了上海聽二人轉。”
Mimi:“尊重別人,做自己”
女,大一,高中赴美就讀於Millbrook School,今年被布朗大學錄取
Mimi的英語水平較同齡人而言較高,在赴美學習之前就對美國音樂,電影,文化很感興趣。她覺得這些興趣讓她到美國之後和其他學生有更多的共同話題可以聊,更自然地展開對話。
雖然Mimi對美國的文化有所瞭解,她在一開始融入美國學生羣體的時候還是感覺會有一些文化差異。但她覺得這種文化差異不會想大多數人想象的那麼大,只要適應一段時間應該就OK了。
對社交和文化差異方面,Mimi給出的建議是:“我覺得主要是有一個比較open的心態。因爲有很多人到那邊就會不接受他們的觀念。其實,不一定要完全採用他們的觀念,像我的話就是一半一半的,就是要接受,不可以排斥,要尊重他們的觀念。然後,最重要的就是Be nice, just be yourself。”
Apple:幫自己喜歡的社團主動做些事
大一,現就讀於巴德學院
我和Apple是在Coursera的翻譯組裡認識的。她在高二時候直接跳級到大一,並開始了在美國的求學之旅。
對於中美學生的社交方式,Apple認爲中國學生會相對更傳統一點,一般看到別人跟你打招呼纔會打招呼。而美國人往往會更直接了當,也會更主動一些。比如課上看誰比較順眼,就會去問要不要一起吃個飯之類的。
在被問到在一開始融入的時候遇到什麼困難時,Apple分享了一段自己的勵志經歷:
“一開始在pre-medical society就是個小朋友,而且那裡邊亞洲人又少。大家都踊躍發言的時候,我只能坐那兒聽着,去參加什麼醫學會議我也是就屁顛屁顛跟在後面。總之,存在感非常弱。
但是我個人又是對medicine(醫科)這塊兒比較有激情,所以不希望在這種專業類社團裡邊就這麼隨便混混,所以只好厚着臉皮去給全社團聯繫活動。雖然那應該是secretary以上級別的人做的事兒,但多找了幾個活,多跟management team交流後,存在感就漸漸強了,臉皮越來越厚了。後來也不怕在活動、會議上說話了,再後來新一年換屆選舉我就成了新的secretary了!”
看來機會還是需要自己主動出擊去爭取。
Bruce: “串門子”
大二,現就讀於倫斯勒理工學院
Bruce在一開始遇到了一個許多留學生面臨過的問題,就是最開始的一兩個月感覺不敢講話。這種情況按Bruce的描述就是:“感覺每天都像在練習英語。”那麼他是怎麼突破這種困境的呢?Bruce選擇主動走出自己的confort zone,爲自己創造練習的機會。“記得大一有很多同學都會把宿舍門打開,我就時不時串門找他們講話。”
他認爲中美學生平時聊天的內容差別並不會太大,主要還是聊些學習和生活上的事情。但是他表示美國同學會更喜歡聽或者講個人最近幹過的事,而中國學生會講些教授或者別人做的事。
在被問到融入過程中有什麼需要注意的點時,Bruce的觀點與Mimi相同,他覺得主要還是拓寬自己眼界,能夠接受更多的觀點。
“比如可以深入瞭解一些時政、歷史方面的新聞,有自己的觀點。這些事有可能會被問到的。也可以看些最近火的美國電影記住些經典情節,根據自己興趣愛好不同,瞭解些跟美國相關的事。”
Yinsu:“找一個美國同學搭訕吧”
男,大二,現就讀於倫斯勒理工學院
對於中美學生的社交,Yinsu說其實差別並沒有大多數人想象的那麼大。他覺得美國學生也分很多類型,有很活躍的,喜歡去各種club;有很學霸的,有喜歡去party的;也有喜歡宅在寢室裡打遊戲看netflix(美國在線流媒體)的。
不過大多數美國同學是不會讓自己天天與世隔絕,即使是學霸也不代表人會很沒勁或是社團活動不積極。他說:“和各種美國人接觸了之後找到自己的各種圈子就好了。一定不止一個因爲大家喜歡的東西都太廣泛了,不過會玩的大家都會互相認識。”
在被問到關於他在一開始融入時有遇到什麼困難時,Yinsu覺得其實一開始並不會出現融入不了的這種情況,因爲同學們在剛開學的時候都是很興奮的,而且也都很願意認識新的同學,所以這就是搭訕帥哥美女最好的時機。
對於爲什麼許多中國人覺得融入美國同學圈子很困難,Yinsu認爲主要的問題還是出在中國學生自己身上。
“關於什麼美國人不接受中國人這樣的言論都是瞎說的,我也跟很多美國人聊到過這個,其實都是因爲中國人的扎堆抱團現象太過於嚴重,他們也不知道該怎麼插進來說話,甚至有的時候在和一羣中國人聊天說着說着大家就說起了自己的話題,所以他們只能默默走開。”
Yinsu認爲一位美國室友可以在融入的過程中助我們一臂之力,他可以幫助你瞭解美國文化,練習口語,最重要的是可以帶你認識更多美國朋友。“一般申請好宿舍之後學校都會告訴你室友的名字學校郵箱,記得到學校之前有一些郵件往來先互相認識一下。”
最後,Yinsu給即將赴美的學生們一條建議:“大家都放大膽去搭訕吧!”他還特別提醒中國同學們在搭訕的時候記得要手機號,因爲美國人還是習慣用短信,他們並沒有Wechat。
在講到中美學生交友方式的區別時,每個受訪的美高學生都覺得這與中美課程系統的區別有很大的聯繫。
在中國,每個年級都會被分成固定的班級,每個學生周圍都會有一個固定的集體,就算自己不主動去認識新同學,在一個班級中時間久了同學之間也就自然認識了。所以中國學生的社交圈還是以班級爲主。但是在美國,一個人一天可能會出現在5個甚至6個不同的班級裡,所以身邊很少會有一直呆在一起的同學。
因此,在美國認識新朋友的方式就會更多樣些。他們可能是在社團中有共同興趣的小夥伴,可能是小組project裡機敏的得力組員,可能是球隊裡共同努力的隊友,甚至有可能是在等校車時偶遇的一個很聊得來的同學。這樣的交友方式會使朋友圈更開闊,因爲交友的形式更加多樣而且不同的朋友又可以再帶我們認識更多不同的人,但這種方式也需要我們變得更主動開朗。
在採訪的過程中,我發現受訪者們在另一點上的回答也非常相似。他們認爲無論文化背景和過去經歷是怎樣的,交友的過程中最重要的還是性格,性格好的同學們朋友一定不會少的。所以只要像Mimi所說的‘Be nice, just beyourself’,展現出自己的個性,就會遇到與自己性格相合的小夥伴。
從受訪者的話語中感覺到與美國同學社交或許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困難,主要還是要看自己。要願意主動地踏出confort zone,展現出真實的自己,臉皮再變得厚一點。每年中國都有二、三十萬的赴美留學生,每個人都會經歷一段適應期,每個人都想找到變popular的方法,每個人都希望能結實好朋友。所以我們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最後,祝所有準留學生們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社交方式,認識更多有趣的人,並且擁有一段難忘且收穫頗豐的留學經歷!
附上一些社交小技巧
1、看看美劇,美國電影
2、聽聽Billboard等流行音樂榜單
3、瞭解一下棒球,曲棍球,橄欖球,高爾夫等運動
4、多聽聽快語速的美劇或是英語廣播(青少年是語速最快的羣體)
5、入學前可以先在社交網絡上認識一些同校的學生(eg. wechat, facebook, instegram,twitter等)
Be your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