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讓孩子被AI取代?科學家奶爸這樣做

人工智能(AI)滲透進各行各業,已經可以替代人完成一部分工作,可以預見,未來將有更多工作會交給AI。爲了應對這一趨勢,教育鉚足了勁兒——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爲學校教育的焦點,編程培訓也成爲許多孩子課餘生活的必選項,這不僅僅是學校和老師的課題,更是每位家長的課題。

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看,現在該如何培養孩子,未來纔不會被AI所取代?

作爲一名“硬核科學家奶爸”,王元卓也在思考這個問題。無論是做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大數據、人工智能專家,還是做電影的科學顧問,又或者做科學傳播工作,王元卓已經越來越遊刃有餘,但唯獨在“做爸爸”這件事上,他的“工齡”似乎“還是不夠長”。

最近,他將自己和妻子十幾年來與兩個女兒相處的教育經驗寫成一本書——《卓見:爲孩子思考》,在前不久召開的新書發佈會上,他和北京十一學校朝陽實驗學校校長劉可欽、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研究員吳欣歆、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副會長惲梅等專家學者,一起探討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AI無法取代的能力。

基於對AI的瞭解,王元卓判斷,目前人工智能還不具備自主思考、規劃未來以及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他認爲,賦予孩子機器不具備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才能讓孩子擁有不可替代的未來。

在他看來,打造空間站、量子計算機,以及繪畫、剪紙都是具有創造力的事情。根據實踐經驗,王元卓總結了培養孩子創造力的幾個步驟:首先需要讓孩子主動思考,尋找目標和方向;然後發現自己的興趣點,聚焦目標;接下來是針對目標構思並設計實施方案;最後是動手實施。他說:“這個過程一般需要綜合兩個方面的因素,一個是創新思維,另一個是動手能力。”

他認爲,任何創新思維都是相通的,重要的是,當孩子身上閃現出創新的“火花”時,作爲家長,需要幫助他們及時“跟住它”。無論是鼓勵女兒拾貝殼、創作貝殼畫,還是一起畫風箏、剪窗花,王元卓的經驗是,家庭生活中的很多場景,都可能爲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提供機會。

劉可欽很贊同家長用“以小見大”的方式培養孩子。在王元卓陪孩子撿貝殼、做風箏的過程中,她看到的是家長在培養孩子“把想法變成成果”的能力,其中特別值得肯定的是家長以“言傳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

“家長一定要‘盛裝出席’孩子唯一的童年。”在劉可欽看來,高質量的陪伴並不意味着每天陪孩子寫作業,而是和孩子一起經營好生活中的每一天。

在書中,王元卓提到積極心理學研究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的“心流”理論。他認爲,當孩子在克服有限的困難去完成一件有一定難度的事情時,往往容易感覺到有趣,能夠從中獲得成就感,從而處於“心流”狀態。而這種狀態會促使孩子去進一步探索,從而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富有創造力且自信的孩子,往往敢於不斷迎接新的挑戰。

此外,在王元卓看來,“科學素養”也是孩子們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社會中的必需品。但這並不等同於督促孩子記住多少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啓發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孩子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水平,可以使孩子終身受益。

王元卓舉了兩個小例子。他在北京郊區租了一塊地,連續7年帶孩子去地裡勞作,遇到耕種、除蟲、採摘等場景,孩子們就要通過學習去掌握實際操作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她們不僅鍛鍊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掌握了不少科學知識。

還有一次,小女兒讀《紅樓夢》,提出一個問題:爲什麼大家管林黛玉叫“林姑娘”,而薛寶釵叫“寶姑娘”?王元卓和女兒一起進行了一番探討和考證,最終找到了答案。

在吳欣歆看來,這些探索的過程要遠比答案本身更重要,因爲這樣培養了孩子的“思辨”能力。她說,這並不是爲了便於給孩子貼上有思辨力的標籤,而是要幫助孩子積累思辨的經驗,產生思辨的能力。

談到當下該培養孩子的哪些能力,惲梅還拋出一個有意思的觀點——要培養孩子的自驅力,就要給孩子犯錯、放空的空間和時間,要在家庭教育中給孩子“留白”。她說,未來可能會出現玻璃球型、鋼球型、皮球型和雪球型等4種類型的孩子。玻璃球是脆弱的,鋼球是強硬的,皮球不會輕易躺平,但最可貴的是具備雪球的特點:能夠化挫折爲動力,越走越堅韌。

同時,劉可欽特別強調家的“港灣”作用。她說,即便孩子有缺點、做不好,家庭也需要展現出接納和包容的姿態。

現場嘉賓很認同王元卓的一個想法,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務之一,是把孩子從一個“自然人”培養成爲一個“社會人”,這就需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獨立的人格以及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的能力,從而幫助孩子成爲未來社會的“主人翁”。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茜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10月28日 05 版

來源:中國青年報